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冤魂無疑是魏延,但你知道他功勞有多大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劉備擊敗曹操占領漢中,稱漢中王。

劉備回成都,要留下一名大將留守漢中。

其時劉備集團的地盤,以荊州、漢中為最前線的戰區,荊州由名氣威望第一的關羽鎮守。

張飛和關羽同稱為「萬人敵」,三國志說張飛「雄壯威猛,亞於關羽」,穩坐蜀漢武將的第二把交椅。

大家都以為非張飛莫屬,張飛也深以自許。

不料劉備卻出乎意料地提拔年輕的將領魏延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大家都大吃一驚!

劉備大會群臣,會上給魏延提個問題:「現在把千鈞重擔交給你,你有什麼打算呢?」魏延來了個牛氣沖天的回答:「如果是曹操率領全國大軍前來,我定把他擋在國門之外。

如果是派其他人率十萬之眾前來,我定會全殲來犯之敵!」劉備連連叫好,大傢伙也對魏延的壯語大為稱讚。

一、早期戰功

魏延字文長,義陽人。

建安十六年,劉備應益州牧劉璋之請,入川去替劉璋對付漢中的張魯,把守益州北大門。

劉備集團也想趁此良機占據益州。

魏延隨軍入川,開始知名。

當時劉備軍以龐統、法正為謀主,黃忠、魏延等為將軍,客軍進入益州。

到建安十七年,雙方破裂。

魏延與諸將率軍奪取涪城,平定廣漢,拿下雒城,進圍成都。

魏延參加了平定益州的大大小小的戰役,戰功顯赫,聲名鵲起。

到劉備拿下成都,魏延為牙門將軍,已然成為劉備集團年青將領中的佼佼者。

魏延鎮守漢中幾年內,國際形勢風起雲湧,變化巨大。

先是關羽戰死,東吳孫權占據荊州。

接著曹操去世,接班人曹丕接受了漢帝的「禪讓」,曹魏代替東漢正式走上歷史舞台,從此史書的紀元,由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改為魏文帝黃初元年。

上庸守將劉封、孟達不和,孟達降魏,曹魏進攻上庸,劉封敗走,上庸城又歸曹魏。

次年,蜀中傳言說漢獻帝已死,劉備稱漢帝,改元章武元年,魏延提拔為鎮北將軍。

同年七月,劉備為報關羽之仇,大發兵進攻東吳孫權。

東吳孫權對曹魏稱臣。

第二年閏五月,東吳大將陸遜在夷陵大破蜀漢軍,火燒連營七百里,劉備大敗,損失慘重,僅自身逃回白帝城。

老劉備戎馬一生,鬍子都白了,讓年輕的陸遜打得如此狼狽,又羞又惱,沒多久就死去了,舉國託孤諸葛亮,劉備兒子劉禪繼位,魏延又封都亭侯。

諸葛亮遣使入吳,重申友好。

孫權也明白吳蜀雙方唇齒相依的性質,遂斷絕與曹魏的關係,吳蜀再結聯盟,共同對付曹魏。

這幾年裡,魏蜀吳三國分分合合,打打殺殺,你來我往地交手了好幾次,蜀國整體損失很大。

諸葛亮在後出師表里說到:「吳更違盟,關羽毀敗。

秭歸蹉跌,曹丕稱帝。

」講的就是這一段蜀漢的艱難歲月。

其間,魏延鎮守漢中,能夠做到西線無戰事。

或許當時曹魏的重點是對付東南方向的孫吳,畢竟源於魏延的稱職工作,使漢中在風雲突變的動盪時期保持局勢穩定,可以說殊為不易。

2、子午谷奇謀

魏明帝太和元年,諸葛亮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平定了南方少數民族的叛亂後,準備起兵北伐中原。

大軍進駐漢中,魏延統督前鋒部隊,他給諸葛亮提出一個方案。

派一支奇兵,從褒中出發,順著秦嶺往東,至子午谷向北,不上十天,就可以到達長安。

魏延說:「給我五千精兵,出奇不意地直逼敵營。

長安守將是曹操的女婿夏侯琳,是個紈絝子弟,突然見我軍殺到,肯定棄城而逃。

我占據長安,等敵人準備反攻,丞相您的大軍也從大道到達了。

這樣一舉咸陽以西就可以拿下!」

諸葛亮用兵,整體上不用危險的招數。

杜甫不是委婉地說:「諸葛一生唯謹慎」嘛。

按諸葛亮的想法,率數萬大軍,堂堂正正地攻伐曹魏,不能寄希望於一些奇謀秘計,靠僥倖取得勝利。

所以不採納魏延這個模仿西漢大將韓信的「暗渡陳倉」之計。

這個計謀沒付諸實施,魏延很失落。

認為是諸葛亮膽子小,使得自己這個計劃落空。

很有點情緒。

但在跟隨諸葛亮數次北伐的戰爭中,依舊兢兢業業,衝鋒陷陣,戰鬥在第一線。

名聲赫赫,屢建奇功。

特別是魏明帝太和四年,曹魏大將曹真、司馬懿等分兵多路進攻蜀漢。

諸葛亮親自在漢中嚴陣以待。

魏延受令率領一支偏師進攻西入羌中、攻擊曹魏的涼州地區。

曹魏後將軍費耀、雍州刺史郭淮等率軍在陽溪一帶與魏延率領的蜀漢軍展開大戰。

魏延用兵的兇狠果斷大為體現出來,「大破淮等」。

郭淮費耀可是三國後期曹魏有名的戰將,魏延大獲全勝,再次提升了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南鄭侯。

3、性格高傲,不容於眾

魏延的才幹是擺在那裡的。

本來他就是個心高氣傲的人,看他給劉備提問的答案,固然可以說氣吞山河,也可以說眼高於頂。

除了曹操,沒一個魏將在我魏延眼裡嘛!口氣大的嚇人。

子午谷奇謀被諸葛亮放棄,魏延肚子裡很不滿意,更加怨天尤人,經常就有不利於團結的言論。

諸葛亮愛惜他的才華,總是寬容其小失誤。

但魏延在軍中,和大家合不來,和不少同事有糾紛。

車騎將軍劉琰,是劉備的老部下。

比較少參加具體的事務,但很會閒扯皮,講起話來頭頭是道。

諸葛亮北伐,劉琰率千餘士兵跟隨。

總是呆在諸葛亮的周圍,發發議論,講講形勢等等。

算是蜀中的老資格前輩。

他就看不慣魏延的自大,和魏延爭吵,講的話很重,諸葛亮看不下去,責備劉琰過分。

並把劉琰打發回成都。

處理這次爭吵,諸葛亮還是護著魏延的,老魏在蜀漢軍中的位置還是相當重要的。

丞相參軍楊儀是個能幹的角色,但心胸小,格局窄。

性格也是極為促狹。

諸葛亮出師,糧草後勤,楊儀總統,三下五除二,就解決問題。

能力強,脾氣大,碰上同樣性質的魏延,彼此不服氣就出事了。

兩人說著說著就臉紅脖子粗。

魏延火氣上來,老子在前線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你這細胳膊書生牛什麼牛!拔出刀來,在楊儀鼻子尖上比劃,信不信我剁了你?楊儀又嚇又氣,眼淚鼻涕一把抓。

這時總是識大局的蜀漢大臣費禕出來才勸住。

這兩個人勢同水火,諸葛亮很頭疼,又是用人之際,不得不對二人寬大第一。

這為魏延後來的死埋下了伏筆。

連東吳的孫權也知道這兩個人的事情,對蜀漢的使者說:「你們看著吧!魏延、楊儀這兩個小子,雖然有雞鳴狗盜的才能,但照這個形勢發展下去,一旦諸葛亮不在,肯定出事!」很不幸,讓孫權一語中的了。

4、冤枉的死後名聲

魏明帝青龍二年,諸葛亮出兵五丈原,最後一次北伐中原。

魏延是先鋒。

他作了一個夢,夢見自己頭上長角。

於是他向相夢大師趙直求解,趙直對他說:「麒麟頭上的角只是裝飾品,這是不戰而勝的徵兆。

」老趙對其他人卻說:「角字上面一把刀。

這個頭上用刀嘛,不妙啊!」

壞消息總是真事。

這年八月,諸葛亮病逝五丈原。

蜀軍按諸葛的遺命,分批撤退,由魏延斷後。

魏延本來以為諸葛亮去世,應該由他繼任,繼續伐魏。

又聽說留下他是楊儀的主意,怒火中燒。

「我魏延是什麼人,讓我去當楊儀的斷後兵?」,腦袋一熱,不管三七二十一,軍令也不管了。

馬上率領自己的部下向蜀中開拔,給蜀漢後主劉禪上表,說楊儀造反。

楊儀也上表說魏延造反。

兩人的報告信一天之內,輪流到達,搞的後主暈了頭。

留守成都的蜀漢大臣蔣婉、董允都以為是魏延不對。

魏延的部隊在南谷口碰上蜀漢撤回的大軍。

蜀漢前鋒將軍何平大聲呵斥魏延:「丞相的屍骨未寒,你們就要造反嗎?」一是諸葛亮在蜀漢軍民中巨大的威望,二是魏延的部下也覺得錯在魏延,大家一鬨而散。

只有魏延父子和十幾騎向漢中逃跑,被追上斬首。

楊儀把魏延的頭踩在腳下,咬牙切齒地罵:「狗奴才!還敢動嗎?」可憐魏延還被滅了三族。

楊儀也好不到哪去,諸葛亮定的接班人是蔣婉,原來還是他的部下。

老楊天天就報怨,惡語交加,終於也被下獄自殺。

魏延被說成造反,實在是冤枉。

主要是太自負,以為諸葛去世後,當由他留渭南和司馬決鬥。

水平是不如諸葛亮,興復漢家的心愿是一樣的。

如果他要投敵,是要往北,卻反而向蜀中進發,目的是要先於楊儀趕回蜀中,只是想除掉楊儀。

可惜因此不顧軍令,死於非命。

蜀漢後一代最有才能的將軍,死在自己人手上,不得不說是個大悲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背叛成性?我真不是那樣的男人!

說起《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中,許多歷史名人被羅貫中大大黑得很慘,比如曹操、曹真。但就是在這部以「崇劉抑曹」為主基調的作品中,有一位蜀國大將卻同樣被黑得要死要活。這位蜀漢大將能力不比關羽、趙雲差,卻...

淺析「失荊州」後蜀漢的出路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三國時期極其重要的歷史事件,令無數蜀漢迷扼腕嘆息,也是蜀漢政權由盛轉衰的關鍵節點。那麼,荊州是否真的如此重要?蜀漢在丟失荊州後的衰亡是不可逆的?除北伐外蜀漢是否還有其他出路?

我是魏延,我沒有反骨,我為自己代言!

三國歷史留下了很多疑案,子午谷奇謀就是其中爭議頗大的一個,它是由諸葛亮麾下的魏延提出來的,可惜沒有被採納,成為眾多諸葛粉的遺憾,如果當初諸葛亮採納了這個計謀,指不定諸葛亮就不用六出祁山了,早就把...

三國時期的魏延真的要造反嗎

讀過《三國演義》或者看過《三國演義》電視劇的人肯定都曉得這麼一位人物,蜀國大將——魏延,不是張飛,關羽哈。為什麼今天要說他呢,因為最近我,又重溫了一遍三國演義這部劇,我發現,魏延謀反的事必有蹊蹺,

三國第一冤魂魏延, 你知道他功勞有多大嗎?

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劉備擊敗曹操占領漢中,稱漢中王。劉備回成都,要留下一名大將留守漢中。其時劉備集團的地盤,以荊州、漢中為最前線的戰區,荊州由名氣威望第一的關羽鎮守。張飛和關羽同稱為「萬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