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北伐,為什麼不聽魏延的計謀,兵出子午谷,襲擊長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熟讀三國歷史,我們都知道在諸葛亮北伐期間,名將魏延提出了一個「子午谷」奇謀方案,意欲領五千精兵兵出子午谷,襲擊長安?但是諸葛亮沒有聽從?
首先,拋開突襲子午谷這個策略本身可行性不談,先談一談諸葛亮的北伐核心思想。
1.諸葛亮北伐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核心思想是「跳出四川盆地和漢中平原,占領長安西南諸縣,同時北上拿下隴西,占據戰略制高點,而後建立起北起隴西,東至新城(孟達當時已叛變曹魏,並要求回歸蜀漢)的戰略緩衝帶,對曹魏形成機動性更強的制約,防止曹魏以後不斷坐大,對蜀漢形成不可逆轉的壓倒性優勢。
」本質上看,北伐實際上是「以攻代守」。
2.諸葛亮為什麼選擇了這樣的戰略,而不是我們一直以為的「北上中原,興復漢室」?
分三點說明一下:
首先,蜀漢根本不具備消滅曹魏的實力。
三國時代是中原經濟文化遭到毀滅性打擊的時代,主要體現在人口的銳減。
具體數據樓主可以找找史籍,但我記憶中,東漢中後期中國(當時是九州)人口大約4000萬人左右,而到了三國鼎足之勢時人口已不足千萬(三國末期統計曹魏人口大約400-500萬,孫吳人口200-300萬,而蜀國人口不到100萬,算上雲貴諸地估計也不會超過120萬)。
古代社會人口數量直接代表了生產力發達程度,直觀來看結果不言自明。
同時,天下九州,曹魏居其七,蜀漢僅居其一,國土面積隨便翻翻任意一本地圖冊就可以看出來差距,再加上人口比例按前所述至少4:1,硬體實力已經擺在了那裡。
此外,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一下,對經濟和生產力的摧毀主要是各種大規模的戰爭。
而從東漢末年到三分歸一,主戰場基本上是從北向南移動:黃巾起義、群雄伐董、董卓禍亂、曹操血洗徐州、曹袁官渡大戰、追剿殘袁的遼東之戰,均位於長江以北;從赤壁開始,戰場逐漸往南轉移,這主要是因為曹操之前已基本統一了北方,無需更多的戰爭,他的矛頭已指向了劉表與孫權。
那這裡面就隱含著一個推斷:從公元208年左右開始,之前飽受摧殘的長江以北地區由於戰事轉移,已沒有了大規模的戰爭,並進入了生產恢復階段(考慮到曹操對北方後來一系列的恢復經濟措施,不難推出這一點),而之前的「難民天堂」——荊州與揚州,即將遭到蹂躪。
後來的結果是,曹操兵敗赤壁,揚州得以倖免,但戰爭對荊州經濟的破壞實在是巨大的(這點樓主可以參考三國志中龐統對戰後荊州戰略價值的評述,實際上這也可能是龐統不同意諸葛亮「跨有荊益」戰略思想的一個重要原因,樓主有興趣我們可以另開貼討論)。
戰後劉備拿到了荊州南部諸郡,發展了4、5年後便揮師西向,強奪四川(其實這也是無奈之舉,從當時的角度看,荊州東西向缺少地理屏障,北面被曹魏虎視,隨時有大戰之危,不奪取四川,而一旦被曹操「得隴又望蜀」,後果不堪設想)。
基本上公元210年到220年,荊益無寧日,而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更是使自身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史料記載諸葛亮在劉備與夏侯淵鏖戰陷入僵局時將益州所有兵馬均投入到了前線以期扭轉局面,耗費之大可想而知)。
所以,當我們再算上之後不久的關羽失荊州、劉備兵敗夷陵、諸葛亮南征孟獲,在加上之前說的北方十年恢復、荊益十年摧殘、而後是九州僅居其一、4:1,我們可以肯定,到了北伐前夕,也就是公元228年左右,蜀漢與曹魏之間的綜合實力對比,差距已經到了不可逆轉的地步。
蜀漢根本不具備消滅曹魏的實力。
其次,諸葛亮明知無法消滅曹魏,仍堅持北伐,是為了以攻代守,最大程度騷擾曹魏經濟發展,拖延其「無敵化」的腳步。
既然無法戰勝曹魏,那就要防止被其吞併。
諸葛亮的北伐思想便是跳出盆地這一天然屏障,加長戰略縱深,聯合孟達、東吳以及北部的西涼部族,形成一條緩衝帶,包圍住長安,在保護自己國土安全的情況下伺機征進。
這一思想有幾點優勢:
1.風險低。
以上幾點對於已經做了幾年戰爭準備的蜀漢來說比起攻堅長安,難度要小很多很多。
由於當時曹魏朝野無視蜀漢,以為劉備死後其餘黨都銷聲匿跡,偏安一隅。
以至於當第一次北伐,蜀漢大軍突然出現在秦嶺以北時朝野震驚,毫無準備。
諸葛亮很大程度上利用了曹魏集團的這一心理,成功突襲了隴西,在祁山紮營,同時連結孟達起事,直接威脅許昌安全,吸引曹魏注意力。
實際上,若不是街亭失利,占盡天時地利的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很可能就完成了這一戰略構想。
2.占領隴西可以獲取重要的戰略物資:馬匹。
中原不比益州山地,而是多平原,蜀軍大都出自四川本土,習慣山地作戰,出秦嶺後面對關中平原上的魏軍,並無優勢。
而隴西自古產駿馬,利用這一資源武裝自身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蜀漢軍隊的機動性,從而在以後的中原作戰中獲取優勢。
3.緩衝帶進可攻,退可守,相比起幾條蜀道,更有利於自身戰略的伸展,進攻手段更具多樣性。
這點很好理解,之後諸葛亮幾次出祁山大都無功而返,和魏軍能夠提前預判其出兵線路,提前調兵抵禦有很大的關係,反觀若能占盡秦嶺以北的上述地域,戰爭主動權會更大。
4.這一戰略還能保證一條諸葛亮的底線:保護漢中平原與益州本土(蜀漢大本營),將戰火點燃在秦嶺以北,以攻代守,並且儘可能的調動魏軍戰備,阻礙其經濟發展。
諸葛亮明白,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經濟的恢復,益州彈丸之地將與地大物博的北方差距越拉越大,到時,魏國將變得真的「不可戰勝」了。
第三,打擊國內反戰輿論壓力,鼓舞蜀漢士氣,緩解蜀漢內部矛盾。
蜀漢集團基本上由三部分組成:劉備起兵到領豫州時期麾下的同志,比如關張趙以及魏延(魏延早年便追隨劉備,是真正意義上劉備的「老部下」);劉備到荊州後投奔而來的人才,比如諸葛亮龐統馬良黃忠等;劉備占領益州漢中後歸降的人士,比如馬超法正李嚴等,隨著時間的推移,老人的故去,等到了諸葛亮引領蜀相時,朝中大部分官員屬於第三類,而這一類人有一個較為統一的思想,便是反對北伐,力圖自保,理由很簡單,就是我說的第一條:打不過。
後來這些人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反戰輿論,阻礙諸葛亮的軍事行動。
並且與此同時與諸葛亮為代表的前兩類人士產生了不和,影響了蜀中的政治氣氛。
典型的事件便是諸葛亮與李嚴,諸葛亮與譙周。
在此不作贅述。
面對這股勢力,為了保證蜀中士氣,同時避免矛盾進一步擴大,同時也是為了保證諸葛亮自身的權威領導,諸葛亮在堅持軍事行動的基礎上選擇了一條成功率較大行軍路線,力圖爭勝,向世人證明蜀漢的戰鬥力以及必勝的決心。
3.綜上一大堆,想必樓主也應該明白為什麼諸葛亮不會去選擇魏延的子午谷計劃了,因為這與自己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馳:
魏延的首要目標就是長安,而諸葛亮的首要目標是長安外圍的各路要衝,其次才是長安。
魏延的軍事行動意在出其不意,險中取勝,而諸葛亮的軍事行動意在穩操勝券,以攻代守。
魏延單純的從軍事角度考慮,選擇了一條最符合蜀漢現狀的策略,諸葛亮從三國之勢以及國內政治出發,選擇了一條最符合蜀漢現狀的策略。
四張圖讀懂三國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戰略部署和最終目標
公元228年諸葛亮為劉禪獻上《出師表》後,揮師北伐,開始了第一次戰略進攻。但是關於北伐的意義一直以來都是眾說紛紜,有的說北伐意義不大,有的說諸葛亮拖垮了蜀漢的軍事實力,但是真正的北伐的意義何在呢...
蜀漢風雲事件8——失荊州
荊州之重,在於它的地理位置、經濟、人口等多方面的優勢,那是三國必爭戰略要地,荊州對於蜀漢集團的重要性,那更不必說,有它才有隆中對,沒有,從此蜀漢無力回天。換而言之,荊州也像燙手的山芋,換誰,都不...
由諸葛亮北伐出祁山經過天水所想到的
三國那段歷史,也許因為羅貫中那本《三國演義》而被民間廣為熟知,而祁山也因為《三國演義》中諸葛孔明六出祁山興蜀伐魏而沾上了幾分神秘色彩。作為一個天水人,正好生活在這片三國古戰場之上,就讓我們翻開歷...
諸葛亮如何坑掉了劉備一生功業?
劉備靠著赤壁之戰,得到了大便宜占了荊州。荊州在古代那是啥位置?論富庶,那可是沃野千里,糧草豐盈;論區位優勢,北伐可攻曹魏;西進則可得蜀中;南下則能掣肘江南。理想很美滿,現實很骨感,剛開始的劉備確...
諸葛亮謀殺了這個人,親手把蜀漢送上絕路,悲乎!
諸葛亮一生足智多謀,用兵如神,使劉備「如魚得水」,三分天下而得其一。然而他事必躬親,不給後生鍛鍊的機會,從而導致蜀漢後期無人才可用,廖化當先鋒就是最好的諷刺。
趣說三國:被低估的蜀漢大將魏延
在三國戰爭中,陣前對將很重要,勝利了能提升軍隊的士氣,輸了士兵氣勢都下降了。都知道蜀漢有五虎將,是蜀漢無上的戰力,一人可低千軍萬馬,可是卻又一位不輸於五虎將的大將,卻被嚴重的低估了,他就是魏延,...
被世人高估的名將,夢三國魏延的真實實力
在後三國時期,蜀漢的魏延,曹魏的張頜,東吳的丁奉都是三國間碩果僅存的百戰宿將,其中丁奉的結局最好,以功高位重之身安享餘年,善終於家中,張頜為司馬懿所忌,中伏而亡,雖死猶榮,唯有魏延,在諸葛亮死...
淺析「失荊州」後蜀漢的出路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三國時期極其重要的歷史事件,令無數蜀漢迷扼腕嘆息,也是蜀漢政權由盛轉衰的關鍵節點。那麼,荊州是否真的如此重要?蜀漢在丟失荊州後的衰亡是不可逆的?除北伐外蜀漢是否還有其他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