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唯一一位「十朝元老」,跟了這麼多皇帝,有人說他是漢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中國古代,如果一個官員經歷了三位皇帝,那麼就有一個「三朝元老」的稱呼。

以此類推,四位為四朝元老,五位就是五朝元老。

能夠歷仕三四位皇帝,已經十分了不起。

而有一位官員歷仕十位皇帝,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十朝元老」。

這個人,就是馮道。

馮道是五代十國時期宰相,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

他出生於耕讀之家,年輕時安分守己,在家讀書,侍奉雙親。

天佑年間,成為幽州節度使劉守光的掾屬。

劉守光征討定州失敗後,投靠晉王李存勖。

李存勖後來在同光元年稱帝,是為後唐莊宗,馮道被授為省郎,充任翰林學士,後又提為中書舍人、戶部侍郎。

後唐莊宗是馮道的第一任君主。

後唐莊宗時期,馮道曾辭官回家守喪。

喪期滿被征拜為翰林學士,到洛陽赴任。

當是時,李嗣源在鄴都被叛軍擁立為帝,反攻洛陽。

當時有人勸馮道不要去,但是馮道堅持。

後唐莊宗在此次兵變中身死,李嗣源繼位,是為後唐明宗。

馮道受明宗賞識,新朝任端明殿學士、兵部侍郎,天成二年被拜為宰相。

後又在後唐愍帝一朝為官。

清泰元年,潞王李從珂在鳳翔起兵反叛,攻打洛陽。

後唐愍帝逃走,馮道竟然率百官開城門迎李從珂,並擁立他繼位,是為後唐末帝。

天福元年,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勾結契丹,藉助契丹兵力滅唐稱帝,建立後晉。

馮道再次在後晉朝被拜為宰相,曾奉命出使契丹。

石敬瑭病重後,曾讓馮道立幼子石重睿為帝。

但是馮道卻以「國家多難,宜立長君」為由,擁立石重貴繼位,是為後晉出帝。

石重貴繼位後,馮道被加授太尉,進封燕國公。

石重貴後來因為得罪耶律德光,而被滅國。

耶律德光回程,馮道隨行準備前往契丹。

後來耶律德光在路上去世,馮道等人才被留在鎮州。

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立後漢,馮道前往歸附。

乾祐元年,馮道被任命為太師。

劉知遠去世後,太子劉承佑繼位,是為後漢隱帝,馮道受其重用。

郭威在鄴都起兵,攻入汴梁,漢隱帝遇害。

郭威於廣順元年,被士兵擁立為帝,建立後周。

馮道被拜為太師、中書令。

郭威去世後,樣子柴榮繼位,是為後周世宗。

馮道如此,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先後效力於後唐莊宗、後唐明宗、後唐閔帝、後唐末帝、後晉高祖、後晉出帝、後漢高祖、後漢隱帝、後周太祖、後周世宗十位皇帝,最終在後周世宗時去世。

後世對馮道評價不一,有人說他是官場不倒翁,為官頗懂「無為之道」。

也有人說他是軟脊樑,政績空空,在位之時毫無建樹。

而且他還是一位「漢奸」,期間曾向向遼太宗稱臣,隨遼太宗前往遼國。

後來遼太宗因緣際會去世,他這才回歸中原。

個人認為,說他毫無政績應該不是很正確。

如果馮道真是一個無知無才之人,也不至於被十位皇帝重用,擔任的都是將相、三公、三師之位。

只不過對於契丹的態度,馮道的確有些耐人尋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十一朝元老」馮道與五代十國珍稀美泉

中國歷史中有過兩次大規模的分裂階段: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時期。而本期主人公馮道就出生在二者中更為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北方經歷了梁、唐、晉、漢、周等幾個唐朝藩鎮割據政權,而南方十國往往會尊五代為正...

三朝元老就已經很厲害了,竟然還有個十朝元老

我們說某人資格老,就稱之為「三朝元老」,也就是說三朝元老就已經很牛了,但這不是最牛的,最牛的是此人,此人不是三朝,也不是五朝,而是十朝。他就是五代十國時的馮道。馮道歷經桀燕皇帝劉守光、後唐莊宗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