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後的霸主從人口變化就可以看出來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直以來,很多三國迷都在討論一個熱衷的話題:如果能改變三國的某件事,那麼三國最終的王者還未為知也!
在這個大話題下,一切的可能性太大了。
比如:
街亭之戰,如果馬謖聽了王平的建議在山下下寨,不被張郃切斷水源,守住街亭,那麼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就有可能攻占魏國的三秦之地,創當年漢王劉邦的不世之功。
子午谷奇謀,如果諸葛亮能採用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說不定蜀國能以最小的損失謀取最大的利益。
對於國力遠小於魏國的蜀國,不失為一種翻盤的契機。
關羽失荊州,如果關羽不丟掉荊州這塊進攻曹魏的最佳寶地,蜀國從兩面進攻曹魏,勝算要大得多。
猇亭之戰,如果劉備不攻打東吳,保存蜀漢的有生力量,然後和東吳結盟,共同對付曹魏,三國之間的實力也不會懸殊那麼大了。
像這樣的假設太多了,看上去似乎都有可能向我們想像中的方向發展。
不過我卻想告訴大家:其實,我們太主觀了,我們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太大了。
《三國演義》作為提起我們對三國的興趣,是一部非常不錯的書。
但是要從《三國演義》中還原三國真實的歷史,是萬萬不夠的。
當我看了《三國志》和《晉書》後,我才發現:其實,對於一個問題,當我們無法從一個角度去解決的時候,我們可以換一個全新的角度去思考。
對於三國的最終結局,我從三國人口數量變化的角度找到了答案!據記載:
蜀漢在公元221年劉備建國的時候,人口是90萬;到公元263年蜀漢滅亡的時候,人口是94萬。
蜀國由於連連戰亂,人口損失較大,這個增長率是不正常的。
孫吳在公元242年的時候,人口是240萬;公元280年滅亡的時候,人口是230萬。
孫吳的人口增長率居然呈負增長,可能與戰亂及人口流亡有很大關係。
曹魏在公元263年滅蜀漢的時候,人口是443萬(不包含蜀);在公元280年西晉(司馬代魏)建立的時候,人口是1616萬(包含蜀、吳)。
除去孫吳投降過來的230萬,以及蜀地的人口242萬(按晉人口的年平均自然增長率計算得出,設未知數:x=蜀地公元280年人口,列方程:x/94=(1616-230-x)/443),那麼此時前曹魏的人口為1144萬。
順便可以計算得出,滅蜀以後曹魏的人口年增長率約為:6%。
這個數字和現在比較接近。
按照以上數據推算:
三國鼎立形成時(公元221年),魏國人口?萬;蜀國人口90萬;吳國人口?萬。
蜀國滅亡時(公元263年),魏國人口443萬;蜀國人口94萬;吳國人口(預計)200萬。
吳國滅亡時(公元280年),前魏國人口1144萬;蜀國人口242萬;吳國人口230萬。
一目了然,魏國人口處於明顯優勢,吳國第二,蜀國最少。
這與他們滅亡的順序剛好相反。
充分說明:打仗比的就是綜合實力,並不是靠一些微觀因素就能改變自然規律。
魏國地大物博,人口及經濟優勢明顯高出吳、蜀一大截,統一天下是遲早的事情。
要說某些因素真能影響三國,也僅僅是延長統一的時間而已。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專注於從不同角度看歷史,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背叛成性?我真不是那樣的男人!
說起《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中,許多歷史名人被羅貫中大大黑得很慘,比如曹操、曹真。但就是在這部以「崇劉抑曹」為主基調的作品中,有一位蜀國大將卻同樣被黑得要死要活。這位蜀漢大將能力不比關羽、趙雲差,卻...
別再被騙了,魏延被殺的真實原因並不是有反骨,而是因為他的離去
熟讀《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在諸葛亮去世之前,看出了魏延有「反骨」。他在的時候,還能壓制住魏延,如果他一旦死了,手握兵權的魏延必將謀反。於是,諸葛亮給馬岱留下了一個錦囊,一旦魏延造反,就讓馬岱...
武侯北伐是否真的靠譜?北伐是不是個錯誤?夢三國北伐對錯之爭
魏、蜀、吳三國人口比較表,蜀國有28萬戶,94萬人,;吳國有52.3萬戶,230萬人,,魏國有103萬戶,443.28萬人;三從兩點變化得知蜀國每戶大約有3.4口人,;吳國每戶大約有4.3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