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奪取天下的道與術,走到哪裡都能影響大批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三國之主中,劉備與曹操、孫權的出身迥然不同。
他起身微賤,沒有什麼憑藉,所謂的皇叔身份,很大程度來自《三國演義》作者的演繹。
可是,他憑藉自己堅韌的意志,終藉亂世而成英雄……
公元194年冬,徐州牧陶謙病勢沉重,臨終前,他告訴別駕(註:相當於副官)糜竺說:除非劉備,沒有人可以保得本州平安。
陶謙沒有把徐州交給自己的兒子或部下,而吩咐糜竺等人交給劉備。
他這麼做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徐州百姓。
事實上,陶謙與劉備僅一年前剛剛見過。
當時,曹操因為自己父親在徐州被殺而攻擊陶謙(註:曹父為陶謙手下所殺),大兵壓境。
陶謙只有唯一的名將曹豹和4000人的軍隊,因此,只能向青州刺史田楷和劉備求救。
而劉備此時是田楷的部下,因為陶謙求救,劉備幫助曹豹守住了下邳(註:今江蘇睢寧),以數千人馬抗擊勢大的曹兵。
這在當時令人稱奇。
《三國志》中記載,當時除數千兵馬,跟隨劉備的還有數千饑民。
為什麼有這麼多饑民跟隨?因為劉備能得民心,能夠體恤當時百姓之苦。
張飛怒鞭督郵,是《三國演義》中一段大快人心的故事,但據《三國志》載,真正怒鞭督郵的其實並不是張飛,而是劉備。
當時,郡督郵來到劉備所任縣尉的安喜縣,並未索賄,只是稱病不肯接見。
劉備大怒,回到縣衙召集一夥士兵來到館驛,衝進去將督郵從床上拖下來,綁至縣界,痛打兩百杖,將系印的綬帶掛在督郵脖子上,然後把他拴在馬樁上,自己棄官而走。
早年,劉備就對官職並不稀罕。
這正是他的特殊可愛之處,得官不喜,失官不憂,做了官吏也可隨時離開。
劉備在擔任徐州牧後,遭遇了一連串敗績。
劉備自公元184舉兵起事起,到公元208年赤壁抗曹獲勝奠定蜀漢政權基礎為止,25年間,多次遭受沉重打擊,先後投奔過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單是妻室兒女被他人俘虜,就有4次之多。
他屢起屢敗,又能屢敗屢起,到了47歲即將知天命的年齡,仍然不甘沉淪,三顧草廬禮請諸葛亮出山。
這樣一種堅韌不拔,在漢末群雄中實在罕見。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因「衣帶詔」事件(漢獻帝時,曹操擅權,欲篡奪帝位,漢獻帝將秘密詔書縫在衣帶里,托國舅董承帶出宮外,後來事情敗露)與曹操公開作對後,劉備慘敗,妻子和關羽都被俘獲,他自己去投奔青州袁譚,也是昔日仇人袁紹之子。
歷史記載,袁譚聽說劉備要來,立刻帶步兵和騎兵迎接。
袁譚報告袁紹後,袁紹也親自出鄴城大本營迎接。
如此這般,是因為誰有了劉備,誰就得了人心。
劉備的精神力量,就來自他的深得人心:對朋友之信,對百姓之仁。
在亂世中,劉備是眾多梟雄中身上最帶有儒家「保民」色彩之人。
很難說這與他早年向同鄉大儒盧植學習沒有關係。
「北中郎將」盧植當年以少量兵力對付張角(註:黃巾起義領袖),居然能將其圍困,並在太監來視察的時候拒絕行賄,表達了儒者的氣節。
劉備早年似乎不是一個好學生,身上的梟雄色彩反而很突出:他不太喜歡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而且「好結交豪俠,年少爭附之」。
這些真性情,使他不太合儒家規範。
但史書上記載,天下之士與他同座而席,同簋(音guǐ讀「詭」,盛食物的器具)而食,「眾多歸焉」。
關羽、張飛與他感情至厚,早在召聚隊伍前,三人就已經「寢則同床,恩若兄弟」,每逢有公私聚會,他二人都「侍立終日,隨從周旋,不避艱險」。
後來,關羽雖被曹操俘獲,但仍不顧優厚待遇,回歸故主。
趙雲原來隸屬於公孫瓚,可是見到劉備後,兩人一見傾心,劉備將其收於麾下,也「同床臥眠」。
在三國時代,人才競爭非常厲害,出身寒族的劉備很難得到出身士族的眾多謀士,所以,他與曹操、孫權吸納人才的方式不同。
他不是靠意氣或者權術,而是靠性情,這種羅致人才的特點伴隨了他的終生。
大家最熟悉的三顧茅廬故事裡,他打動諸葛亮的也是真性情,而且兩人志趣相通,理想一致,所謂「漢賊不兩立」。
而在劉備逐漸走向險惡的政治環境的時候,他的真性情的一面就要收斂起來,成為深沉內斂之人,而這種表現方式,就是「寬仁信義」。
公元208年,曹操南下荊州,劉琮背著劉備投降曹操,諸葛亮提出占領荊州,可是劉備「不忍」。
荊州人士隨其南奔有十萬之眾,一天只能走十里路,眾人勸他放棄這些人士,因為萬一曹操追來確實是無法抵抗,可是劉備明確表示:這些人歸順於我,我怎能棄之而去?
除了善待民眾之外,劉備也很善遇部屬,士兵甘為驅使。
劉備拙於用兵,戰則常敗,但每每不久,便又重新把自己的隊伍集中起來。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呂布將他打敗,虜其妻子,但他很快便「複合兵得萬餘人」。
建安五年(公元201年),被曹操打敗,幾乎隻身逃依袁紹,一個月工夫,所失亡士卒又集中了起來。
他走到哪裡都能影響大批人。
到後期,他想更是以道德信義號召天下,幫助他戰勝他視為與漢不兩立的「賊」,包括曹操、袁紹、劉表這些人。
取成都後,他沒有將田宅分給眾將,而是歸還原主,使民安居樂業,也是他理想的一種體現。
到了晚年,劉備身上的儒家色彩更重。
《三國志》中載,劉備臨死前給兒子劉禪的遺詔中有一段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唯賢唯德,能服於人。
」他還勸兒子多讀書,並開出了《漢書》、《禮記》、《六韜》、《商君書》等書單。
如果說劉備早年是靠性情和義氣去獲取人才的扶助,成年後的劉備則越來越掌握了成熟的用人之術,由於他始終處於用人困境,使他用人做到了無論出身如何、經歷如何,而求賢若渴的狀態。
最典型的就是諸葛亮。
諸葛亮在《出師表》說:「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對於「三顧草廬」,以往人們的目光,大多只注意到劉備造訪的次數之上,其實更為有意味的,還在於「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即劉備並不計較諸葛亮身份的卑下,能夠枉駕屈尊,登門禮請。
劉備「三顧茅廬」發生在建安12年(公元207年),當時二人之間,年齡、地位和資歷的差距相當懸殊。
就年齡而論,劉備虛歲47,諸葛亮虛歲27,相差整整20歲,後者是名副其實的晚輩。
就地位而言,劉備當時具有左將軍官銜,乃是東漢高級軍職,諸葛亮僅是一介躬耕隆中的平民。
劉備用人之道的另一大特點就是「破格提拔」。
漢中的定軍山一戰,黃忠臨陣斬殺曹魏主將夏侯淵。
劉備很快提升黃忠的軍職為後將軍,與關羽、張飛、馬超等名將並列。
劉備在漢中正式稱王后,準備迴轉成都。
行前遴選鎮守漢中的主將,大家都以為會選擇張飛,結果劉備卻將資歷、軍職都低於張飛的魏延提拔上來,使得全軍將士驚訝不已。
而最能體現劉備身為一代明主特徵的,還是他入蜀後的用人之道。
他對待歸降的劉璋的部屬,誠心相待,如對原益州太守董和授以重職,讓其同諸葛亮一起管理「左將軍大司馬府事」。
益州本是劉璋的地盤,但劉璋的手下張松認為劉璋暗弱,所以打算將益州的地圖獻給曹操,然而曹操看不起張松,於是張松獻圖給了劉備。
恰逢張魯(註:割據漢中的軍閥)攻打劉璋,劉璋不知如何應對,張松便建議讓劉備幫他打張魯,劉璋同意。
劉備打敗張魯,並守住關卡。
張魯退兵後,劉備也不攻打,而是就地收買人心。
劉璋看不下去了。
恰在此時,劉璋發現了張松的買國行為,殺了張松,然後派兵意圖困住劉備。
於是,劉備就正大光明地攻打劉璋,益州於是成了劉備的囊中之物。
奪取益州,為後來的蜀漢政權建立了穩固的後方。
劉備主要使用了兩方面人,一是自己原有的荊州班底及其心腹。
這些人或掌樞要,或統重軍而兼治地方重郡。
二是原益州牧劉璋的重要部屬,引劉備入蜀者自然得到重用,其他不管是主動出降,或宣布歸附的,還是兵臨城下被迫投降,甚至是擁兵抵抗、敗而後降的,也大都被量才錄用,或得到適當安排。
歷史上第二個草根皇帝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史家又稱為先主。根據《三國志·先主傳》,劉備是漢朝的宗室,漢中山...
讀《三國志》說漢中——張魯割據漢中是形成三國的導火線
人們通常說的三國,或《三國演義》,或《三國志》,主要不是記敘三國的事,其演義,或志書主要是寫東漢末年,朝廷軟弱無力,地方割據勢力如何在剪除異己,擴充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最終演變成漢末的三國鼎足。...
白話《三國志》劉 備 傳
孫權對先主漸漸感到畏懼,將妹妹嫁給先主以鞏固雙方關係,先主前往京口拜見孫權,兩人相處頗為禮敬和好。孫權派人告知先主意欲聯兵攻取蜀地,其下屬有人建議不妨先答應孫權,因為東吳畢竟難以跨越荊州來占據...
劉備入川,為什麼只帶龐統,而不帶諸葛亮、關羽、張飛和趙雲
公元211年,益州牧劉璋派人到荊州給劉備做思想工作。劉璋的本意是想要劉備幫助他平定漢中的張魯,一個叫做五斗米教的反政府武裝頭目,結果卻使劉備趁機占據了西川。這個結果是劉璋做夢都想不到的。劉備能夠...
盤點一下三國「路拙君」劉備劉皇叔的一生成就以及個人簡介
漢昭烈帝劉備(161—223),字玄德,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三國時期的軍事家、政治家。漢族,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人,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為三國蜀漢國君王。東漢...
劉備去益州,為什麼不帶關羽、張飛、趙雲等大將,只帶他們?
劉備去益州,沒有帶諸葛亮,沒帶關羽和張飛,也沒有帶趙雲,很多人都覺得奇怪,這三位將軍皆是萬人敵, 到了益州,不管是幫助劉璋拒曹操,打張魯,還是取成都,那都是很厲害的,為什麼不帶他們去呢?那帶的又...
三國歷史上劉備的幕後首席高參竟然是他 孔明都要禮讓三分
說到劉備的軍事高參,人們首先會想到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羽扇綸巾的他幾乎被神化,自然也就沒有誰可以與之相提並論。但是,歷史上的諸葛亮並不以「錦囊妙計」見長。事實上,當他和龐統同為軍師中郎將時...
他善出奇謀,智謀不在曹操謀士程昱和郭嘉之下!
他是東漢末年的重要謀士,以善出奇謀著稱,被陳壽稱為可比曹操的謀士程昱和郭嘉。他幾次獻計,均取得重大的勝利,名蓋一時,只可惜,英年早逝,未能在三國後期一展才華,令人遺憾。他是誰呢?
沒有他一夫當關,再來十個龐統、法正輔佐劉備也打不下益州
三國歷史上很有多英雄主義的戰役,比如關雲長萬人軍中陣斬顏良;張文遠威震逍遙津;甘興霸百騎劫魏營。而有那麼一位將軍,他一輩子只打了一次仗,還是數百人對萬餘人的戰役,不僅勝利還斬殺了敵人的副將,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