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走麥城的英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勇武冠絕、忠肝義膽、豪氣沖天,真如神人一般。

年少之時,異常敬仰,認為他是三國第一名將。

待到到了自認為成熟的時候,熱情逐漸減退,不僅認為他並非三國第一名將,甚至連蜀漢第一名將都稱不上。

為什麼改觀會這麼大?無非是因為他「擅自」北征、丟失荊州敗走麥城,以及人云亦云的認為他是導致孫吳與蜀漢交惡的罪魁禍首。

《三國演義》是歷史小說,有很多虛構、誇大、渲染的地方,因此不足以全部採信。

認真讀過《三國志·蜀書·關羽傳》,再結合其它的資料,不禁對自己的觀念再次產生了懷疑。

到底關羽是擅自北征襄樊還是奉命而為?到底關羽是大意丟失了荊州還是蜀漢集團大意丟失了荊州?到底關羽是不是剛愎自用呢?

對於關羽的性格,大多數人的指責集中在他的剛愎自用上面吧。

指責的人們認為,正是因為關羽的剛愎自用導致了荊州的丟失,我曾經也站在指責的行列。

人為什麼會剛愎自用?一是因為自信,二是因為不懂得尊重人。

關羽是那種不懂得禮賢下士的人嗎?無論從《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我都沒看出他是不懂得尊重賢人的。

當然,對於一些他看不上的人或者一些有錯的下屬,關羽是沒有尊重的。

另外,關羽的剛愎自用也是集中體現在北征襄樊這件事情上面,在他守衛徐州的時候又何曾有過閒言碎語?為什麼在晚年北征襄樊的時候,關羽反而聽不進意見了?我以為,不是聽不進意見,而是沒有意見可聽。

為什麼這麼說?關羽在鎮守荊州的時候,身邊並無出色謀主,文官大多是內政型的,不可能有什麼出色的謀略;另外,武將裡面也沒有像趙雲、魏延一般文武兼備的人才;此外,關羽威震華夏,他對此自己也是心知肚明的,可以說是非常有自信的;在這種情況下北征襄樊,劉備又遠在成都,不剛愎自用、獨斷專行怎麼能打勝仗?我現在認為,恰恰是關羽果斷地剛愎自用,才有了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的輝煌戰果!其兵威之盛,就連曹操都想遷都以避鋒芒。

就在關羽與徐晃、曹仁激戰正酣的時候,荊州丟了。

我們認為丟失的原因是關羽被呂蒙麻痹了,而我們認為孫吳襲取荊州的主要原因是關羽「破壞」了吳蜀聯盟。

果真如此嗎?並非如此!當我深刻認識到政治的殘酷以及當時的歷史背景後,我這才發現關羽是當了「替罪羊」。

實際上,孫吳早在赤壁之戰以前就一直想占有荊州的,蜀吳聯盟是在曹魏的強壓下不得不維繫的一種政治產物。

而關羽之所以抽調荊州兵支援前線,並非完全是剛愎自用被呂蒙麻痹,而是戰事激烈,劉備又沒有派出援軍,不得已的情況下冒險一搏,希望能僥倖成功。

同時,他也沒有料到糜芳和傅士仁的反水,更沒有料到劉封、孟達的按兵不動。

荊州的丟失,絕大部分原因是劉備集團麻痹大意、叛亂內訌所導致。

在這點上面,劉備、諸葛亮等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的。

因此,後世也有人認為是劉備、諸葛亮故意要丟掉荊州、除去關羽。

關羽的攻打襄樊,不是他自己擅自決定的軍事行動,而是蜀漢進一步完善「跨有荊益」,待機夾攻中原的一部分,原因是:第一,劉備進位為漢中王之後,以漢中王的名義,「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

「假節鉞」是當時帝王給臣下的一種權位極重的待遇。

假節鉞者擁有代行帝王旨意、掌握生殺的特權。

當時關羽正積極準備北上攻打襄陽,此時給他這種待遇,顯然是為了讓他在此戰役中更大限度地發揮指揮和統帥作用。

第二,劉備在奪取漢中以後,接連採取了三個重大的行動:第一個是奪取西城、上庸、房陵東三郡,打通從漢中到襄陽這一段的漢水流域;第二個是在漢中稱王;第三個是關羽北征襄樊。

建安24年(219年)五月,劉備占有漢中,大約六月底打通漢水的戰役勝利結束,七月劉備在漢中稱王,七月初關羽便率荊州軍北伐襄樊。

這三個行動如此緊密相連,一環扣一環,顯然決非偶然的巧合,而是實行完整地跨有荊益的整體戰略的統一安排。

這三個行動互相聯繫,所針對的目標都是一個,即曹操。

漢中稱王是在對曹鬥爭中的政治攻勢,打通漢水和挺進襄樊是對曹操的軍事攻勢。

這三個措施所要達到的直接目的,不是要收復中原,而仍然是《隆中對》提出的階段性的目標,即完整地跨有荊益,以便進一步待機夾攻中原,最後恢復漢室。

如果能攻下襄樊,劉備集團在荊州、益州的地位不但會進一步鞏固,而且會真正形成出擊曹操的兩個拳頭,給《隆中對》戰略目標的最終實現創造良好的條件。

由此也可以看出關羽在貫徹執行蜀漢政略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正當關羽北征襄樊取得節節勝利的時候,孫吳卻乘關羽北征,後方空虛之機在背後偷襲江陵,占領了荊州。

人們通常把丟失荊州的責任歸到關羽頭上,指責他對孫吳態度蠻橫、粗暴,致使孫劉聯盟破裂,這並不是無端的指責,而是有歷史根據的。

比如關羽與魯肅為鄰時,不能與之搞好關係,反而「數生狐疑」,製造摩擦。

再如吳主孫權曾派人到關羽處說媒,想讓關羽的女兒為自己的兒媳,不料關羽卻「罵辱其使,不許婚」。

又如關羽北征襄樊,俘獲于禁人馬數萬,「托以糧乏」,擅取孫吳湘關之米。

不過,這些都不是導致荊州必然丟失的根本原因。

我們可以這樣想像:如果關羽對孫吳沒有採取粗暴態度,孫吳會不會放棄謀取荊州的打算呢?答案顯然應當是否定的。

理由很簡單,因為奪取荊州是孫吳的立國之策。

這裡只列舉幾個簡單的事實。

東吳大將呂蒙建議襲取荊州,是在關羽擅取湘關米之前;甘寧建議奪取荊州是在建安十三年(208年),遠在關羽拒絕孫權求婚之前;魯肅建議孫權奪取荊州的時間更早,那時候根本沒有關羽與之為鄰之事。

所以說,東吳謀取荊州與關羽對東吳態度粗暴不講策略之間沒有必然聯繫。

孫劉兩家在赤壁之戰以後為了解決荊州的歸屬問題,曾進行過三次領地的分配。

特別是最後一次,雙方同意以湘水為界,平分荊州。

這次分配,劉備集團對孫吳作了較大的讓步,他們認為荊州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了。

從此以後,劉備集團對孫吳的防範一天比一天鬆懈,而把絕大部分力量用以對付北方的曹操。

如果劉備取得漢中以後,重新部署一下防務,及時調遣一部分兵力回師江陵,充實關羽的力量,再讓法正或黃權這樣的智囊人物為關羽謀主,則荊州或可暫保無虞。

然而,劉備不但沒有給關羽增加一兵一卒,反而卻從荊州調走孟達去北攻房陵、上庸。

在沒給關羽增加兵力的情況下,又讓他分兵北上攻打襄樊。

這種行為只有兩個理由可以解釋:一個是劉備集團不打算要荊州了,一個是他們認為孫吳對荊州已無任何威脅,輕視荊州對孫吳的防務。

第一個理由根本不能成立,因為據有荊州是劉備集團政略中的重要內容。

理由只有後一個。

事實上,自從孫劉雙方以湘水為界劃分荊州以後,蜀漢的一系列行動部署都是針對北方曹操的:奪取漢中是為了北進關隴,漢中稱王是為了與曹操政治對抗,打通漢水是為了從西側呼應關羽攻打襄樊,北征襄樊是為了進一步完善跨有荊益,以便兩路夾攻中原。

對孫吳爭奪荊州的可能性,劉備集團幾乎沒有做任何考慮和應付的準備。

在這種情況下,孫吳又採取了極其秘密的偷襲手段。

因此,從孫劉雙方當時整體戰略部署看,從關羽、呂蒙兩軍攻守謀略看,蜀國失去荊州就是必然的了。

荊州丟失之後,關羽本來還有其它路可走。

如果他在知道公安、江陵失守後,不是向南試圖收復失地,而是沿漢水向西會合劉封、孟達等人退入漢中,起碼還會保存一部分實力和自己的性命。

但是,關羽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走這條路的。

作為劉備集團中的重要成員,作為一方軍事統帥,他深知荊州對於蜀漢政權多麼重要,深知諸葛亮在荊州花費了多麼大的心血,深知劉備、諸葛亮對自己寄予了多麼厚重的希望。

荊州若在,即使打不下襄陽,但跨有荊益的格局還在,再攻襄陽的陣地還在。

荊州若失,就使蜀漢夾擊中原的兩臂斷掉一隻,使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計劃受到極大的挫折。

關羽是絕不肯這樣去見劉備和諸葛亮的。

他是個重感情、講義氣的人。

他從建安六年(201年)隨劉備進入荊州時起,到此時已經有十九年了。

為了劉備集團的事業,為了不辜負劉備的信任,十九年來,他在荊州投入了全部精力和心血,他不會看著荊州就這樣丟失了。

因此,關羽沒有西入漢中,反而要求劉封、孟達出兵與他一起收復荊州。

在遭到劉封、孟達的拒絕以後,關羽便孤軍南下,試圖憑自己的力量把荊州奪回來。

可惜的是,關羽失敗了,他在孤立無援中失敗了。

而他的「失敗」也直接導致了《隆中對》的戰略化為泡影,間接導致了劉備在第二年的夷陵大敗。

從此,蜀漢元氣大傷,進而失去了與魏、吳爭雄的可能。

此時,我仿佛看到這個奇男子綠袍綠甲、騎著赤兔、倒提青龍刀、鳳目圓睜、蠶眉直豎,威風凜凜地出現在萬眾矚目當中……

關羽最終兵敗身死,這並不代表他不是英雄。

關羽是一個有缺點的悲情英雄,如同烏江自刎的項羽,都是蓋世英雄。

他的功過或許永遠有爭論,但是他的故事必將永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千古懸案:諸葛亮有沒有借刀殺關羽?

對於蜀漢政權來說,關羽失荊州是一個致命傷,也是蜀漢歷史上的最大悲劇。關於蜀漢在荊州戰役中不發救兵的問題,大多數人都認為是來不及去救。但因為《三國志》中沒有記載,所以後世對此也是猜測紛紛。然而到了...

劉備本來有機會建功立業,結果關羽一句話葬送

曹操統一北方揮師南下,劉備孫權於赤壁大破曹操,赤壁大戰後,劉備借荊州,約定取西川還荊州。為了鞏固孫劉聯盟,孫權將妹子孫尚香嫁給劉備,所謂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那是演義非正史。為了進一步加強孫劉聯盟...

襄樊之戰——蜀漢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劉備得到蜀地之後勢力再一次得到提升,下一個目標就是漢中,漢中由曹魏的大將夏侯淵和張頜等人把手,易守難攻。最後戰爭持續近兩年之久。最後以曹操退出漢中,劉備攻占漢中而結束。

諸葛亮為何對關羽見死不救?真相曝光

諸葛亮出山時為何選擇劉備?諸葛亮竭力北伐是否真的忠於漢室,還是存有「自取」之謀?關羽真的是大意失荊州嗎……種種分析,卸下了諸葛亮頭上的歷史光環。關羽孤軍北伐,攻打襄樊,是戰略上的嚴重失誤。稍懂三...

揭秘關羽之死:被劉備和諸葛亮謀害?

一千多年來,人們對關羽丟失荊州、身死麥城,而蜀漢方面先不支援、後不救援,有種種議論。較為普遍的觀點,是諸葛亮計劃不周,和劉備的疏忽遲鈍。但章太炎先生不認同上述觀點,他認為:「關羽,世之虎臣,……...

劉備集團:關羽算個部門經理嗎?還是CEO?

世人皆說「關羽大意失荊州」。那麼真實的歷史上是這樣的嗎? 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任何偶然事情發生的背後或許都存在著必然。建安二十四年( 219 年) 關羽從江陵出兵攻 打襄、樊地區,勢如破竹,...

五虎大將關羽敗走麥城,劉備為什麼不救?

熟讀三國的歷史,大家都知道,在建安二十四年,蜀漢五虎頭號大將關羽在敗走麥城時為吳將截獲,被斬於臨沮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關羽敗走麥城,意味著荊州的丟失,荊州人才儲備的丟失,蜀漢政權的勢力進一步的削...

再評關羽失荊州

關羽的北征襄樊歷來被人們看作是一個孤立的軍事行動。甚至有人說,正是關羽的擅自行動,造成了荊州的空虛,使孫吳乘虛而入奪取了荊州。但事實並非如此,關羽攻打襄樊,不是他自己擅自決定的軍事行動,而是蜀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