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一代戰神,一個是文壇領袖,歐陽修為何誣陷名將狄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宋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文風鼎盛的朝代,軍事上的孱弱歷來被人詬病,但幾百的同北方遊牧民族的鬥爭中,也湧現出一大批良將,而狄青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顆將星!

雖然,兩宋歷代帝王出於防止趙姓江山易 手的考慮,在制度上對武將的防範無所不在。

但 是,宋仁宗時期,仁宗對狄青十分青睞,原因就是狄青卻充分表現 出其出色軍事才能與戰爭智慧,為趙宋王朝立下了赫赫戰功,最後以武將出身的狄青做到了樞密使的職位,而這個職位在宋朝,一般都是文臣擔任的!

狄青可以說是北宋難得的名將,最後卻被人逼死,而逼死他的人正是一代文號、名臣歐陽修!

狄青出身低賤,在軍旅之中身先士卒、運籌帷幄,為北宋王朝建立了卓越功勳。

在這一悲劇的醞釀及演變過程中,歐陽修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而這和宋朝的官場風氣有關係!

歐陽修之所以大罵狄青,都是北宋最高統治集團內部的「恐武症」在作祟。

無論是君王,還是大臣對武職出身的將軍都極其防備,而且從內心排斥軍人執政。

行伍起家的狄 青在短短十餘年間一躍成為樞密使,得到皇帝的寵愛。

可是,這一事實卻與文臣的 核心價值觀產生了嚴重衝突,最終,狄青成為文臣眼中欲除之而後快的眼中釘。

在這種大背景下,歐陽修在其奏疏中頻頻使用鄙薄、蔑視狄青之語,也就不足為奇。

狄青任樞密使四年,每當他出現時,士卒總會指著他互相誇獎。

諫官多次對狄青發難,稱其家「狗生角,且數有光怪」,請求將他調出京師以便保全其聲譽。

狄青生前,備受朝廷猜忌,導致最後抑鬱而終。

死後卻受到了禮遇和推崇,追贈中書令,諡號「武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他是北宋第一名將,晚年竟被活活嚇死

「北宋缺將,南宋缺相」歷史學家是對兩宋文武集團體制畸形發展的一種戲謔,事實上北宋王朝並不缺乏作戰能力突出的名將,只是朝廷一貫地限制武人的發展,導致無能者居高位而有能者受排擠。所以到了北宋末年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