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一生幹了三件錯事,直到死他都一直耿耿於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劉備,在亂世之中闖出一片天地的梟雄,能和曹操,孫權等雄主並立於當時,其人絕對不容小覷。
不過,明君也有犯錯的時候,劉備也不例外,下面三件事,劉備就做錯了。
其一,讓關羽單獨守荊州。
劉備入蜀,先是去幫助益州劉璋抵禦張魯,之後和劉璋決裂,發動了戰爭,為了快速地占領益州全境,劉備讓諸葛亮,趙雲,張飛等帶領軍隊來援助,只留下了關羽守著荊州。
而傲慢的關羽輕視東吳,拒絕和孫權聯姻,又和下屬糜芳、傅士仁有矛盾,間接導致最後自己被殺,還弄丟了荊州這塊重要的戰略要地,罪過挺大的。
不過,這也不能全怪關羽,留關羽守荊州是沒問題的,但是只留下關羽守就有問題了,好歹給他再留個能提建議,壓住他傲氣的謀士。
其二,固執地發動夷陵之戰,還戰敗了。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給關羽報仇,而是去奪回戰略要地荊州。
關羽兵敗後,劉備只能窩在益州這一塊地盤,太擠了。
去奪曹魏雍州涼州太難,還是去打打東吳簡單。
於是,劉備先稱帝,再大致準備準備就和孫吳開打了。
誠然!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情有可原,而且雙方的兵力相差無幾,是有可能打贏的,可是,年老色衰的劉備軍事決策連連失誤,敗給了陸遜。
那時的劉備一定特別想法正、龐統、諸葛亮等人,要是有一個在他身邊,也不至於這樣。
其三,沒生個厲害的孩子。
劉備死前,在永安託孤。
這時候的劉禪幾歲呢?十六七歲吧。
能力基本可以看出來了,劉備對自己的兒子有多少能力心知肚明。
所以他把大事交給了諸葛亮,把諸葛亮的才能和曹丕對比,說君之才十倍於曹丕,潛台詞不就是劉禪根本鬥不過曹丕的。
劉備40多歲生了劉禪,之後他出戰西川,又出戰漢中,之後又伐吳,對劉禪的陪伴肯定不會太多,生了那麼一個平庸的兒子,劉備也是有責任的。
這三件事,劉備沒有做好,也註定了蜀國最終無力回天。
真正扶不上牆的是劉禪嗎,看懂了你就知道是阿斗還是劉備
人們常用扶不起的阿斗來形容一個人懦弱無能,昏庸。阿斗,劉皇叔的兒子劉禪的小名。其生於漢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卒於晉泰始七年(公元271年),活了六十四年。夷陵之戰劉備死後,阿斗登上帝位...
劉備主動放棄荊州北伐應該更可行
劉備取漢中之後,218年前後,主動讓荊州給東吳,把荊州人口物資能轉移的儘量轉移到益州,勵精圖治鞏固益州,把南中和西部少數民族剿撫並用安頓好。與孫權保持密切關係,積極準備北伐。
這場戰爭不僅賠上了劉備的性命,更葬送了諸葛亮的幻想
夷陵之戰也被稱為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歷史階段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夷陵之戰不僅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前兩場分別是官...
三國,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為什麼獨斷專行,不用老將用新將
三國劉備,提起他大家第一印象就是三顧茅廬,求賢如渴,但是劉備稱帝後,對待老臣子卻是不加以重用,反而獨斷專行,結果在夷陵之戰中慘敗收場,為什麼轉變的判若兩人呢?
蜀漢發兵東征東吳,夷陵之戰大敗,諸葛亮為什麼不勸阻劉備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是三國史上著名的三大戰役。官渡之戰,曹操統一北方,赤壁之戰,三足鼎立局面形成,夷陵之戰,蜀漢由盛轉衰,三足鼎立的局面開始失衡。夷陵之戰,是劉備主動發起的東征,諸葛亮...
關雲長大意失荊州、兵敗麥城,是偶然?必然?還是歷史的選擇?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諸葛亮在隆中對里指出,占據荊州,聯吳抗曹,兵分兩路,進擊中原,一統天下!由此可見荊州的重要性。
劉備伐吳,為何諸葛亮選擇沉默,反而是趙雲直諫反對?
文 | 江隱龍 如果說赤壁之戰前,漢末以來的亂局正在朝著統一的方面穩步向前,那當孫權借南郡於劉備之後,諸葛亮「隆中對」所構想的三足鼎立從此有了實現的可能。劉備占據荊州一郡後完全阻斷了揚州與益州的...
曹丕說劉備夷陵敗因為連營七百里?諸葛亮笑了,陸遜說你還太年輕
夷陵戰役的前沿,只是為了給關羽報仇?公元219年,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吳、蜀兩國結仇。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稱帝。公元221年,劉備於益州稱帝,年號為章武。同年,劉備為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
三國演義之龐統的加速度
看起來在益州這個項目上,諸葛亮和龐統都是閒庭信步、按部就班的做著自己的事。張松從許都灰頭土臉的走了之後,剛進入荊州地界就遇上了等候多時的趙雲。單從知名度上看,趙雲的腕比張松大多了。趙雲當時仿佛...
劉備為什麼一定要發動對吳戰爭?是為了給關羽和張飛報仇?
對於三國,大家都是很熟悉了,三國演義所說,自關羽張飛先後被殺,劉備夜不能寐,整日想和為弟報仇,於是舉國發動了對吳戰爭,由此更發生了著名的夷陵之戰。
關羽死了,劉備我要當皇帝?
公元220年左右,關羽窮途末路,被東吳逼到無退路,被擒殺。公元221年後期劉備在成都稱帝,隨後就發動夷陵之戰。相差一年多的時間,關羽沒能看到大哥劉備稱帝的那一天,確實挺可惜的。那為什麼關羽活著的...
夷陵之戰劉備為何不帶諸葛亮?揭秘諸葛亮沒去的真實原因
夷陵之戰又叫猇亭之戰,被後人譽為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三大戰役之中的最後一場,當時劉備傾全國之力對東吳發動戰役,結果出乎意料,東吳防禦成功,劉備則幾乎全軍覆沒,陣亡數萬人,逃到白帝城後惱羞...
劉備是為了奪荊州還是為弟報仇
劉備是為了奪得荊州還是為弟報仇公元219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後被孫權呂蒙襲取荊州,兵敗身亡。自此,吳蜀仇根深種。公元220年,曹丕篡漢。公元221年,劉備續漢脈正大統,年號彰武,史稱蜀漢。同年...
劉備為何傾國伐吳?背後戰略眼光非諸葛亮所能逆睹也!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
為了這句話,諸葛亮恪盡職守、奮鬥到死!
公元221年5月15日,剛剛當上皇帝的劉備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一年前,結拜兄弟兼愛將關羽,被本是同盟陣營的東吳大將呂蒙、陸遜設計殺害,隨之失去的是荊州大片已經歸蜀的領土!兩個月後,為了給關羽報仇,...
如果諸葛亮不出祁山改奪荊州,歷史會被改寫嗎?
歷史上諸葛亮任蜀漢丞相時期,對曹魏發動了六次戰爭,可是出祁山次數只有兩次,不是《三國演義》中的六出祁連山就算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蜀道之難還是難於上青天,以至於後代很多歷史學者,都評價諸葛亮...
戰亂三國,人太多傻傻分不清?讓這些圖來拯救你!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軍閥混戰。到了公元220年,曹操的兒子曹丕篡漢建立魏國。接著,劉備和孫權相繼稱帝,建立蜀國和東吳。自此,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三國相互攻伐,戰火紛飛,湧現出許多英雄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