「隆中對」存在的致命缺陷,恰恰彰顯了諸葛亮的偉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的管理思想,首先值得總結的是戰略。

魏、蜀、吳三方,在戰略思想上各有獨到之處。

作為繼春秋戰國之後中國的第二個歷史大動盪時期,縱橫捭闔的你爭我奪,翻雲覆雨的聯盟拆解,變化莫測的戰略重組,戰亂蹂躪下的民生困頓,似乎進入了歷史的輪迴。

與春秋戰國不同的是,兩漢帝國的參照系和漢代社會形成的獨特背景,使三國的戰略不同於先秦而有了質的提升。

如果說,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奠定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政治思想乃至社會思想的根基。

那麼,漢晉之間的群雄紛爭,則孕育了戰略思想的空前進展。

此後中國歷史上的戰略構思和設計,基本上再未能超出三國的模式和框架。

《三國演義》作為小說的名氣,與三國時期的謀略思想發達緊密相關。

滿族興起創建後金政權時,遠離中原,文化不足,就以《三國演義》作為治國打仗的教材,竟然屢獲奇效。

所謂「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云云,正是民間口碑對它們的定位。

今天,由小說回歸史實,考察這一時期的戰略思想,或許是一件有意思的工作。

探討三國戰略對世道人心的影響,挖掘三國戰略的文化積澱及其在國人競爭行為中的觀念濡染,推究本土戰略思想的歷史淵源,則可能更有意義。

公元207年三國形勢圖

諸葛亮的管理思想,首先體現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的「隆中對」戰略構思上。

他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對」的方式為劉備描述出一個戰略遠景。

這一古文名篇,許多人能夠倒背如流。

在中國古代的戰略思想中,「隆中對」具有典範價值。

諸葛亮為劉備描繪的戰略使命,是順著劉備「欲信大義於天下」的興復漢室旗號,寄託重建統一王朝的理想;能夠看得見的願景,是「跨有荊益」造成鼎立之勢;攻守策略,是利用劉表的見識淺薄和魄力不足,先取「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的荊州,占據「用武之國」的地利;再取「沃野千里,天府之土」的益州作為後盾,呼應四戰之地的荊州;面對北方擁有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誠不可與爭鋒」的曹操,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的孫權,內修政理,外結孫權,待機而起,以宛洛為主攻方向,以秦川為側翼呼應,進取天下。

這一設想如果完全實現,確實可以做到「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所以,這一構思打動了劉備。

隆中對戰略圖

任何戰略,都離不開對自身實力和所處情境的分析論證。

戰略研究中各種模型,不外是提供一個分析框架而已。

「隆中對」在事實論證上,對大局的判斷是符合實際的。

曹操已經成為當時最大的勢力而不可主動對抗,東吳已經有了穩固的基礎只能結盟,只有長江中上游的荊州益州由於劉表、劉璋的短見和失策能夠為劉備提供可乘之機,這一分析正是「隆中對」能夠成立的關鍵。

即便當代人用SWOT法來套,多數也超不過諸葛亮的水平,這正是「隆中對」的過人之處。

但是也要看到,在戰略分析層面,「隆中對」在實力和使命的關係上打了馬虎眼,埋下了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伏筆。

而「隆中對」的缺陷,恰恰彰顯了諸葛亮的偉大。

毛澤東在分析諸葛亮的失敗原因時,曾說:「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

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毛澤東之所以說諸葛亮「其始誤於隆中對」,是因為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到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乍一看,荊州、益州兩路出擊是一個頗有誘惑性的方案。

但毛澤東卻很清楚,荊州離益州千里之遙,兩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讓劉備軍團更加失去兵力上的優勢。

「隆中對」實施的結果便是,關羽所鎮守的荊州被孫權軍團偷襲得手,而且關羽父子也命喪孫權手中。

可以說,蜀漢衰亡的禍根在於「隆中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看一代偉人怎麼評價諸葛亮的《隆中對》?

看一代偉人怎麼評價諸葛亮的《隆中對》?文丨姜衛華公元207年,徐庶向劉備推薦了他的好朋友諸葛亮。諸葛亮何許人也?自稱「臥龍」,常以春秋戰國時的管仲、樂毅自比。劉備作為求賢若渴的老闆,三顧茅廬聘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