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歷史上馬謖到底怎麼死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馬謖(190年-228年),字幼常,三國時期蜀漢戰略家、將領。
馬謖才器過人,為諸葛亮所器重。
建興六年(228年),馬謖在諸葛亮北伐時,因違背諸葛亮作戰指令,而導致街亭失守,撤軍後被諸葛亮斬首,因此有了「揮淚斬馬謖」的典故。
但是據小編閱讀《三國志》卷41《向朗傳》所知:「向朗字巨達,襄陽宜城人也……後主踐阼,為步兵校尉,代王連領丞相長史。
丞相亮南征,朗留統後事。
五年,隨亮漢中。
朗素與馬謖善,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
」此段意思十分明顯,就是街亭之戰後,馬謖並未投案自首,而是畏罪潛逃,而向朗知情不報,被諸葛亮免去官職。
所以我們知道了,馬謖不遵諸葛亮守街亭的指示,慘敗而歸,導致隴右三郡得而復失,蜀軍退回漢中。
馬謖深知後果嚴重,因此便畏罪潛逃,而身為丞相長史的向朗礙於情面或出於愛才之心,知情不報,事泄後導致他被免官職,在家賦閒達20年之久,而馬謖最終也被緝拿歸案。
後來,諸葛亮打算對其行刑,然而還未及行刑,馬謖便病死在獄中,並非被諸葛亮名正典刑或說「斬馬謖」了。
失街亭後潛逃 歷史上馬謖沒被諸葛亮「斬」
馬謖,字幼常,襄樊宜城人,生於公元190年,死於公元228年。馬謖在歷史上算不上是大人物,可是知名度卻很高,一部《三國演義》的小說,一出《空城計》的戲曲,使他以紙上談兵的形象定格在歷史的天幕上。...
揭秘歷史:馬謖其實並非諸葛亮所殺,而是丟下好哥們自己跑路了!
在《三國演義》的第九十五回中,馬謖立下軍令狀,率兵二萬五千人出守街亭。但他拒絕諸葛亮「當道紮營」的吩咐於前,又置王平「魏軍斷我水源」的警告於後,最終抵不住魏國名將張郃的猛攻,導致街亭失守,蜀軍大...
馬謖失街亭真的被諸葛亮揮淚斬了嗎?也許歷史另有真相
馬謖之所以家喻戶曉,主要是因為《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這一著名的橋段。馬謖何人也?馬謖,曾任綿竹、成都令、越太守,是侍中馬良之弟,享年39歲。蜀漢丞相諸葛亮非常欣賞馬謖的才能,認為「才器過...
有據可查:馬謖也許並不是被諸葛亮所殺
三國演義中,劉備死後能扛起蜀國大旗的非諸葛亮莫屬了,但是諸葛亮的數次北伐皆無功而返,最終命隕五丈原。要說幾次北伐中,最重要也是最接近成功的當屬第一次北伐。如果首次北伐讓趙雲或者魏延守住街亭,也許...
三國疑案:街亭斬馬謖,馬謖竟未死
(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馬良之弟,三國時期蜀漢官員、將領。初以荊州從事身份跟隨劉備入蜀,歷任綿竹縣令、成都縣令、越嶲太守。蜀漢丞相諸葛亮任用他為參軍。馬謖...
《三國演義》的又一個謊言 揮淚斬馬謖也是假的!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拉開了諸葛司馬的智斗帷幕。被後世廣為傳頌的空城計,也就是發生在那個時候。雖然司馬懿被嚇退,看上去孔明贏了,但是誰都明白,空城計是孔明不得已而為之的下下之策。其...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正史上竟有三種說法!
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出兵前往祁山北伐魏國。當時有久經戰場的老將魏延、吳壹等,議論者都說應該以這些人為先鋒,而諸葛亮違背眾人意見提拔馬謖,任命馬謖為先鋒,統領各軍前行。
失街亭後潛逃,歷史上馬謖沒被諸葛亮「斬」
馬謖,字幼常,襄樊宜城人,生於公元190年,死於公元228年。馬謖在歷史上算不上是大人物,可是知名度卻很高,一部《三國演義》的小說,一出《空城計》的戲曲,使他以紙上談兵的形象定格在歷史的天幕上。...
諸葛亮其實並未斬馬謖!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三國演義》中最重要,最生動的一節。從那裡可以看到,不僅諸葛亮執法如山,「形象高大」,馬謖也很令人讚嘆,明知要砍頭,卻不畏不怯,主動送上去,以死明法。
我相信諸葛亮不會揮淚斬馬謖。
歷史上三國時代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傳說已久,但最近《華聲在線》有作者「佚名」者揭秘:諸葛亮其實並未「揮淚斬馬謖」?文章考證介紹馬謖(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