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如果你打算寫讀書筆記,看這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書中有波瀾壯闊的氣勢,也有小橋流水的溫婉,你的讀書筆記里,每個字,每句話,都是一段你和作者之間的獨一無二的對白,在那個特殊時刻相遇產生的共鳴,或惺惺相惜,或讚美,或懷疑,甚至批判,那都無所謂了,你已經體驗到讀書的快樂就夠了,哦,還不止這些,還有你那日益完善的思維結構,正被你默默的建立起來。

這個問題我也是思考了很久的,給讀者看的讀書筆記應該可讀性更強,而不是真的是給自己做提示的「筆記」,怎麼去平衡?

現在開始我要嚴格控制每篇讀書筆記的字數,不求覆蓋書中內容「高大全」,但求做到以點帶面,從一個細小的點去挖掘一本書的內涵,至於細枝末節可以用思維導圖搞定,無需複述給每位讀者。

如果說一本書是一棵大樹,你可以給讀者去看樹的全貌,也可以折下一個枝杈或者一片樹葉,娓娓道來;卻沒有必要把每一片樹葉呈現在讀者面前。

二、形式:因地制宜,不拘泥於某種固定形式

積極開發各種讀書筆記的形式,為自己所用,讓讀者讀的更高效。

讀書筆記有很多形式:word文字版,PPT圖文、思維導圖,甚至excel,Process on……這些會根據你的書籍不同去調整,沒有定式,還要,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最遊刃有餘的那把刀。

其實,用好文字版的人才是「大家」。

三、語言:沒有一個字的廢話,高度凝練

最近看到一篇好的讀書筆記,真的是沒有一個字的廢話,可以高度凝練一個章節的內容核心,還不抄原文。

三個要求:簡潔,凝練,有力!目前我自己的語言處於「由少到多」的過程,之後的目標開始要求自己「從多到少」,精鍊文字。

我們應該怎樣寫出一篇優秀的讀書筆記呢?

一、何時寫讀書筆記效果最好

到底是邊讀邊寫好,還是讀後一起寫?說說我自己的習慣。

何時寫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拉長看一本書的時間

大家有沒有覺得,如果一本書拉開太長時間看,比如一周以上,就沒有繼續閱讀下去的興趣了,而且過長時間將大腦之前書籍結構的認知割裂開,無法很好的連結起之前的意識。

所以應當學會儘快讀,儘快寫。

如果是經典書或者大部頭,比如《營銷管理》或者《經濟學原理》那樣的書籍,就要給自己規劃一個讀書周期了,比如兩個月讀完《營銷管理》,每周的學習內容是多少,每天的學習內容是什麼。

這樣,我們應該每隔一個時間段或者每讀完一個章節就寫出一篇讀書筆記,以此鞏固記憶。

二、書籍中的細節過多怎麼辦?

對細節的把握會影響對書籍全局的了解。

我們把一本書看成一棵樹,作者的核心思想就是書的主幹,枝杈就是分支論點,樹葉以及樹葉的脈絡則是文中細節。

我們不能說細節不重要,但是過於糾結在細節,會嚴重影響我們讀書的進度和效率。

對於大部分書籍,我們第一次閱讀的時候只要掌握了主幹就完全可以了,如果需要掌握細節,可以通過第二次、第三次的閱讀逐層延伸。

對於某些專業書籍(或者考試教材),我們需要了解大部分細節知識點,我建議第一次閱讀時,就用思維導圖、PPT、邏輯圖等的形式將知識結構的網絡展現出來,這樣更利於我們去記憶每個知識點。

三、問題閱讀法:早早把讀書筆記的提綱列好!

我介紹一個我自己寫讀書筆記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比如我讀《馬未都說收藏之瓷器》這本書,我就在閱讀目錄內容之後,給自己提出了幾個問題?

1)中國瓷器是什麼時候生產出來的?鼎盛時期是什麼朝代?

2)陶器和瓷器的不同?哪個更好?為什麼?

3)宋代五大名窯各有什麼特點?

4)明清瓷器有哪些發展,品類都有什麼?

……

基於這些問題,我再帶著問題去閱讀,當然這些問題最好是一本書的主幹脈絡,而不是細枝末節。

這樣我一旦找到這些答案,立刻就能補充到讀書筆記中。

自問自答的讀書模式會更加高效。

四、為每一類型的書籍找到適合的方法,慢慢摸索

最後,我們對不同類別書籍的讀書筆記應當摸索出最好的輸出模式。

如果我們把一個作者在一本書里的思維精華看做一群星羅棋布的繁星,我們可以拿出來一個觀點無限展開,也可以拿出若干個不同作者對同一個問題的對比,同樣,也可以用書里的觀點聯繫自己生活,亦可以去駁斥書中的觀點……

不過,寫好一篇優秀的讀書筆記有點難,但先寫出一篇合格的讀書筆記卻還算是簡單的。

慢慢摸索,不懈堅持,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筆記寫作策略。

讀書宜

主辦單位

北京閱讀季領導小組辦公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讀了這麼多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前兩年我花了大量的時間閱讀了上百本書,但對大多數書的記憶已經很模糊了,我的生活也並沒有太多的改變,經常有一種無奈:為什麼讀了這麼多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的作者大岩俊之曾...

書評要關注「寫什麼」和「怎麼寫」

作者:龔雲普 黃偉字號 書評是對圖書進行價值判斷、評論的活動成果。它以客觀認識為基礎,以比較分析為手段,以書品鑑定為宗旨,以提高讀者認識為目的。嚴肅認真的書評不是商業性的推銷和主觀好惡的宣洩,而...

閱讀改寫命運——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

核心提示讀書這件事,看來的東西不是自己的,寫下來的文字也未必全是自己的。讀書就要把自己變成一個攪拌器,而不是容器。容器的特點是只能裝一點點東西,要進來新東西,就得扔掉一些舊東西,否則裝不下。而攪...

讀完書,也要拿筆寫寫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但這並不是大多數人的現實需求,相反,我們更需要通過了解作者的下筆方式來讀萬卷書。其實,讀與寫是相互促進的。小學生先學閱讀後學作文,作文達到一定程度後閱讀水平...

如何內化知識?學渣和學霸媽媽之間只差一張圖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一起科學輕鬆育兒大J的話之前做了兩次直播,直播好玩之處就是大家可以留言刷屏。記得兩次直播,都有媽媽們互相在猜,我直播到底有沒有稿子(是的哦,我直播時雖然沒有回應你們這些留言,...

關於閱讀的幾個困惑,給你一點小建議

最近買了一堆書,讓我不得不把衣櫃空出來去裝書。這讓我下了個決心,這堆書沒看完不繼續買。其實書不多,但是有兩本大部頭,《古文觀止》和《詩經》。原本打算背誦,結果也是只看了前幾篇。說到這裡,我要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