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曹操是好人壞人,諸葛亮是好人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說實話,從小到大從接觸三國演義這部開始,我一直認為曹操是壞人,諸葛亮是好人。
曹操就應該被諸葛亮乾死。
這種想法不是我能左右的,也不是只有我一個人產生的幻覺。
影視作品中的的確確把諸葛亮渲染出足智多謀,深明大義(這裡省略十幾個褒義詞)等好人形象。
而曹操幾乎都是奸詐陰險等壞人形象(此處省略二十幾個貶義詞)。
就是這樣的藝術作品讓我們男女老少都認為曹操壞的不行不行了。
而事實上曹操真的就是壞人嗎?諸葛亮有那麼好嗎?今天我們就好好討論一下,對了我們是討論不是斷論
!謝謝!
首先我們要看看東漢末年各個「黨派」都處在什麼地位。
東漢末年,農業生產出現嚴重的土地兼并現象,直接導致地方豪強勢力的崛起。
由於中央政府政治黑暗,十常侍橫行朝野,對地方的控制越加衰弱,造成土地兼并問題日益惡化,而人民飽受此現象的苦果,加上天災與瘟疫的雙重打擊,百姓揭竿而起,發動大規模的叛亂,最著名者是黃巾之亂。
時代的動盪不安,也使地方豪強有了崛起的機會,他們一開始靠著自己的財力組織自己的武裝軍隊保衛家園,後來就逐漸演變成擁有私人武力的軍閥,如曹操、劉備等人都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嶄露頭角,中央政府由於不修政事,對於這樣的情況,也是無能為力,反而需要他們維持地方穩定。
地方豪強發展到後期,又逐漸分化為士族與寒門兩個陣營。
其中,士族在土地與權勢,占有了優勢,也因此擁有壟斷政府高層的實力,形成了三國兩晉時期特殊的士族政治。
這一點足以說明曹操和劉備「出身背景」相同,同屬「軍閥」,都是屬於官逼民反的領軍人物。
尚無貴賤好壞之分。
當時東漢共分為十三個州,每個都有豪強為了爭奪疆域控制權相互割據。
各方勢力彼此交戰,百姓生活自然苦不堪言。
所以說「民不聊生」這一惡果不是曹操一人所為,劉備及其他「軍閥」都有責任。
我們接著說,因黃巾之亂、北宮伯玉之亂、黑山軍起義、王芬謀廢靈帝、張舉張純叛亂、外戚宦官火拚等一系列事件,漢庭持續動盪不安。
董卓亂政並與關東諸勢力對抗後遷都長安,使得朝廷威信喪失,地方長官演變為獨立軍閥割據混戰。
其中曹操擁護逃回洛陽的漢獻帝,遷都許。
他擊敗多股勢力,最後在200年的官渡之戰擊敗北方最大勢力袁紹,大致掌控中國北方。
曹操以優勢兵力南征荊州,但在208年冬天的赤壁之戰被孫權和劉備聯軍擊敗,形成三國鼎立的雛型。
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迫漢獻帝禪讓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至此東漢滅亡,正式進入三國時期。
隔年以益州為主的劉備也以漢室宗親的身份稱帝,國號續為「漢」,史稱蜀漢。
劉備與孫權在赤壁之戰後積極拓展勢力,為了荊州問題多次發生糾紛與戰爭,最後劉備在夷陵之戰戰敗,孫權獲得整個荊州南部。
劉備病死後,輔佐其子劉禪的諸葛亮於同年再與孫權恢復同盟。
據有揚州、荊州及交州等地的孫權遲至229年正式稱帝,國號「吳」,史稱孫吳。
此後三國局勢主要為蜀吳同盟對抗曹魏,各國疆域變化不大。
而曹魏朝廷漸漸的被司馬氏掌控。
263年司馬昭為建立軍功準備篡位,出兵伐蜀,蜀漢亡。
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國號為「晉」,史稱西晉,曹魏亡。
西晉最後於280年發起晉滅吳之戰,滅亡孫吳,統一中國。
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
讀到這裡我們應該會了解,其實無論是曹操,還是劉備,包括後來的三足鼎立,其實都同屬我們中國歷史重要的一部分。
只不過是分裂了。
真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順應歷史潮流,中國晉朝最後還是統一了。
所以說曹操也好,劉備也好,名義上都是東漢朝廷治下的官員,不同的是,曹操大部分時間是京官,最高官職丞相,最高爵位魏王;而劉備最高官職是左將軍(還是右將軍?),最高爵位是個鄉侯好像。
是是非非,沒有好壞之分,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挑起戰爭,相互廝殺。
如果非要分出好壞,不同的觀點參照有不同的判定。
而判定劉備是好人,曹操是壞人的,則是因為曹操挾天子、持劍上殿等等對漢室君王不敬的行為,所以判定曹操為壞人;而壞人的敵人,自然就是好人。
如果你說曹操是好人也不足為過。
曹操在《三國演義》中權力滔天,但他在歷史上並不屬於三國時期
在《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中,曹操真乃一代梟雄,他的權利可謂是無人能及。但是曹操卻並不屬於群雄逐鹿的三國時期,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聽我詳細的給各位讀者說來。
三國時期真實面貌到底是什麼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
初談三國,簡述三國的經過、時間、疆域及對於關羽之死的分析!
初談三國 寫在前面: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首先聲明一點,歷史文章系列的題材均屬於參考文獻(《三國演義》、《三國志》等)後的原創,不代表任何學派、個...
劉備討伐孫權只是為了報仇嗎?
公元219年,蜀漢大將關羽率軍攻打樊城,此年10月孫權與曹操聯手一起合攻關羽。關羽在兩軍圍攻,以及上庸守將劉封不發兵救援情況下敗走麥城。關羽被吳將馬忠所擒,並被孫權所殺。次年一代英雄曹操病逝,其...
三國鼎立是指哪三國 三國的皇帝分別是誰
東漢末年以後的三國鼎立:魏國 蜀國 吳國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在成都延續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
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軍閥混戰,領土疆域讓你更加了解!
東漢末年,十常侍橫行朝野,對地方的控制越加衰弱,造成土地兼并問題日益惡化,百姓飽受此現象的苦果,加上天災與瘟疫的雙重打擊,他們於是紛紛起來造反,發動大規模的叛亂。何進便誘董卓以好處,以聖旨名義...
中國曆朝古都——三國(魏洛陽 蜀成都 吳 建業)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三國時曹操死後,曹丕、劉備相繼稱帝,為什麼唯獨孫權等了8年後才稱帝?
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治理下的魏、蜀、吳三國鼎立,維持了十幾年時間。三國雖然已經是實際上的獨立王國,但是名義上還是漢王室統治下的諸侯而已,並沒有實現實際上的獨立和稱帝。到公元220年,曹操去...
曹丕220年稱帝,劉備221年稱帝,為何孫權等了八年才稱帝?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國家。其中,就曹魏一方來說,曹丕於公元220年就正式稱帝,一年後,劉備建立蜀漢,並在成都正式稱帝。與此相對應的...
三國時期的歷史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三國歷史東漢末年,外戚專權,宦官秉政,政治腐敗,天災不斷。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從此開始了近一百年的戰亂時代。黃巾起義被鎮壓後,外戚、宦官在內鬥中失去權柄,永漢元年(189年...
三國簡介,從這裡開始全面了解三國
三國稱呼三國又叫三國時期,是因為當時天下由魏、蜀(漢)、三國開國君主吳,三個勢力所建立。延康元年(220),曹丕自立稱帝,因其姓曹,後世稱之為曹魏或曹魏政權,定都洛陽,到
三國英雄輩出,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關羽張飛誰不知道?
東漢末年,外戚專權,宦官秉政,政治腐敗,天災不斷。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從此開始了近一百年的戰亂時代。 黃巾起義被鎮壓後,外戚、宦官在內鬥中失去權柄,永漢元年(189年),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