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好書評?你需要知道這些方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易水寒

一、書評區別於讀後感和讀書筆記 書評是介紹、評論及推薦書籍的文章,它實事求是、有見解地分析書籍的內容、形式及價值,探求作品的思想性、學術性、知識性和藝術性。

它區別於讀後感的關鍵就在於,讀後感更注重自身的主觀感受,是看完書以後對觸動點引發的感想,是作為讀者的心理活動,重點不在書本身的客觀價值評判;書評跟讀書筆記更不一樣,書評是對書籍進行價值判斷後的成果,而讀書筆記則是指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心得記錄下來或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來而做的筆記。

二、要會閱讀,會做讀書筆記 1、學會閱讀

選定一本書後,先看看目錄,整體了解這本書的脈絡和內容框架。

看到目錄上不易懂的主題,用猜讀法,想像如果換是自己會怎麼闡述這方面內容。

然後用挑讀法,翻到這部分章節進行驗證,讓思維充分發散開來,找相互之間的關聯點,並及時記錄下來。

這是一種很好的思維鍛鍊方法,也能增加閱讀的趣味。

接下來就可以進行正常閱讀,讀完每章及時總結回顧本章的知識要點,用思維導圖羅列出來,並標上自己的思考和評價。

2、學會做筆記

邊閱讀,邊就情節和內容做筆記,劃金句或觸動你的點,用便利貼記下自己的想法和思維延伸,貼在上面。

最後,用思維導圖記下全書的結構和概要,摘抄本書最核心、對自己來說全新的概念和內容,寫出自己的收穫之後進行總結和提升,你的收穫往往就是書價值的一部分。

後面,進一步去歸納總結,進而形成書評。

三、書評的常用寫法 1、總結體會法

該種方法多適用於工具書或講道理的書籍。

開篇先介紹本書的基本信息,包括書名、作者、出版信息、圖書類別等。

簡要介紹貫穿此書的主題、本書的特色以及對自己產生的影響,吸引讀者往下看。

接下來進行書中特別有價值內容的分享,著重筆墨細緻講解,也可以對此書的優缺點進行評論,但一定要嚴謹、客觀。

最後,用總結性語句式段落陳述自己的觀點,表明看法,讓讀者對此書有一個總體印象。

2、發散聯想法

這種方法主要運用於小說類書籍。

開篇先對故事情節做簡要勾勒,但要留有懸念。

再進一步闡述觀點,擴散到其他事上的聯想,但要緊緊回扣此書的某些突出段落和章節,最後陳述本書的推薦理由。

四、書評的常用模式 根據書的不同種類以及書評的不同受眾,通常書評的模式和角度也不盡相同。

比較適合大眾的有評介式書評,它主要在於介紹圖書的內容,對其特點、風格、主要價值和缺點給予簡要的評論,重在導讀性質。

而學術性的專業書評,則重在對圖書內容從專業角度進行評論、分析和挖掘,篇幅較長;更深層的還有闡髮式書評,它會針對所評論圖書的某一方面繼續深入探討,或者針對不同觀點的駁斥,更具有學術價值。

還有一種偏重文學價值的書話,它是一種散文式書評,更願意評論作者或書籍相關的典故,篇幅不長,但生動活潑、輕鬆隨性,言之有物,更像是文學創作。

五、寫書評的注意事項

對於要寫書評的書籍,一定要精讀,自己理解透了,才能更加客觀、有深度、有思想地表達給讀者。

寫書評嚴格遵照選書、閱讀、理解和寫作四個環節。

在做讀書筆記的時候,搭建起自己的知識樹,不斷拓展閱讀,這對將來寫同類書籍的書評有很大幫助。

現在書評的變現渠道很多,出版社、讀書頻道等等都需要約稿,每個平台對書評的具體要求都不一樣,可以看看他們書評區的選稿標準和優秀範文,分析特點,總結方法,不斷精進。

關於作者:易水寒,熱愛文學創作、琴棋書畫,生活嚮往從前慢。

行萬里路,最後回歸內心深處的古典天秤女一枚。

文字有溫度,有態度,與你一同見證心靈成長,遇見更好的自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書評要關注「寫什麼」和「怎麼寫」

作者:龔雲普 黃偉字號 書評是對圖書進行價值判斷、評論的活動成果。它以客觀認識為基礎,以比較分析為手段,以書品鑑定為宗旨,以提高讀者認識為目的。嚴肅認真的書評不是商業性的推銷和主觀好惡的宣洩,而...

用讀書筆記開啟個性化的閱讀旅程

文/小曾是條魚我是一個性格認真的人,然而患了懶癌。看到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部書——超實用筆記法》,我首先想起的是我那好幾本認真開了個好頭,卻因為太一絲不苟而耗費心力,最後無疾而終的筆記本。...

讀完書,也要拿筆寫寫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但這並不是大多數人的現實需求,相反,我們更需要通過了解作者的下筆方式來讀萬卷書。其實,讀與寫是相互促進的。小學生先學閱讀後學作文,作文達到一定程度後閱讀水平...

乾貨分享——高效閱讀

書名:《實用性閱讀指南》作者:大岩俊之目的:學會怎麼高效閱讀筆記製作日期:2018.1.26讀書開始日期:2018.1.26讀書截止日期:2018.2.27讀書時限:2個月

三個步驟,讓你把讀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不管是學生還是成人,讀書或多或少都帶有某種功利性,或是為了應試升學,或是為了升職加薪,或是為了掌握某種硬技能,但如果我們讀過的書,不能很好地消化理解,並用於指導行動,沒能給自己帶來改變,那麼讀書...

為什麼讀了這麼多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前兩年我花了大量的時間閱讀了上百本書,但對大多數書的記憶已經很模糊了,我的生活也並沒有太多的改變,經常有一種無奈:為什麼讀了這麼多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的作者大岩俊之曾...

破除「讀書無用」困局,把知識轉化成能力

讀書真的有用麼?這是困擾了我很多年的一個問題。記得剛上大學時,關注各種名人訪談,印象特別深刻地就是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說,他大學的時候讀過800本書,而且還把讀書200本作為新東方的錄用條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