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廬一下,與最聰明的人共同進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這個知識的疊代速度極快的時代,我們需要不斷自我進化,這就需要我們持續閱讀和終生學習。

在湛廬文化·春茗會上,湛廬文化副總裁,湛廬教育負責人陳漪,重點介紹了5月即將上線的湛廬閱讀APP,希望廣大讀者通過湛廬閱讀APP由泛讀到通讀,再到精讀的各種服務,從而和最聰明的人共同進化。

1

為什麼我們需要進化

我們講到進化,當然指的不是猴子到人的進化,而是我們每個人在學校、生活、工作崗位上賴以生存的知識和能力的進化。

我們都知道所有的知識都有一個失效的過程,這個過程叫做知識的半衰期。

知識的半衰期越短,知識的疊代速度越快。

比如,有個學者對醫學論文進行了分析,發現大概45年之後,有一半的醫學論文被證明是錯的,所以醫學知識的半衰期是45年。

還有人研究了頂尖的物理雜誌,發現10年以後發表在這個雜誌上的論文有一半是錯的,所以物理學知識的半衰期大概是10年。

包括計算機在內的工程學知識(包括計算機)的半衰期只有兩年;而在網際網路領域知識的半衰期可能不到一年。

越來越短的知識半衰期,要求我們終身學習,持續學習。

想想看我們在大學裡學的東西僅僅是個開始,工作中累積的技能一兩年後也會面臨失效。

我們必須關注所在領域,新出現的東西和有價值的變化,跟上變化的步伐。

知識焦慮的背後,其實是「生存焦慮」。

我們恐懼的不僅僅是知識的錯失和累積,而是重要能力的喪失,比如洞察力、創新力、批判性思維。

相信大家最近都有一個感覺,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太快。

過去的知識不能解決將來的問題,單一的能力不能解決複雜的矛盾。

這個時代,創新力和洞察力才是制勝未來的基石,也就是更高緯度的「思維進化」。

所以說,為了讓我們不被現在的社會所淘汰,讀書和終生學習,是我們每個人用最低的成本,提高自己的知識、眼界和人格的最佳途徑。

2

我們要如何實現進化

1讓閱讀,隨時隨地

過去當我們提到閱讀的時候,會想到什麼?

是像比爾·蓋茨這張照片中一樣,端坐在書桌前,泡壺茶或者咖啡,愜意地偷得半日閒?這個做法在當前,是越來越奢侈了。

還是像胡歌一樣,被行李包圍,不管光線、姿勢和粉絲的眼光,仍然嘗試鬧中取靜,擠出一些碎片的時間閱讀?

如果有這樣一種閱讀,它可以發生在開車回家的路上,可以發生在跑步健身的過程中,可以在旅途中為你營造一方獨立的天地,可以跟孩子嬉戲或者洗碗拖地時同步進行,我們是不是在重新定義閱讀場景,讓學習隨時隨地?

從2016年開始,湛廬繼電子書之後,提供的一種全新的閱讀方式:有聲書。

我們選擇內容流暢的暢銷書,簽下有聲書的版權。

並在國內精心地尋找能和這本書發生化學反應的聲音詮釋者,對這些作品進行朗讀。

他們一定要讀過這本書,甚至不止一次,與這本書有著強烈共鳴、能與作者進行精神對話;同時他們在這本書涉及內容的相關領域,有很強的專業性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將自己獨特的經歷、對內容的理解融入到讀書過程中;而朗讀者的聲音本身具有感染力,帶聽眾進入全然不同的能量場域。

目前湛廬閱讀已經上線10種由知名大咖朗讀的有聲書,今年還會上線40-50種,希望通過這樣的努力,讓閱讀場景更加多元,不管是每個初醒的早餐時光、每個通勤的喧囂路上、每個睡前的獨處時刻,讓那些有多任務處理的閱讀愛好或需求的讀者,通過聽有聲書,更加高效、集中、非線性地處理信息,營造另外一個獨立思考的場域。

2跟聰明人一起讀書

不同的人,會因為不同的時間、能力和需求,而選擇不一樣的讀書方法。

但是不管怎麼樣,我們都主張:不要跟書讀書,要跟人讀書,而且是聰明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不妨跟我一起梳理下身邊常見的幾種讀書狀態,或痛點。

想讀,完全不知道要讀什麼;

想讀,也知道要解決什麼問題,卻不知道從哪兒下手;

在讀,卻總也讀不完一本書;

讀過,卻完全不記得讀了什麼,更別提怎麼用了。

針對每一種情況,我們都給出了關於閱讀的解決方案。

想讀,完全不知道要讀什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就是朋友湊過來問你 「最近有什麼好書推薦」?這個時候如果你是真朋友,就應該鼓勵他採用「泛讀」的方式,多看、多聽、多思考,開闊眼界,慢慢定位自己該看什麼書。

針對這種需求,我們在五月上市的湛廬閱讀APP里,提供「一書一課」的泛讀產品,一年選擇50本涵蓋科技、生活、商業、趨勢領域的圖書,每周邀請最懂這本書的作者、譯者或實踐者進行分享。

在這種與聰明人的鮮活互動中,我們能從中抓住一本書里最核心的價值點,進而判斷這本書是否值得更深入的閱讀。

想讀,也知道要解決什麼問題,卻不知道從哪兒下手。

這已經進入了閱讀的第二層需求,因為用一顆好奇的心去探索人生,不足以讓我們成功而徹底地理解想去理解的事物。

但是,一個陌生領域的學習需要「過來人」幫你指出閱讀的先後順序和關鍵線索,用「通讀」的方式,開展主題閱讀。

我們常常會在書單的檢索、篩選、查重上就要花費很很多的精力,還要承擔選錯書、沒療效的成本。

所以,那個「過來人」就顯得至關重要!

湛廬閱讀APP上開設的「微課堂四講」就是這樣一種聰明的通讀服務,你可以選擇跟隨一位權威專家,用幾個小時系統學習一本書及其相關領域。

在挑選圖書和老師的時候,我們秉持這樣的標準:如果某個領域,有一本書絕對不容錯過,那一定是它;如果某個領域,你只有一位導師可以跟隨,那應該是他。

目前我們已經開展了11期四講的通讀服務,從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科技前沿,到領導力、零售等商業實戰,再到生死觀、心理學和教養等生活觀念,4堂課的通讀服務是我們概覽全貌、主題閱讀的基礎。

在讀,卻總也讀不完一本書;讀過,卻完全不記得讀了什麼,更別提怎麼用了。

這樣的讀者已經比「想讀」的人往前邁了一大步,卻也是我們大多數讀書人的常態。

通過泛讀和通讀,我們應該能確定自己需要哪些領域的知識,也能在這個領域出梳理閱讀的關鍵線索和順序,甚至已經把閱讀量,當作追求的目標和攀比的標準。

然而,面對一些旁徵博引、融會貫通、需要大量知識儲備才能讀懂的大部頭經典,我們真的讀完、讀懂、讀透嗎?當我們遇到一個具體的問題,能夠在讀過的書里找到解決方案嗎?

此時,沒有捷徑可走,我們只能親自閱讀,而有方法的精讀,是對一本好書的最大尊重。

湛廬閱讀APP上提供的精讀班,是在2-4周的時間裡,在「首席領讀官」的帶領和陪伴下,每天以定時、定量的節奏,完成指定的閱讀任務,並把收穫用測試題、思考題、日記的方式輸出,逐漸內化到自己的知識體系,或者帶來行為的改變。

這種精讀班的一個切實好處是:每天幾十頁,降低了閱讀的壓力。

同時,在這一段長達一個月的時間和場域裡,讀者與作者之間、領讀官和讀者之間、讀者和讀者之間,形成了一種互相激發、互相鼓勵的關係,這既是《偉大創意的誕生》一書中提到的「液態網絡」創新模式,也匯聚成彭特蘭在《智慧社會》中提到的思想流。

在極速時代,我們的知識和能力需要與最聰明的人共同進化。

而我們所有對於這些理念的實踐,都會在五月份上線的湛廬閱讀APP里陸續呈現。

屆時,您通過掃描每一本湛廬出品圖書的條形碼,就能在湛廬閱讀APP里找到我們提供的紙質書、電子書、有聲書,圍繞這一本書,由泛讀到通讀,再到精讀的各種服務,與和您一樣聰明的人,共同進化。

◑◑◑

—轉載授權、商務合作—

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END—

點擊【閱讀原文】,讓我們重新認識閱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讀書的好處

優秀的圖書會使我們獲益匪淺,那是高級腦力勞動的結晶。書是一個時代文化的載體。所謂的大學教育,其實就是讀書——閱讀那些被大多數學者公認為是迄今為止最能代表科學文化水平的好書。

一個人一生能讀多少本書要讀那些書

中外都有人曾經認真地計算過,從6歲開始讀書,一天讀多少頁,活多長,然後能讀多少書,計算得非常精確。算來算去,也不過是區區數千冊書。區區數千冊?這個結論讓我大吃一驚。吃驚之餘,也有些緊張。什麼書值...

一些好的讀書方法推薦

讀書的方法可以分為兩種,但核心的就量,精讀、泛讀。關於泛讀,其實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考慮。廣泛讀書,積累自己的閱讀量;廣泛讀書,為了更好的做人。

世界讀書日,來談談讀書的十一種方法

本文內容由【訊飛快讀】小程序用戶創作、分享,點擊音頻收聽全文:今天,是世界讀書日。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書籍作為精神的食糧,陪伴我們的一生。但是,您有仔細了解過讀書的方法嗎?下面,有十一種讀書方...

周易上經 提要

周易上經提要唐代的開國宰相虞世南說「不讀易,不可以為將相」,易經是說變、不變與掌握方法後事物就變得簡單的平易。不懂得變化的學問,如何能夠帶兵打仗和管理事物?所以易經不僅僅是占筮的書,更是中華文化...

閱動人生,優秀的人往往從讀書開始

書,被喻為從眼睛流入心靈的智慧之泉。莎士比亞曾說: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了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失去翅膀。我經常聽一些學生說,讀了一篇文章不知該學些什麼;還有人說,讀了不少書,...

當讀書變得有趣……

本文配圖 2018.1 拍攝於國家圖書館1.戰略諮詢師的閱讀經2016年,開始涉獵關於戰略的學習,從事於公關、營銷行業,在策劃分析中不可避免的,對於戰略的分析思考。那時,跟一位諮詢公司創始人的課...

閱讀簡介——定義、功能、分類(一)

一、閱讀定義什麼是閱讀?閱讀是對文字或信息載體的感觀認識過程的行為方式。閱讀是人們獲得知識的基本智力技能,也是人們學習、工作、研究、生活獲得成功的首要前提,又是人們娛樂與逍遺的重要方式。掌握閱讀...

怎樣讓自己學習好

學習是件既枯燥又有趣的事情,學進去了就有趣;學不進去,就會百無聊賴。高中是人生重要的階段,高考則是人生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讓自己學習好。1確立志向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巴斯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