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此人一決定救了曹孫劉三家人,為曹魏政權續命兩百多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所謂的三國時期,其實不僅僅只有曹孫劉三方勢力爭霸,但毫無疑問,他們三家就是這亂世中絕對的主角,不過眾所周知,對於曹孫劉三家來說,他們都不是三國時代的贏家,最終天下由司馬家掌控,失去了競爭力的曹孫劉三家就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然而他們在先後亡國之後卻都還過得不錯,尤其是曹魏政權,在曹奐禪讓後,還以陳留國的形式延續了兩百多年,曹孫劉三家人能夠有這樣的善終,其實還得歸功於一個人,若非他一項英明的決定,恐怕曹孫劉三家早就被斬草除根了。

應該絕大多數的人都聽過曹操說過的一句名言,即「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呢?那是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與孫權在濡須口交戰時失利發出的感嘆,頗有幾分「英雄惜英雄」的感覺,若是有劉備來說這話就更合適了,而曹操發此感慨則有些生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覺,因為他的兒子曹丕才是三國時最英明的君主(曹丕187年生,此時已經26了)。

(孫權劇照)

曹丕即是咱們本文的主角。

在曹操死後,曹丕從漢獻帝手中接過了皇位,史稱魏文帝,若要說此前的東漢王朝還算是「名存實亡」的話,那麼此時的東漢已經是徹底亡了,然而漢獻帝還沒亡,而且過得還算不錯,曹丕篡位固然是個逆賊,然而他卻願意與漢獻帝同享天下的好東西,正是因為他「善待漢獻帝」的這一決定,讓曹孫劉三家都因此受益。

(曹丕劇照)

首先滅亡的是蜀漢政權,劉禪被俘後,劉家並沒有被斬盡殺絕,反而這哥們被請到了洛陽,被封為安樂公,還有了「樂不思蜀」這一典故,雖不知劉禪之「樂」是否真心,但就他當下的境況來看,已經是他能承受的最好的結局了,不是嗎?

(劉禪劇照)

不過曹魏也沒笑多久,公元266年,司馬炎逼位,史稱晉武帝,曹家人也同樣沒有被剷除,曹奐被封為陳留王,也就是說曹魏政權不過是換了個「陳留國」的名字罷了,這一國家一直延續到公元479年才被廢除,曹魏政權就這麼被強行續命了200多年。

(孫皓劇照)

再看看東吳那邊,公元280年,吳國被西晉滅了之後,孫皓這哥們還頗有幾分傲氣,曾對晉武帝司馬炎出言不遜,揚言自己也為司馬炎準備了住處,然而此時的司馬炎並沒有心情與他計較,在他看來,這不過是一個失敗者的「口嗨」罷了,於是孫皓便被司馬炎封為歸命侯,也是住在洛陽。

(曹操劇照)

可以說,曹孫劉三家能夠在亡國之後得以善終,還得虧這曹丕當年的英明決策,他對待漢獻帝的態度直接影響了後續帝王對於前任帝王的處理方式,當然,曹丕當年有此決定無非出於這種考慮:天子還在,蜀漢北伐「匡扶漢室」的說服力減弱。

不過無論如何,曹孫劉三家都得益於此,曹操若是看到後續的發展,只怕也要感嘆一句:「生子還是當如曹子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時期有哪些皇帝或君主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東漢與西晉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主要有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中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形成三國鼎立的雛型。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

三分歸晉,士族笑到了最後——曹魏篇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魏王太子曹丕繼承王位,同年十月逼漢獻帝禪位,建立了魏國。當了六年皇帝後於黃初七年(公元226年)去世,享年四十歲。曹丕去世後四十五年,公元265年,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退位...

司馬炎建立西晉後,如何處置三國的亡國之君?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個新王朝的誕生,意味著一個甚至多箇舊王朝和國家的覆滅。作為新王朝創建者的開國皇帝自然風光無限,而舊王朝最後的君主卻被冠以「亡國之君」的稱呼。一般情況下,新王朝對於前朝的「亡國...

中國歷代亡國之君下場如何第二篇

上篇文章已經介紹了夏、商、周、秦四朝末代君王的結局,接下來就將介紹漢(西漢、東漢)、三國(魏蜀吳)、晉這幾個朝代最後一位君主的結局。西漢最後一位繼承者是劉嬰(公元5年―公元25年),於公元6年至...

司馬炎怎麼篡位 三國之後司馬炎一統天下

晉武帝司馬炎篡魏自立,建立了晉王朝,又吞併吳國,使得天下一統三國歸晉。司馬炎篡魏統一的故事如何?歷史趣聞講述司馬炎怎麼篡位,三國之後司馬炎如何一統天下。晉武帝司馬炎通過祖父司馬懿父親司馬昭兩代人...

司馬炎統一三國時,為什麼厚待三國後主?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皇帝數量有很多,不過,說到大一統王朝的開國皇帝,卻是屈指可數的。自秦始皇、漢高祖、漢光武帝後,晉武帝司馬炎成為第四位大一統王朝的開國皇帝。公元265年,司馬炎襲父爵晉王,數月...

司馬炎為何不殺曹奐?

一是曹丕樹立了一個光輝的榜樣。司馬炎之所以能夠善待三國後主,最根本的原因應該是因為曹丕樹立了一個光輝的榜樣。大家知道,公元220年,曹丕繼承曹操王位之後,逼迫漢獻帝禪讓,自己稱皇,但曹丕登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