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什麼留關羽守荊州,關羽真的是劉備害死的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演義中,劉備為什麼留關羽守荊州,為什麼不讓關羽入川呢,個人認為是劉備根本沒打算讓關羽入川。
劉備深知關羽性格,狂妄自大,目中無人,沒有誰能關羽處好關係,除了張飛,「飛兄事之「,張飛對有能力的人是欣賞的,而關羽輕士大夫,而士大夫都是有能力的人,關羽和各個階層各種身份的幹部都無法相處,比如荊州派的黃忠,新降的馬超,都不能容,更何況益州那幫地方勢力,如果關羽入川定然水火不容。
直接給劉備帶來諸多麻煩,這一點不僅劉備知道,諸葛亮也是非常清楚的,比如封前後左右四位將軍的時候,諸葛亮就說,關羽肯定會不高興,可見關羽的毛病很多人都知道。
攻城略地,正是將士建功立業之時。
攻取益州為何沒有關羽的份呢?不要說荊州很重要,需要大將鎮守,其實很扯淡,原因很簡單,曹操赤壁大敗之後,元氣未復,加上馬超鬧事,重要的是東吳面對強魏絕對不敢和劉備真刀真槍的干,所以荊州是安全的(後來呂蒙傳檄定三郡,那也是劉備說話不算數,孫權太生氣了,也沒動刀動槍)
其實是劉備根本不打算讓關羽建功立業,蜀記曰:初,劉備在許,與曹公共獵。
獵中,眾散,羽勸備殺公,備不從。
及在夏口,飄颻江渚,羽怒曰:「往日獵中,若從羽言,可無今日之困。
」備曰:「是時亦為國家惜之耳;若天道輔正,安知此不為福邪!」關羽對劉備也是不給面子的,而且是毫無道理的發怒,劉備一世梟雄豈不知關羽只不過是一勇之夫,非將帥之才。
後來關羽坐守荊州卻丟了三郡,劉備提五萬兵馬就來和孫權討說法,於是孫權就和劉備商量我先還你一郡,劉備想想也好,反正這荊州也是坑蒙拐騙來的,死賴著也說不過去,再說人家還還一郡,很給面子了,還有北面曹操太厲害,弄不過,咱兩結盟吧,於是有了湘水之盟,按道理,關羽丟了三郡就該治罪,但是劉備沒有,這個時候劉備應該很清楚關羽守不住,在加上自己手下沒有多少人,益州新降需要得力將領鎮守,就繼續讓關羽呆在荊州吧,更何況這個時候孫權也很清楚如果再奪荊州,就多了一個敵人,孫權是絕對不會做這種傻事的,所有事此時的荊州是安全的。
後來劉備占領漢中,稱漢中王,分封手下將領,關羽前將軍,假節鉞,其實這就是安撫。
關羽雖然魯莽,但不是傻子,其他什麼張飛,諸葛亮,魏延,黃忠都入川了,都建功立業了,就把我一個人扔一邊,那個難受啊。
突然劉備給他封了個前將軍,假節鉞,一下又得意忘形了,聽到黃忠也和自己並列,大怒,旁邊費詩就說,你看,你還有個假節鉞啊,在這裡我要說一下啥是假節鉞,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代表皇帝的出行,凡持節的使臣,就代表著皇帝親臨,象徵皇帝與國家,可行使相應的權力。
換言之假節鉞就是說你關羽在荊州就是漢中王的化身,漢中王就是你。
這個官把關羽排的舒舒服服,高高興興的,我認為這應該算是劉備安撫關羽的計謀。
自家兄弟總不能說你脾氣不好,你就在荊州呆吧。
免得入川了,跟諸葛亮黃忠等士大夫不和,生氣,畢竟治理國家還是需要他們士大夫幫忙了。
但恰恰是這個假節鉞把關羽害了,畢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換到現在的話,關羽就是代總統啊 ,不知道什麼原因,關羽竟然私自北伐,完全不想想劉備剛剛打下漢中不久,曹操暫時也沒想打荊州,關羽自己打上來的,以荊州幾個郡的力量去打樊城,曹操一聽關羽打過來了,為了避開關羽鋒芒打算遷都,司馬懿不幹了、司馬懿多雞賊啊
說服曹操聯合孫權解樊城之圍,並且朝廷承認荊州是你孫權的,這等好事,孫權又不是傻子,立馬孫權就跟曹操表示忠心說:「討伐關羽報效朝廷」。
關羽擒了于禁之後,呂蒙、陸遜聯合設計讓關羽放鬆戒備,將荊州後防軍力調往襄樊,隨即孫權方面襲取荊州。
曹操這邊派徐晃集結援軍向關羽進攻,又將孫權襲取荊州的消息散布曹仁及關羽軍中,振奮曹仁士氣、動搖關羽意志。
徐晃得到更多增援再次進攻,關羽戰敗,解了樊城之圍,退至沔水阻絕樊城與襄陽交通。
江陵守將糜芳和公安守將傅士仁向呂蒙投降,呂蒙進入江陵採取安撫措施,籠絡民心、穩定局勢。
關羽得到荊州失陷的消息,率軍撤出襄樊,在撤軍路上,關羽派人與呂蒙溝通,呂蒙利用關羽的使者實施心理戰,瓦解了關羽兵將軍心,關羽回到當陽據守麥城。
孫權到達江陵後,一面派潘璋、朱然到臨沮切斷關羽退路,一面派人勸降關羽。
關羽詐降,棄城而走,一路逃到臨沮漳鄉連同其子關平被潘璋部下馬忠擒獲,不久關羽父子被斬。
在關羽北伐的時候,難道劉備,諸葛亮他們就不知情嗎,況且諸葛亮一直要求「聯吳拒曹」的戰略方針,況且這個荊州是劉備巧取的,名不正,言不順,所以孫權多次找劉備討要,劉備只是各種搪塞,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有點腦子的都知道,留鎮守荊州是最合適的,為啥關羽還會私自北伐呢。
個人認為當時的蜀國劉備入川之後,在處理原班人馬(關張趙馬黃)以及西川新收人馬以及謀臣將士關係上,確實出現了各種緊張局面,而在處理這一緊張局面的過程中,在內政外交上沒有能夠適時地協調好各方面的關係。
這個時候關羽還居功狂傲,看不起諸葛亮,沒有堅持諸葛亮「聯吳拒曹」的戰略方針,想已一己之力北伐,以至大意失荊州,這一事件還反應出了蜀國內部政治鬥爭和權力階層的內部矛盾。
而關羽兵敗身死,正是這一時期政治調整的犧牲品。
其次我認為關羽私自北伐也是劉備所迫,為啥這麼說呢,劉備是一個極有野心之人,即使和曹操實力懸殊如此之大都敢反,可見此人做事全力以赴不留餘地,益州是劉備眼裡的肥肉,劉備攻打益州必然會派出自己最精銳的將領,成功便割據一方,失敗還是寄人籬下(大不了在和東吳說說好話,借荊州多住幾天)。
所有劉備把精兵猛將都帶走,留下都是不被劉備看好的和不擅長用兵的。
關羽也在其中,你想啊,大哥去打仗了,竟然不帶你,為啥啊,這不是看不起自己嗎,關羽能不鬧心嗎,這個時候再加上劉備入川,順利當上漢中王,但是入川跟關羽沒啥事,關羽性情中人,最恨別人看不起自己了
,這也許也是關羽私自北伐的原因,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
當然了,這些都是自己瞎想的,只是推測,歷史本來就需要推敲,看書不思考那還不如不看。
歡迎大家關注,積極評論,我們一起來討論和研究那些有趣的歷史人物。
關羽竟然是被諸葛亮借刀殺人?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出兵襄樊,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擒于禁,斬龐德,嚇得魏主曹操一度考慮遷都,以避其鋒芒。但是後來,關羽為什麼會以兵敗收場,荊州失陷,父子都被殺了呢?要明白其中真正的原因...
關羽兵圍樊城之時,劉備和諸葛亮為何不率軍相助?實在是分身乏術
關羽絕對是三國時期的一員超級猛將,不論是在三國正史中還是在《三國演義》中(但這裡說的是正史);關羽早年因犯事逃離家鄉至幽州涿郡,後在涿郡與劉備、張飛皆為兄弟,開始了征伐天下的歷程。
關羽守荊州,如果張飛去協助關羽,還會丟荊州嗎?
劉備取益州,龐統戰死,劉備調諸葛亮和張飛、趙雲入川,留關羽鎮守荊州,關羽一個人鎮守荊州,確實顯得勢單力薄,加上關羽性格高傲,荊州又是兵家必爭之地,處於孫權眼皮底下,確實很危險,劉備拿下益州,為何...
關羽出征樊城到兵敗被殺前後長達半年,劉備為何沒有一點動作?
劉備完全占領西川之地差不多用了四年時間,後孫權派人前來討要荊州,雙方本來各不相讓,矛盾以日益出顯,這時曹操趁著西征馬超韓遂獲勝,馬超投奔張魯,把漢中也捲入爭奪的視線,曹操試圖騷擾劉備占據的巴蜀。...
關羽失荊州,走麥城以致兵敗身死?毛主席六個字評價
劉備三顧茅廬,隆中對諸葛亮制定三分天下的策略,以荊州、襄陽之地作為往東北伐的基地。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占盡地利之優勢。若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之士出兵以向宛、洛,劉備身率...
面對曹操和孫權,關羽如何獨自鎮守荊州五年?
荊州,《三國志》中說「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諸葛隆中之對已經明確說,占據荊州,聯吳抗曹,兵分兩路,進擊中原,一統天下!劉備借到荊州後派誰鎮守顯得尤為重要。趙雲應該是最早考...
關羽兵敗樊城,不是不想回益州,而是被此人堵住了回益州的大門
在三國時期,民間有一句話叫「一呂二趙三典韋 四關五馬六張飛」,這句話雖然不是所有人都信服,但這幾個人之中,關羽可以說是名氣最大的,他與文聖孔子齊名,關羽也是世人公認的武聖。關羽,字雲長,早期跟隨...
三國一「威震華夏」的大將,終因驕傲自負、有勇無謀而被殺
三國一「威震華夏」的大將,終因驕傲自負、有勇無謀而被殺東漢末年,關羽在家鄉,因路見不平,仗義殺人,為了避罪逃亡到涿縣(今河北涿縣),結識了劉備。當時爆發了張角領導的黃巾大起義,漢朝的遠支宗室劉備...
關羽形象辨疑——從襄樊之戰談起
中國歷史上,凡是被稱作「聖」的,自然不是泛泛之輩,三國時期的關羽被後人譽為「武聖」。不過,越是偉大的人,爭議也就越大,關羽一生爭議最多的就是襄樊之戰。有些人認為關羽為人驕傲,缺乏戰略頭腦,擅自用...
關羽對士大夫傲慢為什麼對諸葛亮尊敬有加
關羽這個人「嬌於士大夫」,也就是對一般的官員傲慢無禮。像馬超、黃忠這樣的高級將軍,關羽也照樣看不上眼。這應該是他的一大缺陷,如在他攻打樊城期間,下屬糜芳、士仁(一說傅士仁),因為軍械物資供應稍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