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豈敢不說「吾虎女安肯嫁犬子」正史記載關羽再謹慎也必死無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現在通過演義小說的渲染,關羽被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是心高氣傲大意失荊州,什麼擅自攻打襄樊、破壞了孫劉聯盟、內部搞不團結,一大堆帽子壓得關羽滿臉通紅,卻忘了他在劉備最困難的時候仍然不離不棄,連曹操也在高官厚祿收買失敗後對關羽極其敬佩。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說關羽鎮守荊州失敗的主要原因,揭開歷史神秘的面紗,還原被歷代尊崇卻被現在某些寫手抹黑的武聖關雲長。
首先,討論誰代替關羽可以確保荊州不失的討論是毫無意義的,因為當時就沒有人能代替關羽。
鎮守荊州的第一要件,是忠誠,這一點只有關羽張飛趙雲具備,黃忠歸附不久忠誠度未經檢驗,而且歸順前職務也不高(劉表手下中郎將,曹操手下代理裨將軍),不能承擔「都督荊州假節鉞」的重任,而張飛「暴而無恩」、趙雲未嘗獨當一面,所以在劉備陣營內,唯一擅長統帥水軍的關羽(赤壁之戰劉備的主力就是關羽的一萬水軍,也沒去把守華容道放走曹操)是鎮守荊州的不二人選。
另外我們再來看看是誰破壞了孫劉聯盟。
其實所謂的孫劉聯盟,一直像劉備跟孫夫人的關係一樣——同床異夢,都認為荊州是自己的。
只要荊州不被曹操拿去,劉備孫權這妹夫和大舅哥之間翻臉是必然的,而且已經擺開了陣勢要開打:「權忿之,乃遣呂蒙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先主引兵五萬下公安,令關羽入益陽」。
最後劉備和孫權「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東屬,南郡、零陵、武陵西屬(《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下文引用均來自《三國志》,不一一註明出處)」,這才沒有徹底撕破臉。
但是劉備和孫權都想獨吞荊州,這是連曹操陣營的謀士們都看得清清楚楚的,而且孫權集團是做了充足的軍事準備的,呂蒙、陸遜等人更是急不可待地想通過擊敗關羽而建功立業。
現在很多人詬病關羽不應該拒絕孫權伸出的橄欖枝,還用「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羞辱了孫權。
可是不知道大家想過沒有:要是換做諸葛亮和張飛趙雲,敢不敢跟孫權聯姻?我們不能不佩服孫權這一手真夠毒辣的:如果關羽不答應,就是目中無人;如果關羽答應了,那麼劉備與關羽之間的關係必然產生裂痕;而無論關羽答不答應,劉備心裡都會留下一片陰影——張飛兩個女兒呢,孫權咋不找他做親家?
關羽明知道自己被耍了,但卻有苦也說不出,只能用很失禮甚至氣急敗壞的叱罵來向劉備表明:我跟孫權絕對不會有勾結!細看史書我們就會發現,孫劉聯盟的穩固程度要看曹操的軍事壓力,只要曹操被打跑了,孫權必然撕毀盟約向荊州進軍,如果劉備大軍仍在,孫權或許還會有些忌憚,但是主力部隊已經被劉備帶走,關羽用一己之力對抗整個江東六郡八十一州和曹操集團的兩面夾攻,即使是戰神也要失敗。
所以所謂的「破壞孫劉聯盟」這個鍋關羽不能背,真正的責任人是劉備和孫權這對妹夫和大舅哥——他們每天都在互相算計著搞死對方。
我們再來看看關羽「威震華夏」那一仗,其實是按照諸葛亮跟劉備的「隆中對」戰略構想執行的,而且也是在劉備的命令之下進行的,而且劉備在進軍西川的路上也曾擔心關羽受到兩面夾攻:「樂進在青泥與關羽相拒,今不往救羽,進必大克,轉侵州界。
」而到了關羽擒于禁、斬龐德之後,就連曹操的謀士們都看出來孫權已經坐不住要動手了:「孫權、劉備,外親內疏,羽之得意,權所不願也(《晉書·宣帝紀》)。
」
但是劉備和諸葛亮不但沒有給關羽更多增援部隊,而且在關羽戰敗後也沒有一兵一卒接應,特別是劉封孟達糜芳這幾個手握重兵的劉備嫡系,更是坐觀成敗見死不救甚至先行投降。
這裡我們就要說關於失敗的真正原因了:劉備諸葛亮用人不當,為關羽悲劇埋下了伏筆。
按照正史記載,糜芳是劉備的小舅子,而且是南郡太守,實權派。
要不是還有個「董督荊州事、前將軍、假節鉞」的頭銜,實際任命的襄陽太守(襄陽在曹操手裡呢)關羽根本就沒權利領導糜芳。
而事實上「國舅爺」糜芳「私好攜貳」人品低下,素以知人善任著稱的劉備是清楚的,但是要派糜芳為關羽「供給軍資」,等於是掐住了關羽的脈門,隨時可以讓關羽部隊糧盡人散。
而且正史記載是:羽之出軍,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救,羽言「還當治之」,也就是說,關羽根本就沒像小說寫的那樣先欺負了糜芳,而且也未必敢,因為「桃園結義」是沒有的,雖然劉備和關羽「義雖君臣恩若父子」,但畢竟不是真親戚,國舅的面子他還真不敢不給。
而另一路大軍的統帥,是劉備的養子、副軍將軍劉封(曾一度有當繼承人的希望),手上不但有從西川帶來的嫡系部隊,還管著宜都太守孟達征北將軍申耽等上庸三郡兵馬,可謂兵強馬壯。
但是供應關羽糧草的「國舅」糜芳先叛逃了,「御兒干殿下」劉封又手握重兵見死不救,關羽連跑回西川的念頭都打消了,試想一下很多人都逃到了西川劉備大本營,而以關羽的武勇,居然被敵人捉去了,要不是心灰意冷,又怎麼會戰鬥力忽然歸零?
從關羽「威震華夏」到「敗走麥城」,有兩個人罪不可赦,而這兩個人恰恰是劉備集團的核心人物。
「國舅」糜芳、「干殿下」劉封,只聽劉備的,至於「假節鉞」的關羽,根本就指揮不動這兩個皇親國戚。
看到這裡,讀者諸君想必會跟筆者有同樣的疑惑:關羽失荊州,真的是因為大意嗎?他拒絕跟孫權聯姻有錯嗎?劉備安排下的糜芳和劉封是昏招敗筆還是埋下的暗子?關羽是不是被劉備埋下的「暗子」坑死了?
諸葛亮曾說法正能阻止劉備伐吳?其實這句話後半句才是他真實想法
看三國演義,似乎劉備帶著七十多萬人馬伐吳,在夷陵之戰中幾乎全軍覆沒。而劉備失敗的原因,就是沒有聽趙雲和諸葛亮的勸諫,以至於被火燒連營,還搭上了老將黃忠的性命。但是翻遍史料,也沒找到諸葛亮反對劉...
評劉備死前諸葛亮的功勞:並非不可或缺!
諸葛亮在三國演義里被大吹特吹,被很多人說成「使劉備從一無所有到三分天下有其一」,好像蜀國的建立全是諸葛亮的功勞一樣?那麼如果諸葛亮沒有參加劉備集團,劉備能不能建立蜀國呢?還是來看一看諸葛亮加入劉...
劉備伐吳與關、張之死,諸葛亮借刀殺人卻成就了劉備的苦肉計
民間常常以《三國演義》的人物形象先入為主,數百年來一致認為蜀漢五虎上將是:張飛、關羽、趙雲、馬超、黃忠。但是根據《三國志》上面的正史所記載,蜀漢政權中的正牌將軍,也就是前、後、左、右將軍中沒有...
三國謎團:關羽兵敗荊州劉備為何不救
對於蜀漢政權來說,關羽失荊州是一個致命傷。它使得諸葛亮精心設計的《隆中對》戰略規劃未能實現,「興復漢室」最終也成了泡影,蜀國因此一蹶不振。關於蜀漢在荊州戰役中為何不發救兵的問題,《三國志》中沒有...
劉備大業毀於兩人之手,一人和諸葛亮齊名,一人是自己的兄弟
劉備雖是漢室之後,但是到他這一代已經是家道中落了,但是劉備少時就胸懷大志,靠著族叔的資助劉備拜在名士盧植門下,並結識了公孫瓚等人,這對他來說很重要。劉備一步步走來走得很辛苦,三番五次被人攆著跑,...
三國演義中劉備讓關羽守荊州,是否有錯?
在三國演義里,荊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它「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劉備在取西川的時候,軍師龐統中箭身亡,被困在涪關進退兩難,只能派人去荊州請諸葛亮。
關羽形象辨疑——從襄樊之戰談起
中國歷史上,凡是被稱作「聖」的,自然不是泛泛之輩,三國時期的關羽被後人譽為「武聖」。不過,越是偉大的人,爭議也就越大,關羽一生爭議最多的就是襄樊之戰。有些人認為關羽為人驕傲,缺乏戰略頭腦,擅自用...
劉備占領西川後,為什麼不派張飛幫助關羽共守荊州?
公元212年,劉備受劉璋邀請,入西川幫助劉璋抵禦張魯,張飛與關羽、趙雲、諸葛亮等共守荊州。公元213年,龐統在落鳳坡中箭身亡,張飛、諸葛亮、趙雲等領荊州兵入川增援劉備,荊州就留給關羽鎮守了。
閒論三國 關羽之死功不在呂蒙 劉備才是最大的罪人
浩瀚三國歷史長卷之中,謀臣武將數不勝數,但大多都在大浪淘沙之中被人們忘卻,不過依舊有不少人能夠在奔流的歷史洪流之中刻下自己的名字,關羽的名字就有血有肉的留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無論是民間形象還是史...
歷史上蜀國大將誰能堪守荊州大任?
關於敗走麥城,丟了荊州使三國鼎立的局面開始發生轉變諸葛亮隆中對提出的「跨荊益兩州以取天下」的戰略付諸東流,西蜀東吳也由結盟變成了結怨。關於敗走麥城引發的夷陵之戰,對西蜀和東吳都是一大傷害。雖然東...
理性討論關羽之死,解密武聖關羽之死背後不為人知的真相
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219年,劉備於益州在群臣力薦之下進位漢中王,拜關羽為前將軍,統軍鎮守荊州地區,荊州地區駐軍是劉關張當時三人征戰留下的老班底,征戰多年,所以說只要關羽緊守荊州,不犯大錯...
蜀漢初期擁有實權的大將,魏延排名第二,皆不得善終
在公元的219年,隨著將近兩年的漢中之爭的結束,劉備在拿下了漢中、西城、上庸與房陵四個郡以後,聲勢浩大。同年秋,劉備自稱漢中王,蜀漢政權正式拉開的序幕。
荊州守將變為趙雲,蜀還會不會丟荊州,三國會有怎樣的改變?
熟讀三國歷史的都知道,荊州是三國的必爭之地,荊州可謂三國軍事要地,諸葛亮有荊州何故千里出祁山。東吳有荊州就守住了東吳的門戶。曹操又荊州可以隨時在來個赤壁之戰。關羽守荊州卻大意把荊州丟了。讓蜀國伐...
荊州慘敗被忽視的細節:劉備埋下了兩個坑死關羽的「暗子」?
現在通過演義小說的渲染,關羽被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是心高氣傲大意失荊州,什麼擅自攻打襄樊、破壞了孫劉聯盟、內部搞不團結,一大堆帽子壓得關羽滿臉通紅,卻忘了他在劉備最困難的時候仍然不離不棄,連曹操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