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諸葛亮多活20年,蜀國真的能統一天下嗎?原來是這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很多人都覺得不能因為國力相差的有點懸殊,尤其是南方的開發程度是中等的,人口和財力都是比不上當時的北方的,因此身處於西南一帶的蜀漢,和北方的天時相差很多。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曹操在軍閥混戰中,勢力逐漸增強,並且控制了東漢朝廷,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曹操受封魏公時,治所在東漢時期魏郡所在地的鄴,因此漢獻帝封他為「魏公」、「魏王」,因此國號為「魏」。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正式取代漢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陽,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馬炎篡魏,改國號為晉,曹魏滅亡。
很多人都知道當時由於曹魏在三國中占據中原地區,國力遠勝於蜀漢和東吳。
曹魏一朝,最重要的改革有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對兩晉南北朝的政治產生深遠影響。
在疆域上繼承了東漢在西域的統治,設立西域長史府進行管理,在毌丘儉征伐高句麗後將朝鮮半島北部併入了版圖,南部諸州大致以秦嶺淮河與蜀、吳為界。
公元263年,攻滅蜀漢將益州和南中納入版圖,曹魏國土約達四百萬平方公里。
東漢末年,外戚與宦官之間的鬥爭不斷,使得朝政日益腐敗,而後爆發了黃巾起義,劉備在鎮壓農民起義的戰鬥中因戰功步入仕途。
但不久,何進、董卓先後敗亡,天下局勢逐漸轉變成諸侯混戰,劉備在混戰中輾轉奔波,於赤壁之戰後收復荊州各地,而後進取西川、攻下漢中,最終建立蜀漢政權。
蜀漢鼎盛時期占據荊州、益州,在經過關羽失荊州、劉備夷陵之戰後國力受損,後又經諸葛亮治蜀國力恢復,又迫使南中地區屈服,從中獲取了大量的物資、人口、裝備以及礦產等天然資源,國力再度強盛。
軍事上蜀漢也常常占據主動,但後期逐漸走向衰落,最終被掌控曹魏的司馬家族所滅。
吳國(222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國之一,是孫權在中國東南部建立的政權,國號為「吳」,史學界稱之為孫吳。
由於與曹魏、蜀漢呈鼎立之勢,所統治地區又居於三國之東,故亦稱東吳。
孫吳是三國之中歷時最久的國家,歷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則為59年)。
魏黃初年間,孫權名義上依附於曹魏,並受封吳王。
黃龍元年(229年)5月23日,孫權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稱帝,孫吳正式建國,隨後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
孫吳領有漢末揚州與荊州大部地區及交州全境,後分交州東北部為廣州。
孫吳大力發展經濟,對江南地區的開發做出了重大貢獻。
許多人都知道諸葛亮有治國的才能,因此諸葛亮把蜀國治理的非常明白,但是由於蜀國的後主無能,整天只知道吃喝玩樂,也不管朝政,蜀國也是人才匱乏,所以諸葛亮自己一個人真的很難撐起蜀國,但是諸葛亮也是盡力的把自己力所能為的事情做好,一直都是北伐,但是還是因為蜀國內部出了問題,所以諸葛亮要是在活二十多年,也不會得到天下的,但是有能力能讓蜀國自保。
如果蜀國天時地利人和都有的話,那麼諸葛亮應該就能讓天下統一。
對此網友們有什麼看法?
諸葛亮、五虎將那麼牛,為何蜀國先亡了
蜀漢政權,以劉備之德,孔明之智,五虎之勇,又有十萬大軍,加之漢室正統的身份和蜀道奇險的拱衛,被人們寄以無限厚望,卻在鄧艾的奇襲之下瞬間便轟然倒塌,並且先於東吳滅亡近二十年。人們不禁會問:蜀國即使...
明明是三國,為什麼說魏國「三分天下有其二」?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東漢與西晉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主要有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中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形成三國鼎立的雛型。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
蜀漢皇帝在位年限以及排位-共歷二帝,四十三年
蜀漢(221年5月15日—263年),三國之一。共歷二帝,四十三年。 東漢末年,外戚與宦官之間的鬥爭不斷,使得朝政日益腐敗,而後爆發了黃巾起義,劉備在鎮壓農民起義的戰鬥中因戰功步入仕途。但不久,...
三國中魏蜀吳三國的面積有多大?看完終於清楚了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東漢與西晉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主要有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中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形成三國鼎立的雛型。2.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
三國的面積都多大?誰的地盤最大
很多人可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三分天下有其二」,指的就是三國時期的魏國。魏國的確實力很強大,然而這一句話有很容易讓人以為說的是天下土地三分,其中三分之二的都是魏國的地盤。但是如果我們去看三國時期...
議論蜀漢不能統一天下的原因:失荊州和夷陵之戰
公元(211年),西川的益州牧劉璋擔心曹操攻打西川,便想借劉備的兵馬抵禦曹操。於是劉備讓諸葛亮和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於是孔明總守荊州,關羽拒襄陽要路,當青泥隘口;張飛領四郡巡江,趙雲屯江...
三國里,要是劉備如果聽取諸葛亮建議不伐吳,結局會是怎樣
逝者如斯,歷史的浪花淘盡了王朝的恩怨情仇,當今既沒有了一方霸主,也沒有了雄風王者。歷史在不停地發展,讓我們一起撥開那歷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我們可以嘆謂歲月的無情與當局者的執迷,但不...
中國通史之(八)三國六十年
今天要講的這個時期,想必大家已經太過熟悉了,因為四大名著的原因,三國一直是大家愛討論的話題。糾結了好久,一是大家熟悉,二來這個時間段只有短短60年,但想到初衷既然是要串一下中國歷史,所以還是有必...
漢末三國混戰,但是你知道三國各自內部最大的矛盾是什麼嗎?
東漢末年分三國,魏蜀吳三國各自為戰,三國紛爭長達百年之久。三國各有勝負,魏有赤壁之敗,蜀有夷陵之敗,吳有合肥之敗,然而這些敗仗都沒有影響到三國鼎立的格局,對整個三國未來走勢並不是決定性的。
為什麼諸葛亮六出祁山而師勞無功?
諸葛亮在中國民間一直被視為智慧的象徵,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歷來為歷代統治者所推崇,千百年來民間和官方對諸葛亮的讚譽可以說是車載斗量,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里更是將諸葛亮加以神化,成為三國智...
三國時期,蜀國國力偏弱,為什麼還要進攻魏國?
魏蜀吳三國之中,曹魏的勢力就三國來說是最強大的,蜀漢的力量顯得要弱些,特別是關於在大意失掉了荊州之後,和後來劉備領兵敗於夷陵之戰,這兩場戰役令蜀國得兵力大減,然而為什麼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還能進...
TOP10蜀國滅亡的十大原因
羅貫中「尊劉抑曹」的思想傾向,使蜀國的形象在演義中被無限放大,幾乎成為「仁、信、德、智、義」的完美化身和無堅不摧、戰無不勝的唯一代表,並且隨著演義在民間的普及,強蜀無敵、勢必復漢的觀念深植...
被傳唱千年的諸葛亮《隆中對》,竟一開始就出現誤區
關羽敗亡多被認為間接導致了諸葛北伐失敗,但事實果真如此嗎?隆中戰略的缺陷一直伴隨著蜀漢,蜀漢建國過程由隆中戰略主導,但最終證明了它的不足,蜀漢北伐則是另一個版本的隆中戰略,只不過後人受三國演義的...
東吳給人的存在感很低,但東吳憑什麼能抗到最後?
魏有勢統,蜀有道統,吳國屬於閏位政權,標新立異,清新脫俗~~~吳稱帝最晚,最為淡定,始終堅定不移地打著襄助漢室的騙小孩大旗,先後有鄭泉、馮熙等「偉大」的外交官維護吳國光偉正的形象,其中鄭泉使劉備...
歷史往事:三國疆域圖,三國歷史地圖
曹魏的邊境在曹操時即幅員遼闊,曹丕稱帝建國後定型,約占有整個華北地區。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與南匈奴、鮮卑及高句麗相鄰;東至黃海。東南與孫吳對抗於長江淮河一帶及漢江長江一帶,以壽春、襄陽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