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蜀憑什麼能和魏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曹操統一北方後,當時天下分為十三州,魏國獨占其九,吳國占其二,蜀國僅有其一,荊州、揚州為魏吳共占。
對於吳蜀兩國來說,他們憑什麼能和魏國三分天下,形成鼎立之勢呢?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分析一下:
第一、吳蜀採取了正確的策略---聯合抗魏。
兩家單憑自己的實力根本無法與曹魏對抗,必須聯盟與曹魏抗衡。
兩家聯盟可以使雙方增加互信,集中精力搞好內政,增強國力。
聯盟之後,兩國可能互通有無、相互交流、共同發展,兩家聯盟之後,雙方使者往來,民間貿易也得到發展。
從軍事上看,兩家聯盟之後,使曹魏陷入東西兩線作戰的被動局面。
通過聯盟,蜀國解除了自己的「東顧之憂」,也使曹魏「河南之眾,不得盡西」,可以專心北伐。
吳國也是一樣,沒有了「西顧之憂」,曹魏「河南之眾,不得盡南」。
例如建興六年十二月,吳魏兩國大戰,諸葛亮乘機率蜀軍出散關,將陳倉圍住,在西線也給曹魏造成很大壓力。
再如建興十二年二月,諸葛亮率十萬大軍再次北伐,從斜谷口出擊。
兩個月後,蜀軍駐紮於五丈原,與魏軍形成對峙之勢。
又過了一個月,孫權也率軍北上,由巢湖進攻合肥。
三國鼎立期間,蜀吳兩國多次這樣相互配合,分散曹魏的兵力。
「三國鼎立」的形勢保持了將近五十年,其間除彝陵之戰前後孫劉兩家沒有聯盟之外,其餘時間一直是盟友關係。
也正是因為聯盟的存在,才使國鼎立」可以延續四十多年。
如果兩家沒有聯盟,恐怕天下早就被魏國統一了。
因此,「三國鼎立」絕不是三國實力相當,相互攻伐,而是南北對立孫劉聯盟在南,曹魏在北,所以其實談不上三條腿「鼎立」,只能算是兩條腿叉開,北方的曹魏是一條腿,南方的蜀吳聯盟是一條腿,如果真是把蜀吳兩國分開算,那這隻大鼎還真站不穩。
第二、從地理上來說,吳有長江之險,蜀有崇山之固,魏則擁有廣大的中原。
中原地區土地廣闊,人口眾多,雖然經歷了東漢末年的戰亂,經濟基礎遭到定的破壞,但在當時仍然是全國的重心所在。
魏國占據中原,也就從戰略上占據了優勢。
然而,長江以當時的技術條件而言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天塹,吳軍熟悉水戰,揚長避短,以長江為依託,以強大的水軍實力為保障,有效阻止曹魏的進攻。
而曹魏軍隊多為北方人,不習水戰,雖然在兵力草等方面都占上風,卻無法突破長江防線。
赤壁之戰已經充分證明了魏、吳兩國之間的這種軍事態勢。
三國末期,曹魏多年都沒能出兵伐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魏軍始終對長江天險無可奈何。
後來西晉也是先造領長江中上游地區,使得長江天險不復為吳國所獨有,然後才順江而下,滅吳成功。
蜀國在三國之中最為弱小,國力別說與魏國相比,即使與吳國也不可同日而語。
然而,蜀國也有充分的地理優勢,首先蜀國地處長江上游,與盟友吳國之間可以以長江為紐帶緊密聯繫,互相支援。
蜀國與魏國之間有崇山峻岭阻隔,所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軍進退自如,攻守兼備。
建興六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結果馬謖失街亭,北伐失敗,魏軍反攻漢中。
諸葛亮退軍之際,派一軍扼守險要關口,魏軍寸步難行,無功而返。
延熙七年,曹爽率十餘萬大軍再攻漢中,蜀將王平以不足三萬兵力,憑守駱谷口,十餘萬曹軍無可奈何。
另外,魏國疆域廣大,邊境重要關隘眾多,每一處要衝都必須派兵把守,兵力分散。
魏國自守有餘,要集中優勢兵力滅蜀吳卻十分不易。
因此曹魏占據中原四十餘年,對蜀吳卻始終有心無力。
第三、從經濟條件上說,以中原地區為中心的北方經濟與以江南、巴蜀地區為中心的南方經濟也處於相對均衡的局面。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嚴重破壞了中原地區的社會經濟,中原地區幾乎變成了一片荒原,人口也銳減。
曹魏統一北方之後,採取一系列措施恢復生產。
中原地區雖然因戰亂而荒蕪,但畢竟之前一直是漢朝的經濟中心地區,土地肥沃,人民生產技術水平較高,再加上措施得當,因此到了曹魏後期,中原地區的經濟水平基本上得以恢復。
東漢的都城洛陽在軍閥混戰期間屢受戰亂,幾乎被徹底摧毀,而到了曹魏後期已經重新變成一座人口眾多商業繁榮的大都市,整個中原地區也重新成為了人口稠密的富庶區。
江南地區原本經濟水平相對較差,但在北方陷入戰亂的時候,江南一直相對安定,北方大量人口因戰亂而南遷,帶來了勞動力、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江南經濟因此而有顯著發展。
三國鼎立時期,東吳的農業、治停業、鹽業、絲織業、造船業都很發達。
益州本來就是天府之國,沃野千里,由於有崇山峻岭阻隔,也一直沒有遭受什麼戰亂。
劉備占領益州之後,在諸葛亮的治理下,蜀國政局穩定,人民安居樂業,除了農業外,鹽、鐵、織錦業也都很發達。
總之,以中原地區為中心的北方經濟原本占據絕對優勢,但軍閥混戰使得南北雙方的經濟實力有了此消彼長的變化,儘管曹魏後期北方有所恢復和發展,但南北方經濟力量仍達到了一個相對平衡的局面,這成為了三國鼎立的經濟基礎。
第四、人口因素和精英階層數量也是要考慮的重要條件之一。
三國鼎立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即在人口總數和以地主集團為代表的精英階層方面,南北雙方也基本上勢均力敵。
從總人口上說,263年蜀漢亡國,此時人口共94萬,吳亡於280年,其時有人口230萬,而魏在這一時期人口數達到443萬。
而從精英階層來說,《三國志》的「宗僚」一欄列出三國各自的重要人物共477人,其中蜀漢104人、孫吳131人、曹魏242人。
可見,無論是總人口還是精英階層,魏國都占上風,但相比蜀吳兩國之和,魏國並沒有絕對優勢,仍是大體相當的局面,這也是孫劉聯盟有實力與曹魏對抗的政治基礎。
從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到西晉完成國家統一,這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了基礎,而西晉、東晉和南北朝時期,則為日後中國古代社會在隋唐時期步入頂峰奠定了基礎。
從這個角度說,三國鼎立具有不可磨滅的歷史作用。
諸葛亮如果沒有用馬謖守街亭,北伐中原會成功嗎?
蜀國建興六年春天,諸葛亮在平定了孟獲以後,經過短暫休整,奏請後主劉禪,率領三十萬大軍北上伐魏。開始的局勢一片大好,蜀軍節節勝利,但由於他錯用了馬謖這個紙上談兵的將領,導致街亭被司馬懿占領。如果不...
蜀漢被神化的2000年,吳國才具有與曹魏正面對抗的實力
在文學作品中,特別是《三國演義》中,蜀漢政權被嚴重的美化,文章用了很長的篇幅來介紹蜀漢政權的強大,以及蜀漢政權如何取得對曹魏戰爭勝利,其實這都是文學作品的美化,蜀漢政權真有這樣的實力嗎?
司馬懿父子要沒被大雨所救,諸葛亮將統一天下?壽命和吳國很重要
看過三國小說的人,想必都還記得,裡面有個火燒上方谷的精彩故事。裡面所講述的,就是諸葛亮在某次北伐的路上,派魏延與魏軍交戰,裝作不敵敗走的樣子,把由司馬懿所率領的曹軍,引到事先藏好硫磺與乾柴等易燃...
若吳蜀兩國能夠改變策略,三國後期的局面也許就不一樣了
三國鼎立的時候,吳國曾經想要聯合蜀國一起來對抗實力較為強大的魏國,想要戰勝魏國只有吳蜀聯合才能達到這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吳國和蜀國一直有著不錯的關係,而且一直也都有著合作,但是在夷陵之戰後不久劉備...
聯劉抗曹,聯曹抗劉:機動靈活的外交家孫權
三國時期在外交上唱主角的不是魏、蜀兩國,而是吳國。這是因為魏、蜀兩國沒有外交,它們互不承認對方的合法地位。魏國認為它繼承了漢朝的天下,是正統;蜀漢則認為曹魏是漢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漢...
跑偏的諸葛北伐,克復中原到底克復了哪裡?
看三國,大家可能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諸葛亮五次北伐,每次的口號都是「光復漢室,還於舊都」,那麼諸葛亮的路線應該很明確了才是,那就是攻打中原,占領長安、洛陽,但是翻開《三國志》的記載我們會發現,諸...
吳蜀兩國如果能在三國後期改變原本計策,或許局面又會有所改變
三國時期,吳國與蜀國想要對抗實力強大的魏國,只有合作才能達到這一目標,赤壁之戰後吳國與蜀國就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夷陵之戰後,劉備兵敗不久後病逝,吳國為了對抗魏國,再次與當時苦苦支撐的蜀國合作。
魏蜀吳三國實力大比拼:決定了諸葛亮北伐為什麼不成功
自赤壁之戰後,三足鼎立的格局開始具備了實現的基礎。在劉備拿下益州,進取漢中後,標誌著三國紛爭時代的到來。對於魏蜀吳三個國家的實力,如果僅僅從地圖來觀察的話,可能覺得三個國家的實力並沒有太大的懸殊...
吳蜀兩國的聯合軍事行動為什麼總是被魏國挫敗
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的一場經典戰役,這場戰爭劉備與孫權聯合大敗了曹操二十萬大軍奠定了未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面。等到魏蜀吳三國相繼建立之後,諸葛亮和姜維曾多次伐魏,在此期間蜀國曾和吳國聯合出兵攻打過...
諸葛亮堅持北伐被誤解了一千八百多年,真實原因讓人心服口服
諸葛亮北伐歷史上又叫諸葛亮北伐中原(長安),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從228年春至234年冬,為了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七年間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歷史上,對諸葛亮北伐多有看法,有的...
如果諸葛亮北伐的時候,東吳出兵淮南,能否牽制住魏國?
看似可以,其實是不行的。且不說東吳出不出兵,即使出兵,也是兵力不足,豈能到達牽製作用,雖然歷史上東吳在諸葛亮北伐期間楚過兵,不過東吳會為蜀國做嫁衣嗎?白白損耗自己的國力嗎?
為什麼諸葛亮六出祁山而師勞無功?
諸葛亮在中國民間一直被視為智慧的象徵,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歷來為歷代統治者所推崇,千百年來民間和官方對諸葛亮的讚譽可以說是車載斗量,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里更是將諸葛亮加以神化,成為三國智...
吳蜀聯合伐魏為何總是失敗
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的一場經典戰役,這場戰爭劉備與孫權聯合大敗了曹操二十萬大軍奠定了未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面。等到魏蜀吳三國相繼建立之後,諸葛亮和姜維曾多次伐魏,在此期間蜀國曾和吳國聯合出兵攻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