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曹操至死都不曾稱帝,而曹丕一繼位後就稱帝,卻未成就大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說起三國時期的曹操,除了眾人皆知的政治家、軍事家外,還是一位豪氣萬丈的文學家,才情之高,讓人嘆服,同時也是三國時期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諸多勢力趁勢而起,而曹操則以大漢天子的名義號令諸侯,征伐四方,先後消滅袁紹袁術兩兄弟,徐州呂布,荊州劉表,西涼韓遂等勢力,更是征服南匈奴、烏桓、鮮卑少數民族等,徹底統一了中國北方,在他執掌朝政期間,實行了一系列政策,恢復了北方的經濟生產與社會秩序,為後期曹魏立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統北方的的曹操可謂大權在握,可以說離帝王僅一步之遙,當時的他隨時可以廢除漢獻帝並取而代之,但他在位二十五年,縱然加封魏王,也還是奉漢室為正統,一直保持著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身份,直到公元220年因病去世,曹操也沒有稱帝。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一方面,即便不廢除皇帝,繼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依舊是北方說話最管用的,而且當時的他就是漢室正統,想打誰都有理有據,畢竟都是漢獻帝下的命令,曹操只是奉命而行,相當於讓漢獻帝幫著他背鍋,一旦廢帝,曹操就與劉備一般孫權全是皇帝,他就失去了大義的口實,最終還會落下一個謀權篡位的罵名,確實不划算。
另一方面,身處蜀漢的劉備一直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如果當時曹操貿然稱帝,沒了漢獻帝這塊招牌,不僅會白白送給劉備一個漢室正統,還會就此成為眾矢之。
更何況,東吳的孫權同樣稱帝野心,不過孫權同樣比較聰明,他一直上奏請曹操稱帝,目的與劉備一樣,只要曹操廢帝自立,他就隨著一同稱帝,曹操深知其中玄機,自然不會做這個出頭鳥。
因此,曹操在統一全國之前。
肯定不會稱帝的,然而一直是世子的曹丕就沒有這份隱忍與老辣了,他一登基,就立刻就廢了漢獻帝,讓自己過足了曹操未曾享受過的皇帝癮,而結果就是本算得上強大的魏國幾乎就處於被動挨打,極少主動出擊,就是因為曹丕匆忙稱帝,沒有了攻打他人的理由,只能基本處於被討伐與挨打的局面。
就這方面來說,曹操當時不稱帝,確實算是比較明智的選擇,而曹丕按捺不住一人之下的感覺,非得自立為帝,失了正統,因此很難就此一統天下。
漢獻帝沒死,為啥劉備敢稱帝?這不是打臉嘛
在三國時候,漢朝皇室已經成為傀儡,先後被多方諸侯把控,經過多年的俄角逐,最後只剩劉備、曹操、孫權三股勢力比較大,而且都割據一方。而劉備和他們二人的出發點是不同的,劉備要匡扶漢室,因為他是漢室的宗...
孫權為什麼在曹操、劉備去世多年之後才敢稱帝,原因沒那麼簡單!
東漢末年分三國,但三國真正的開始是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延續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
曹操至死沒有自立為帝,為何背上了曹賊的罵名,毀於兒子之手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
劉備自立漢中王弊大於利嗎?漢中王到底是什麼封號?
漢中王其實就是一個諸侯王的封號,但是在三國時期敢自立為王的人就已經說明你有不小的野心了,下一步那就是要稱帝了。曹操當年就是稱王以後,就和荀彧決裂了,因為荀彧一生都想當漢臣忠於漢室,在他看來曹操已...
曹丕的陰招,把漢獻帝送給劉備會如何?
三國時期,各家都在爭一件事——正統性。從董卓進京起,挾天子霸京師,可他太過殘暴,引起諸侯征討,草草退出歷史舞台。接著圍繞「傳國玉璽」展開一系列爭奪,孫堅易手,給到袁術手中,袁術立刻成為眾矢之的,...
如果劉備統一了三國, 他會讓位給漢獻帝嗎?
首先縱觀整個《三國演義》我們都是知道,書中通篇貫穿「尊劉貶曹」的思想。把劉備劉備塑造成一個為了「匡扶漢室」皇室宗親,而曹操卻被冠以「國賊」之名。那麼在這裡我們設想一下,如果漢獻帝落在劉備手裡,尤...
驚!難怪古代人都喜歡三國裡面的劉備!
在此先和看官們講個故事,據說古代說書先生一講三國的故事,只要是劉備得勢了,比如得了徐州牧,於是所有的的觀眾都拍掌稱快,人群都高興得不行。但是如果是曹操得了勢人們就咬牙切磋,曹賊、反賊等不絕於耳。...
劉備稱帝沒人反對,為何曹操封個魏王就有很多人反對?
劉備稱帝沒人反對為何曹操封個魏王就有很多人反對曹操不只是封魏王時有人反對,早在封魏公時就有人反對,因為這代表著這個力挽狂瀾的中興大臣一步步進行著篡漢自立的過程。所以曹操不只是封魏王時有人反對,早...
三國時曹操死後,曹丕、劉備相繼稱帝,為什麼唯獨孫權等了8年後才稱帝?
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治理下的魏、蜀、吳三國鼎立,維持了十幾年時間。三國雖然已經是實際上的獨立王國,但是名義上還是漢王室統治下的諸侯而已,並沒有實現實際上的獨立和稱帝。到公元220年,曹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