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還原劉備「借荊州」的歷史真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孫權不攻打荊州的幾個原因:1.荊州的勢力分布,2.「借荊州」過程,3.南郡太守的戰略重要性,4.從東吳三次取荊州分析兩勢力在荊州的實力,5.態度決定命運。

孫權不攻打荊州的幾個原因:赤壁之戰後,孫吳進攻江陵拿下南郡。

此時荊州較之劉表時期十分薄弱。

周瑜在程普的為難下,艱難拿下江陵。

孫權此時用富裕兵力強攻合肥,曹操兩面受敵。

孫權兩面用兵,用較少的兵力進攻曹操薄弱環節,用大部分兵力進攻戰略要地,策略上趁曹操不備,想要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城建病弱援軍將至, 導致東線進攻的失敗。

孫權的兩線用兵一方面是從利益最大化考慮,分兵進取。

另一方面,孫氏一族在荊州「恩信未洽」,孫氏三代五征黃祖,在荊州士族百姓中間的影響不容忽視。

魯肅在劉備至京口時曾勸說孫權扶植劉備,可以看出孫氏在荊州士族中的印象。

扶植劉備是魯肅眼光高於周瑜等人的表現。

而劉備以劉表長子劉琦為旗幟南收四郡,又廬江雷緒率眾萬餘依附劉備而而非周瑜,可以看出劉備在荊州還是深得眾望的。

假如,周瑜要占據全部荊州,劉備勢必不會放棄已經擁有群眾基礎的根據,如果依照周瑜的計策,孫劉將陷入不可掙脫的泥潭。

荊州的勢力分布:曹操占領南陽郡,以曹仁守樊城。

曹操攻占江陵時,派遣劉巴去收復南四郡,說明南四郡還未直轄於曹操。

孫權使周瑜為南郡太守,屯江陵;程普為江夏太守,屯沙羡;呂范為彭澤太守,呂蒙為尋陽令,完全控制了西起夷陵,東至尋陽的長江防線。

長沙郡巴陵以東也被周瑜拿下。

劉備占有武陵、零陵、桂陽,長沙西面部分地區,並立營於公安,自命為荊州牧,表薦孫權為徐州牧。

晉書:「魏武盡得荊州之地,分南郡以北立襄陽郡,又分南陽西界立南鄉郡,分枝江以西立臨江郡。

及敗於赤壁,南郡以南屬吳,吳後遂與蜀分荊州。

於是南郡、零陵、武陵以西為蜀,江夏、桂陽、長沙三郡為吳,南陽、襄陽、南鄉三郡為魏。

而荊州之名,南北雙立。

蜀分南郡,立宜都郡,劉備沒後,宜都、武陵、零陵、南郡四郡之地悉復屬吳。

「借荊州」過程:劉琦死後,劉備被群下推舉為荊州牧,治公安。

劉備親自到京口向孫權借地,向孫權求都督荊州。

此時的劉備必定向南發展,否則孫劉聯盟將失去存在的意義。

時間越長,對劉備的負面影響越不利。

《資治通鑑》中「求都督荊州」五字,首先含有延續聯盟之意,其次承認劉備在荊州的勢力,不把劉備視為一個沒有地盤的人,而是一方諸侯,最後借南郡與曹操,為孫劉聯盟延續壽命並擴大自己軍事實力,成為荊州之主。

所以劉備親往京口,儘管有著很大的風險實在值得。

劉備到京口借的消息一傳開,南郡太守周瑜彭澤太守呂范分別書信給孫權,內容同當初劉備寄寓曹操時,眾謀士的觀點相同。

但此時的劉備已非當年的皇叔,此次東行是皇叔主動入虎口,荊州的兵馬是劉備的底氣。

關張忠勇,東吳未必一口吃得下;幾個月後孫權聽從魯肅的建議,同意借地給但並未直接承認劉備的荊州牧。

江表傳曰:先主與統從容宴語,問曰:「卿為周公瑾功曹,孤到吳,聞此人密有白事,勸仲謀相留,有之乎?在君為君,卿其無隱。

」統對曰:「有之。

」備嘆息曰:「孤時危急,當有所求,故不得不往,殆不免周瑜之手!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耳。

時孔明諫孤莫行,其意獨篤,亦慮此也。

孤以仲謀所防在北,當賴孤為援,故決意不疑。

此誠出於險塗,非萬全之計也。

孫劉聯盟的可靠性在赤壁戰後是實質上十分脆弱。

引用:

江表傳:「瑜分南岸地給劉備,備別立營於油江口,改名公安」

先主傳:「備以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安民,後從權借荊州數郡。

魯肅傳:「後備詣京見權,求都督荊州,惟肅勸權借之,共拒曹公」

程普傳:「權分荊州與劉備」

劉備傳:先主至京見權,綢繆恩紀。

孫權傳:吾方圖涼州,涼州定,乃盡以荊州與吳耳。

所以說,借荊州其實就是借南郡,南郡後來分出建平郡、宜都郡。

竊以為借荊州數郡應該就是指這幾個郡。

至於江夏的三分之一是否在借地範圍內,史料不全不可考。

史書中有「先主定荊州」的語句,就是劉備借到南郡之後的語句轉換。

劉備借地在不久之後為自己贏得了一門七年的親事,於此同時遠在北方的曹操聽說了這件事也驚得落筆於地;南郡太守的戰略重要性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

領17縣:江陵、華容、州陵、枝江、夷道、夷陵、當陽、鄀國、編縣、宜城、邔國、中盧、襄陽、臨沮、秭歸、巫縣、佷山。

劉表上任時,曾單馬入宜城與剻越問計。

剻越指出只要江陵和襄陽在手,「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

江陵臨長江,在劉表到任前是州治所,城池堅固。

逆流而上可延及巴蜀,順流而下可略及江東,四通八達是戰略要地。

呂祉:「不守江陵則無以復襄陽,不守江陵則無以圖巴蜀,不守江陵則無以保武昌,不守江陵則無以固長沙。

「既處下流,受敵二境。

若敵泛舟順流,舳艫千里,星奔電邁,俄然行至,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縣也。

此乃社稷安危之機,非徒封疆侵陵小害也。

晉必有攻吳之計,宜增建平兵。

建平不下,終不敢渡江。

」建平郡是南郡的一部分。

從荊州來看,南四郡是南郡的補給處,南郡是南四郡的屏障。

如果南郡單獨分出來,則江東六郡供給南郡,南郡憑戰略優勢北拒曹操,抵擋巴蜀。

劉備的南四郡不可沒有南郡,江東的孫權拿下南郡則相當於拿下荊州。

因為沒有南郡和江夏的劉備根本沒有地理優勢與孫權抗衡。

所以說從劉備角度,政治上和軍事上總結,借南郡就是借荊州。

借了荊州的劉備不僅擁有一把「聯盟」的保護傘,還能在荊州建設州級機構,分置郡縣、太守,實現對荊州的直接控制,站穩腳跟,謀圖大業。

從東吳三次取荊州分析兩勢力在荊州的實力:東吳第一次取荊州南郡是孫權對劉備集團的默許和承認。

周瑜逕取南郡而非南四郡,即使當時勢力趨勢,又是雙方聯盟保持和諧的必然。

初取荊州是赤壁之戰的利益分配,劉備雖然打的是劉琦的旗號,但是荊州牧的正當接收人是劉琮,劉琦不是正式的接班人,劉備的荊州牧同時就存在很大的水分。

東吳之所以在荊州問題上和劉備數次談判,就是因為赤壁之戰中沒有得到實際利益。

赤壁之戰表面上是孫劉聯盟,實際上是劉備的滅頂之災,東吳禦敵於國門之外。

劉備隻身一人打不過曹操,周瑜初到荊州也沒想要和劉備聯盟。

儘管東吳文官盡皆想要投降,但是孫權魯肅周瑜三人,就決定了江東大計。

孫權對周瑜也說過「適後不如意便還就孤,孤當與孟德決之」的話,就是說,孫權即便赤壁戰敗,還是有家底的。

所以趙翼說「當操南下時,孫氏江東六郡,方恐不能自保,諸將咸勸權迎操,權獨不願。

會備遣諸葛亮來結好,權遂欲藉備共拒操。

其時但求敵操,未敢冀得荊州也。

」只是情理相符,但是劉備何嘗不是這樣。

荊州的接班人是劉琮。

戰勝後劉備周瑜各掠其地,東吳不得荊州民心,但占有南郡,劉備有荊南四郡,但沒有治所。

劉備在荊州士族是深得眾望,所以魯肅建議孫權借劉備手廣收民心,徐圖荊州北面曹操,從而二分天下。

東吳的第二次取荊州先禮後兵,以諸葛瑾為使節並派遣官吏,再以呂蒙趨襲三郡,魯肅屯益陽對抗關羽、劉備,軍事上占據了優勢;關羽和魯肅對峙益陽「單刀赴會」。

魯肅傳:「肅因責數羽曰: 「國家區區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軍敗遠來,無以為資故也。

今已得益州,既無奉還之意,但求三郡,又不從命。

從兩人的對話中可以得出,赤壁之戰周瑜是殲滅曹操主力絕對軸心,劉備雖然參與了追擊,但在關羽口中似乎對占有荊州也理屈詞窮。

最後在曹操進軍漢中時,以湘水為界平分荊州。

東吳第三次取荊州,借曹操之手偷襲關羽,公安、江陵兩城投降;陸遜又攻下宜都郡、武陵郡,又攻蜀置房齡太守鄧輔、南鄉太守郭睦;孫權接手荊州,收降劉備官吏、擒殺關羽,以原益州牧劉璋再為益州牧,並向曹操稱臣,建立連續五年的聯盟。

態度決定命運:從孫權三次取荊州的過程來看,孫權在對荊州的問題上一直是用了十分多的經歷和部署的。

早在孫策時期,張紘對孫策戰略的謀劃,再到周瑜魯肅以荊州為根基,作出戰略,最後呂蒙、陸遜兩次兵不血刃,並且成功抵禦劉備反撲,前後數十年完成占據長江流域的目標,實在是在人才、謀略、外交和用兵上,都遠勝於劉備,所以劉備丟荊州也可以說是必然的。

荊楚才俊廖立在棄長沙郡奔劉備時,曾說過劉備用兵顧此失彼,關羽進兵恃勇輕進。

這間接地說明劉備在荊州問題上戰略戰術和整個大局觀的估計不足,是丟掉荊州的根本原因。

東吳對劉備勢力的限制是十分謹慎的。

周瑜時期提出的連劉取蜀,劉備得益州時取三郡,得漢中時取荊州,成功抵禦劉備進攻後即使防守。

孫權對整個大局的戰略把握的十分精準,並且始終使自己在政治上處於不敗之地,是孫權在對待荊州問題的態度上遠遠勝於劉備的表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深度三國:借荊州之謎

主標題:荊州迷局解(二),本文依據史料《裴注三國志》,藍體字為正史原文 東漢末年那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黑暗時代,明面上,只有劉繇、劉表、劉備、劉璋才能舉起抗曹大旗,他們也成為曹操必然剿滅的對象。至...

劉備借荊州的歷史真相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劉兩家因為荊州一段公案最後兵戎相見,這結果就是家喻戶曉的關羽大意失荊州,而這段公案就是劉備借荊州。這一傳說經過《三國演義》和戲劇再度渲染,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終於...

孫權為何要殺關羽?

說到孫權為何要殺關羽?就不得不說孫權為何借荊州的南郡給劉備。 赤壁之戰後,曹操敗退,周瑜領兵攻擊曹仁占據的南郡,歷經一年之久,曹仁棄城而逃,周瑜便占領南郡,而此時的劉備乘周瑜征戰南郡時,乘機南下...

劉備借荊州的背後其實另有目的

《三國演義》里有個橋段叫「借荊州」,說的是赤壁之戰後,兵家必爭的荊州七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曹操占據荊州北部最大的南陽郡,孫權得到江夏郡和南郡,劉備得到荊州南部四個郡(長沙、零陵、桂陽...

年關難過: 老賴劉備「借荊州」始末

沒幾天就要過年了。最愛君在春運春意盎然的滾滾洪流中,已然感受到來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天上地下山里河裡雲裡霧裡濃得不能再濃的喜慶氣息了!不過根據最愛君多年的人生經歷判斷,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開開心心過...

爭奪荊州,引發三場大戰,改變中國歷史走向

赤壁之戰挫敗了曹操統一天下的企圖,夷陵之戰破滅了劉備收復荊州的希望,晉軍水師攻占夏口粉碎了吳國的抵抗意志。中國歷史上沒有一個地區像荊州那樣被反覆爭奪,也沒有一個地區像它那樣牽一髮而動全身,更沒有...

誰才是三國最強大腦?曹操、劉備、孫權?

一、赤壁戰後曹操的戰略選擇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曹操戰敗後,孫、劉聯軍進逼江陵,與曹操守將曹仁相持大戰。劉備利用周瑜和曹仁相持的機會,平定荊州南部武陵(治所臨沅,今湖南常德)、零陵(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