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劉備統一了三國, 他會讓位給漢獻帝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首先縱觀整個《三國演義》我們都是知道,書中通篇貫穿「尊劉貶曹」的思想。

把劉備劉備塑造成一個為了「匡扶漢室」皇室宗親,而曹操卻被冠以「國賊」之名。

那麼在這裡我們設想一下,如果漢獻帝落在劉備手裡,尤其是劉備除去國賊曹操,統一了天下,那劉備會不會把皇位讓給漢獻帝劉協呢?

首先,劉備雖然被稱為皇叔,但劉協是東漢創始人光武帝劉秀的後代,而劉備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一個分支後代,雖然都屬於劉邦的後代,但一個是東漢一個是西漢,而且中山靖王后代有幾百個,劉備只是這幾百個王世子中其中一個的後代。

可以說跟漢獻帝劉協八竿子打不到一起。

實際上漢獻帝劉協也並不認為劉備是他的真正皇叔,他們的關係應該是相互利用,劉備需要一個證明自己是漢室宗親的藉口而已。

雖然當時劉協只是一個傀儡皇帝,手中沒有實權,但是有誰的證明能比皇上的親口承認更重要的,同時當時的劉備手中有些軍隊,卻不被人重視,這和其他的正統漢室宗親不同,劉協需要一個在外部聚集力量的人,來聚集忠於漢室的力量。

而劉備用漢室宗親的名義召集的手下的人大多都是忠於漢室的,一旦劉備推翻曹操,那麼劉協就可以輕易的收回權利,所以劉協承認劉備是自己的叔叔。

但從禪讓的角度來說,他名義上皇族的身份還不如沒有。

獻帝有那麼多兒子,為什麼要禪讓給劉備?但在當時那種情形下,漢獻帝的子孫肯定都已經性命不保。

若是獻帝兒子還在,劉備就沒有理由搶奪皇位,不然和他說的匡扶漢室不是背道而馳了嗎?

這一點跟劉秀不同,劉秀是正宗的景帝後人,入了皇家族譜的。

所以劉備說什麼「匡扶漢室,忠君報國」之類的,只是個逐鹿天下的藉口罷了。

再者,劉備野心其實一點不比曹操小,也想要一統天下,繼承高祖、武帝的不朽功業。

要登基為帝。

易中天曾今從他的兩個兒子劉封、劉禪的名字上說劉備有稱帝之心。

後來劉備有稱帝之心也慢慢表現出來。

在劉備落難逃到許昌時,國舅董承曾私下向劉備表示漢獻帝想除去曹操,劉備雖然咬牙切齒,滿臉悲憤,並與董承等人共立了盟誓,不過排在劉備心中第一位的還是怎樣擺脫曹操控制,建立自己的割據勢力。

還有就是他在向諸葛亮請教天下大勢時,他最關心的還是如何與東吳、曹操抗衡,成為第三股勢力。

而非如何營救漢獻帝劉協。

如果劉備真憑自己的割據勢力,打敗了曹操,他會甘心只做一個開國功臣,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天下拱手讓給漢獻帝嗎?答案是否定的,世上真沒幾個人能真真擺脫權力的誘惑。

起碼劉備不行。

雖然劉備迫於漢獻帝禪位給曹丕的壓力下稱帝,一是不想承認漢室已亡,因為若是不稱帝,就等於承認漢室已亡。

另一方面估計是為了給孫權以壓力。

孫權歷來自稱漢將。

稱曹操為魏賊。

而今劉備稱帝,又自稱是漢室的延續,所以孫權在政治上就低了一頭。

但是劉備登基稱帝以後,他之前隱忍的品質就蕩然無存了。

稱帝的第二天便在大殿上宣布「欲起傾國之兵,剪伐東吳」以報關羽之仇,全然不把曹丕篡漢的國讎放在心上。

對於這個決定,蜀國當時的大臣很多人都進行了勸諫。

時任翊軍將軍的趙雲力勸劉備分清主次矛盾。

「國賊曹操,非孫權也。

若先滅魏,則權自服。

今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

不應置魏,先與吳戰。

兵勢一交,不得卒懈,非策之上也。

」但劉備就是聽不進去,在眾在臣諫阻無效下的情況下,起兵七十五萬(這個是蜀漢對外兵勢最大的一次討伐戰)討伐東吳。

面對劉備的一意孤行,朝中大臣很是無可奈何,就連群臣之首的諸葛亮當時也選擇了沉默。

面對蜀國氣勢洶洶的攻勢,吳國這邊也有些慌亂了,當時奪取荊州時,想到了和蜀國關係可能會交惡,但是當時魏國太強,吳、蜀兩國都不可能單獨對抗,所以東吳沒有料到蜀國會興兵來攻。

面對蜀軍一路上勢如破竹攻勢,殺得吳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孫權沒法可施,不得不送還張飛人頭和范疆、張達二人,並許諾歸還荊州、並且派孫夫人來求和。

但劉備並不領情,反想乘機并吞東吳。

但最後用兵失策,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自己也病逝在白帝城中。

其實在劉備心中他要做的並不是「匡扶漢室,拯救天下」的漢室宗親。

而是要做漢光武帝劉秀那種繼往開來的帝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之死,是不是魏蜀吳聯合造成的?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里,關羽之死不僅引起了眾多讀者的哀嘆,更成為蜀漢乃至三國劇情的轉折點。雖然荊州之失,關羽負有不可逃避的責任。但是,荊州這麼重要的地理位置,確實不是那麼好防守的。而且,劉備、...

為什麼曹操沒有稱帝,曹丕卻敢篡漢自立呢?

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曹丕自幼文武雙全,博覽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擊敗了其弟曹植,被立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繼任丞相、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