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極具爭議性的馮道,五代官場的「不倒翁」,一生有多傳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馮道字可道,號長樂老,是五代宰相。

他歷仕五朝——

後唐、後晉、契丹、後漢、後周

侍候了十位皇帝——

後唐莊宗、明宗、閔帝、末帝、後晉高祖、出帝、遼太宗耶律德光、後漢高祖、隱帝、後周太祖、世宗

拜相二十餘年,人稱官場「不倒翁」。

在不同朝代里,從來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像馮道這樣歷經五朝仍能明哲保身,而且還身居高位的臣子,中國幾千年歷史上可以說只此一家。

早年的馮道其實是個愛出頭的憤青。

馮道25歲的時候,朱溫篡唐稱帝,建立後梁,他選擇了割據幽州、自封燕帝的劉守光。

劉守光與晉王李存勖衝突之時,理想主義的愣頭青馮道不時地給劉守光提各種意見,還建議劉守光停止戰爭,結果被怒不可遏的劉守光投入大牢,幸虧有人搭救,他才保命出獄。

出來以後,他就變了,從此,他成了以後世所周知的那個長樂老。

後來劉守光敗亡,馮道前往太原,投奔晉王李存勖。

我們認為這叫「屈身事敵,不知廉恥」,可馮道是不吃這一套的。

極富實用主義精神的他在李存勖手下扶搖直上,出任掌書記(相當於副宰相)。

「兒皇帝」石敬瑭聯合契丹人滅了後唐以後,馮道立馬改換門庭,並代表石敬瑭去契丹見耶律德光,替新國王認了這個乾爹。

後世學者范文瀾對其大為不齒,罵道:「好個奴才的奴才!」

這還沒完,耶律德光占領開封的時候,馮道主動進京來朝見。

這個外族酋長在馮道面前傲慢地問道:「天下百姓如何救得?」意思很明白,天下的百姓我想殺就殺,你能怎麼樣呢!馮道說:「此時佛出亦救不得,只有皇帝救得!」這個馬屁拍的極為受用,變相承認了耶律德光漢遼共主的地位,而且想當皇帝,就得留下這些百姓,這直接打消了他的殺念。

實際上,由馮道此時一言得活的中原百姓數不勝數。

後來馮道死後出殯時,民眾自發組織列隊道旁,紙錢飛舞滿天,路旁的樹葉都變成了灰色。

胡人南下不過兩個月,劉知遠便在太原稱帝,建立後漢。

馮道於是又歸附了後漢,不得不感嘆此人真是神一樣的存在,他在後漢一樣得到重用,還被授為太師!

951年,後漢大將郭威發動兵變建立了後周,馮道被拜為太師、中書令。

郭威對馮道非常敬重,每逢馮道覲見,從不直呼其名!

終於,在公元954年,73歲的馮道駕鶴西歸了。

周世宗柴榮宣布輟朝三日,全國哀悼,紀念這位「深仁厚德、久孚眾望、四海賓服」的長樂老。

對於馮道的評價,歷來褒貶不一。

五代的人認為他事親濟民、提攜賢良,有「當世之士無賢愚,皆仰道為元老,而喜為之偁譽」的聲望。

宋朝以後,貶低他的人更多,史學家出於忠君觀念,對他非常不齒,歐陽修、歐陽修等人罵他「無廉恥立人之大節」,是「國家危亡致亂之禍根」的無恥之徒,既無華夷之防,也無人臣之節。

實際上,歐陽修、司馬光這樣的宋朝文人,衣食無缺,安危無憂,他們是不能理解馮道這樣的五代文臣處世時的兇險的——當皇帝如過家家一般,為爭皇位子弒父,弟弒凶層出不窮,每個人對改朝換代都熟悉而敏感。

所以說評定歷史人物功過,是不能脫離具體的歷史大環境的。

但是,歷史證明,對任何事物,我們國人是非常善於也樂於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

馮道圓滑世故,不聞不問的不倒翁精神,已經被我們千百年不斷地繼承且發揚光大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十一朝元老」馮道與五代十國珍稀美泉

中國歷史中有過兩次大規模的分裂階段: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時期。而本期主人公馮道就出生在二者中更為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北方經歷了梁、唐、晉、漢、周等幾個唐朝藩鎮割據政權,而南方十國往往會尊五代為正...

「五代十國」到底是哪五代?哪十國?

公元907年至959年(共計53年),史稱「五代十國」。在這50餘年間,中原地區共有五個王朝前後交替,而南方地區則前後存在十餘個割據政權。接下來我們依照王朝更替順序來介紹「五代」:

流水的皇帝,鐵打的宰相——「慫人」馮道

都說伴君如伴虎,這離的那個椅子太近了,一不留神就會給自己惹下殺生大禍,尤其是離皇權最近的相權;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椅子上的屁股換了,那麼離那屁股近的人也當然得換了,尤其那離的最近的宰相。

此人歷經四朝十帝,是歷史上最牛的宰相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出現過很多著名宰相,比如蕭何、諸葛亮、趙普、張居正、和珅等。但若論履歷最牛的宰相,當屬五代時期的馮道。馮道曾經在四個朝代當宰相,分別是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他為相期間歷經過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