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稱帝後東征孫權大敗,諸葛亮早已料到卻為何不阻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劉備稱帝後東征孫權大敗,諸葛亮早已料到卻為何不阻止?
劉備是正宗的漢室後裔,而這也是諸葛亮追隨他安邦定國的原因,所以,在劉備以及諸葛亮的心目中,曹操囚禁漢獻帝,以他的名聲來發號施令,是繼董卓之後漢朝最大的奸臣,人人可誅。
而曹操也把劉備視作自己統一天下路上最大的絆腳石,這一點從曹操縱論天下英雄就可以看出來,他睥睨天下,很少有人能進入他的法眼,但是,他卻把劉備稱作當世英豪,以曹操的性格,這種人如果不能為之所用,是一定要除掉的,所以,兩個人可謂是水火不容。
然而,在劉備稱帝之後,卻一改往日的政策,決定東征孫權,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劉備集團當時所有人的共同想法嗎?
顯然不是。
很多人對此提出異議,包括趙雲,也覺得曹魏那邊剛剛稱帝,現在正是進攻曹丕,興復漢室的最好的時機,漢朝的一些忠義之士肯定紛紛響應,而此時的劉備,兵強馬壯,只需要奉行與前期一樣的政策,穩住孫權,很有可能大敗曹丕,那樣漢室江山就復興有望了。
可是,劉備始終沒有這麼做,他一意孤行,讓人看不懂,一直沉穩的他為何這次如此堅決,力排眾議,非要去攻打占據長江天險的孫權陣營。
沒人明白。
一些人認為,劉備此舉是為了幫關羽和張飛報仇,畢竟,結義的時候,信誓旦旦的說同生共死,如今兄弟被仇敵所殺,他怎麼能放下這口氣,此時的劉備已經不像前期那樣瞻前顧後了,這次觸及的是他的底線。
可是,值得注意的是,他起兵征討孫權的時候,關羽去世已經兩年多了,可見劉備並沒有因為過度悲傷而喪失了自己的理智,他做出的這個決定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深思熟慮的。
在這兩年里,他富國強兵,使得蜀國有了極大的發展。
最終做出這個決定,但是,很奇怪的是,在眾多阻止劉備的人中,並沒有諸葛亮的身影,他在想什麼呢?他難道認為劉備的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嗎?
應該不是。
諸葛亮一直的想法就是聯合孫權,攻打曹魏,從隆中對時起從未變過,然而,他很清楚,這次的劉備不會聽取他的意見了,所以他根本就沒有勸阻。
為何會這麼說呢?因為在劉備大敗,諸葛亮聽聞此事後,曾仰天長嘆,說可惜法正過早去世了,要不然他一定會阻止劉備去攻打孫權,換言之,他知道在當時,能夠勸住劉備的只有他一人而已,然而,這個人不是他。
劉備是極其相信法正的,因為法正和他有著相同的政治理想,而在他實力逐漸壯大的過程中,和諸葛亮的想法有了一些出入,他覺得孫權勢弱,所以想趁曹操死去,曹丕剛剛即位的這段時間裡,拿下江南地區,然後與北面的曹魏家族抗衡,可是,他沒有想到的是,他太自大了,而驕兵必敗,這一戰失去了蜀國的所有精銳,他也因此鬱鬱而終,從此蜀國基本上失去了爭奪天下的實力了。
(文章為匠心史學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請多多關注!)
敵人的敵人未必是朋友,很可能是三國殺
章武元年(221年)四月,劉備稱帝,關於劉備稱帝,其用意也與曹丕相同,但是方向上卻是大有不同,我們都知道,在219年之後,劉備便開始準備對東吳的大戰,至劉備稱帝這段時間已經有一年多了,蜀漢的國力...
劉備夷陵大敗之後,為何曹丕不攻蜀漢,反而討伐東吳?
公元220年,蜀漢五虎上將關羽由於孤軍北伐,又中了曹操與孫權聯合之計,腹背受敵,不幸於臨沮與義子關平一同被殺,這年劉備剛剛稱了漢中王。另一方面,曹丕廢掉漢獻帝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大魏,正是因為如此...
虎踞江東的孫權,實力並不弱於劉備,為何最晚稱帝?原因很簡單
孫權,字仲謀,三國時期東吳的建立者。東漢末年,通過父親孫堅和哥哥孫策的努力,在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公元200年,小霸王孫策遇刺身亡,年僅18歲的孫權成為江東之主。在孫權的帶領下,江東的實力...
蜀國第一謀士, 並非是諸葛亮, 他若不死三國定是另一番情況
三國演義里將諸葛亮是蜀國的軍師,把他描寫的是一個近乎神人的存在,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特別在軍事方面上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但事實並非如此蜀國第一謀士,並非是諸葛亮,他若不死三國定是另一番情形。此人就...
如果他在,三國歷史會改寫,孫權小兒早被扛去煲了
如果他在,三國歷史會改寫,孫權小兒早被扛去煲了,就算煲不了,也能萌一下他吧。呵呵。如果他在,三國歷史會改寫,這個人被影視忽視了,在新三國這個人物就幾集的數,比路人甲還少個乙!要說的三國人物是法正...
關羽之死,是不是魏蜀吳聯合造成的?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里,關羽之死不僅引起了眾多讀者的哀嘆,更成為蜀漢乃至三國劇情的轉折點。雖然荊州之失,關羽負有不可逃避的責任。但是,荊州這麼重要的地理位置,確實不是那麼好防守的。而且,劉備、...
劉備不顧諸葛亮和趙雲反對,舉兵伐吳的真正原因
一:時代背景建安二十四年冬天,一代名將關羽在荊州遭到曹仁和呂蒙大軍兩面夾擊,敗走麥城,兵敗殉國。次年,一代英雄曹操去世,其子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稱魏文帝,封劉協為山陽公,改年號為黃初元年,正式...
關羽獨守荊州,孤軍作戰,劉備竟不派一兵一卒救援,是備要羽死?
關羽現在被我們奉為「武財神」,是一個神話般的人物。關羽忠義無雙,有萬夫不敵之勇,一部《春秋》常不離手。曾被曹操厚待,被封為漢壽亭候,卻在斬殺顏良,報曹操之恩後,依然回到當時身無立錐之地的劉備身邊...
假如劉備、諸葛亮和五虎上將沒死,蜀國是否可以一統天下?
漢朝末年三國鼎立,三國指的是曹丕建立的魏國,孫權建立的吳國和劉備建立的蜀國。當時諸葛亮和姜維對曹魏進行了多次的北伐,但是都無功而返,最後在263年的時候司馬昭決定滅掉蜀國最後蜀漢正式滅亡。
解密關羽之死,腹背受敵劉備諸葛亮為何不救!
關羽以死來成就自己的理想,而劉備、曹操、孫權也都得到了各自想得到的。所以,關羽之死稱得上是皆大歡喜,四方多贏。關羽死後不久曹操也去世,於是曹丕、劉備、孫權紛紛稱帝。 從小看三國,看到關羽之死...
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什麼不替代劉禪,自己稱帝
三國里的蜀國,滅亡在劉禪手裡。劉禪的形象,被認定為「扶不起的阿斗」,還有樂不思蜀。有的人就假想,如果諸葛亮替代劉禪,自己坐上王位,說不定就統一中原,中興漢室了。這只是假象,諸葛亮絕頂聰明,為什麼...
三國蜀國國主劉備識人能力如何
劉備識人能力如何在三國時期人才輩出,身為一個君主或許自己不需要太高的軍事政治才能,但是一定要有識人用人只能,而劉備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劉備相比起很多豪傑最大的優勢不在於他的仁義,而是在於他能識人,...
夷陵之戰後,曹丕本可趁機滅了蜀國,為何進攻東吳?原因不簡單
因為《三國演義》的廣泛傳播,大家對三國這個時期可以說比較了解了,對於裡面的人物更是十分的熟悉。而劉備雖然有兩個極強的兄弟,但是在前期一直沒有取得什麼成就,好在最後請得諸葛亮出山,這次慢慢有了起色...
戰亂三國,人太多傻傻分不清?讓這些圖來拯救你!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軍閥混戰。到了公元220年,曹操的兒子曹丕篡漢建立魏國。接著,劉備和孫權相繼稱帝,建立蜀國和東吳。自此,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三國相互攻伐,戰火紛飛,湧現出許多英雄豪...
劉備不聽諸葛亮勸阻,執意伐吳,只因諸葛亮沒明白他的真實意圖
劉備伐吳,在演義中被稱為是為兄弟復仇,不惜傾國之力,最後搭上了性命也要做的一種壯舉。其實,這是劉備謀劃近兩年的策略,只是結局很慘。為什麼這樣說,且看看劉備伐吳時都發生了哪些事情。219年,即建安...
蜀國和魏國打仗的時候,吳國都在幹什麼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國家之間,看似是一種三足鼎立,相對來說比較穩定的局面,但實際上幾方之間必定是存在爭鬥的,一時的穩定並不代表永久,天下大勢總歸是要合在一起的。但是,我們發現,好像經常就是魏國與...
諸葛亮為什麼不阻止劉備東征孫權?他擔心的是什麼呢?
劉備是正宗的漢室後裔,而這也是諸葛亮追隨他安邦定國的原因,所以,在劉備以及諸葛亮的心目中,曹操囚禁漢獻帝,以他的名聲來發號施令,是繼董卓之後漢朝最大的奸臣,人人可誅。而曹操也把劉備視作自己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