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什麼?怎麼讀?」解決這兩個問題,讓孩子的閱讀更有價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無論上小學還是上大學,無論當學生還是當教師,對我來說,「閱讀」都是如影隨形、揮之不去的字眼兒。

  我自幼生活在一個書香之家,家中每個房間都有書架,一排排全是厚厚薄薄的書籍。

  我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當過高中語文教師的父親一本正經地告訴我:「你要原原本本地讀唐詩宋詞了。

我小學畢業之前就把《唐詩三百首》、《宋詞一百首》倒背如流了。

  受父親的薰陶,我從小也讀了一些書,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上句是「粗繒大布裹生涯」,而且還知道這是蘇軾的詩。

  上邊的話,無非是表明少年時期的閱讀會對一個人的一生產生很大的影響。

所以,因為讀了一些書,又當了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閱讀日益受重視的今天,我常想:閱讀,應該讀什麼?怎麼讀呢?

  20多年前提倡「大量閱讀」,後來又提倡「泛讀、精讀、素讀」。

其實提倡的都是讀書的方法而非要讀的內容,沒有解決「讀什麼」的問題。

  「讀什麼」呢?我的建議是「精選經典」!古人讀書從童蒙開始直到皓首窮經,除了提筆寫字並無其他。

現在的學生有多少學科?如果不加選擇地把所謂「經典」甚至一些糟粕一股腦兒地硬塞給學生,說輕了是浪費學生的時間,說重了就是對學生生命的不負責!更不可否認有些人是言在「文」而意在「幣」。

  所以,經典當然要讀,但不是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全都讀,我們需要的是經過學者和一線教師認真甄別遴選出來的真正的「經典」。

  「怎麼讀」呢?我的建議是「主題誦讀」。

現在很多讀物,有的照單全收,有的七拼八湊,有的洋洋十多冊,缺少分類,沒有主題。

學生如果讀這些文章,接受的只是一些「碎片」,而不是系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一位老教授告訴我:「我很擔心『經典』誤人,成了愚民教育。

」這並非杞人憂天,因為不少含有糟粕的所謂「經典」已經進了學生的書包。

  除了確立主題,還要教會學生讀經典的方法。

古人的吟誦是有節奏的藝術享受,再優美的詩文如果被「喊」出來甚至「吼」出來,學生也不能得其三昧,不但不能獲益,還有可能從此討厭經典。

  在經典閱讀方面,「為什麼讀」的問題已經不成問題,但「讀什麼、怎麼讀」的問題遠未解決,甚至尚未引起重視。

這恰恰是經典誦讀、閱讀教學亟須解決的問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個人一生能讀多少本書要讀那些書

中外都有人曾經認真地計算過,從6歲開始讀書,一天讀多少頁,活多長,然後能讀多少書,計算得非常精確。算來算去,也不過是區區數千冊書。區區數千冊?這個結論讓我大吃一驚。吃驚之餘,也有些緊張。什麼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