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把關羽的人頭送給曹操,孫權為什麼寫信力薦曹操稱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各大勢力你方唱罷我登場,每個人都想成為一方諸侯,更想蛟蛇化龍一步登天,成為天下的主人,名流千史。
在赤壁之戰之後,三足鼎立的勢力分布基本已經成型了,在這之後可以說很難再有勢力分一杯羹了。
按到常理來說,那以後幾十年乃至幾百年的時間裡,都會是比較弱小的東吳和更加弱小的蜀國,聯合抵抗強大的魏國。
但是歷史總是會出人意料的。
孫劉兩家因為兵家必爭之地——荊州的歸屬權,而大大出手。
造成了武聖關羽的死亡,蜀吳兩國自此之後進行了十多年的戰爭。
圖:關羽大意失荊州
在孫劉兩家鬧掰以後,孫權首先做的事,不是極力準備和即將前來復仇的蜀國的戰爭,而是寫信給曹操,表明支持曹操稱帝。
孫權在信中表明表明在曹操稱帝之後,東吳歸降魏。
而且孫權還把關羽的人頭斬下,送給了曹操。
這是為什麼?難道因為孫權不累了,不想做皇帝了?
其實,在東吳偷襲荊州之前應該就想過,要和劉備談一談。
通過和平的方式,要回本來就屬於它的荊州,但是誰知道劉備暗地裡耍無賴,死活都不肯把荊州給物歸原主。
迫不得已的孫權只能夠違背道義,用偷襲的方法,奪得了本該屬於他的領地。
孫權在和劉備鬧掰之後,便積極聯絡曹操,甚至把關羽的人頭當做禮物來討好曹操。
他的主要目的很簡單,就是和曹操聯盟,聯合攻打蜀國。
一方面這樣可以緩解同時面對魏蜀兩國,雙線作戰的壓力,另一方面就是繼續增大魏國和蜀國之間的矛盾,坐山觀虎多,自己坐收漁利。
圖:坐山觀虎鬥
那麼為什麼孫權力推曹操稱帝呢?其實他的陰謀已經被曹操給看穿了,曹操在看到孫權的信後邊大笑道:「這是把我往火坑裡推啊。
」曹操也非常明白,如果他聽了孫權的勸而去稱帝,那麼他勢必會成為天下的公敵,很有可能會發生諸侯群而攻之。
那時候曹操集團的國力肯定會大大的降低。
甚至會降到和蜀吳兩國相同的地位,形成真正的「三足鼎立」。
圖:孫權
還有就是孫權想讓勢力最大的曹操先試試稱帝,如果曹操稱帝,世人沒有反對的話,很可能過不久他也會稱帝。
三國群雄無弱智,簡單的一個追捧,很可能就藏著一個大陰謀。
所以在三國中,群雄不只要會要計謀,耍武力,還要會有很強的防範意識。
如果當時曹操選擇了稱帝,那麼歷史會改變麼?
看過的同學記得點下關注,你的評論是我進步的動力!
東吳如果不偷襲關羽,三國會提前統一嗎?
建安二十四年,蜀漢荊州都督關羽發動了對曹操的北伐戰役,戰役前兩個月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擒于禁,斬龐德。可就在兩個月後,東吳忽然背盟偷襲關羽,關羽兵敗麥城,被東吳殺死。之後,孫劉聯盟破裂,曹魏...
三國東吳英將之陸遜:智奪關羽荊州,火燒劉備連營
陸世家族在江東可算是大戶,陸遜的父親和祖父都在東吳擔任要職。因父親在他十歲時就去世,所以一直跟著父親的堂兄弟陸康,經陸康的調教文治武功都很出色。陸康病逝後,他年少就挑起陸氏家族的重擔。三國時期,...
袁南生:魯肅比諸葛亮高明在哪裡?
[摘要]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國家利益;外交目標必須以國力為基礎,不能透支國力;該妥協時妥協是理性外交、成功外交的題中應有之義;對盟友不能一味遷就,該堅持的要堅持,該鬥爭的要鬥爭。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
三國的密碼,孫權劉備從未聯盟!司馬懿看透本質才滅吳國蜀國!
傳統觀點認為,孫劉聯合共同抗曹是三國時代最突出的政治特點。這種觀點其實太過籠統,從嚴格意義上講孫權和劉備之間從未真正結盟。從曹操征劉表飲馬長江到三國歸晉,在長達半個世紀時間裡,孫劉兩家之間爭鬥是...
戰亂三國,人太多傻傻分不清?讓這些圖來拯救你!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軍閥混戰。到了公元220年,曹操的兒子曹丕篡漢建立魏國。接著,劉備和孫權相繼稱帝,建立蜀國和東吳。自此,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三國相互攻伐,戰火紛飛,湧現出許多英雄豪...
別拿大意和吳國偷襲說事了,關羽失荊州不虧,他運氣已經夠好了!
眾所周知,赤壁之戰中的慘敗,讓曹操再無力南下,三足鼎立格局基本奠定。而夷陵之戰中劉備的幾乎全軍覆沒,迫使蜀國只能側重於防守反擊,不斷主動襲擾曹魏。但說起對三國格局其決定影響的戰爭,只能是關羽主動...
襄樊之戰及三國格局演變——以博弈論視角分析
襄樊之戰是東漢末年的一次關鍵戰役,確定了三國鼎立的格局,魏蜀吳基於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斷進行博弈,外交政策屢次更迭。本文以博弈論的視角探討襄樊之戰及戰後各國政治策略的合理性。一、赤壁之戰後魏蜀吳...
孫權為什麼要借荊州給劉備?後來為什麼又偷襲取之?原因並不簡單
三國時期可以說是中國古代諸侯爭霸的代表之一了。三國中每個勢力都把「謀略」、「計謀」、「權術」等,發揮到了極致。剛剛接觸三國時,一直認為三國只是簡單的三國爭霸,不過是魏國打吳國和蜀國,蜀國和吳國...
三國他如果沒死,關羽也不會被殺,歷史也將會改寫
三國時期的歷史大家肯定都是有所了解的,最後是魏國獲勝,其實蜀國和吳國的失敗是從他們聯盟破裂開始的,因為關羽的死,造成了不可複合的裂縫。其實孫權奪回荊州的戰略是正確的,但是殺死關羽卻說明孫權沒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