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之(八)三國六十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要講的這個時期,想必大家已經太過熟悉了,因為四大名著的原因,三國一直是大家愛討論的話題。

糾結了好久,一是大家熟悉,二來這個時間段只有短短60年,但想到初衷既然是要串一下中國歷史,所以還是有必要為各位看官敘述一下。

三國狹義上是220年曹丕逼東漢漢獻帝禪讓,建國曹魏,使東漢滅亡開始,廣義上是184年黃巾之亂開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

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這之前發生幾件歷史事件:

黃巾起義

東漢末年,土地兼并十分嚴重,豪強地主勢力迅速膨脹。

他們「館舍布於州郡,田畝連於方國」,擁有成千上萬的奴婢和徒附。

廣大農民喪失土地之後,多數淪為豪強地主的依附農民。

他們除了交納高額地租和服徭役外,人身也受地主支配,如充當家兵等,甚至跟隨主人遷徙。

農民與地主階級處於尖銳的對立地位。

由於社會危機日益深重,廣大農民被迫奮起反抗。

從安帝到靈帝的八十餘年,見於記載的大小農民起義近百次。

其中,如安帝時青州張伯路領導的流民起義,波及沿海九郡;順帝時廣陵張嬰領導的起義軍一萬多人,活動於徐、揚一帶達十幾年之久;桓帝時太山公孫舉領導起義軍,在青、兗、徐三州作戰,給官軍以沉重打擊。

在南方和西北,還出現了漢族和少數族的聯合起義。

不少農民起義的領袖自稱「皇帝」、「黑帝」、「無上將軍」、「真人」等,或建年號,或置百官,或則利用宗教為組織形式。

此伏彼起,日益頻繁。

當時民間曾流行一首歌謠:「小民發如韭,剪復生;頭如雞,割復鳴。

吏不必可畏,民不必可輕!」黃巾起義正是在農民鬥爭蓬勃開展的基礎上爆發的。

184年,太平道首領張角及兄弟張梁和張寶率信徒發起民變,史稱黃巾之亂,迅速發展到數百萬追隨者,引起全國性的戰亂

董卓亂政

公元188年漢靈帝駕崩,外戚與宦官的鬥爭再次出現。

宦官蹇碩等意圖殺害外戚大將軍何進,改立太子劉辯的弟弟陳留王劉協,然而失敗。

漢少帝劉辯順利繼立後,何進又與袁紹等士大夫企圖去除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及其他宦官。

何進令涼州董卓、并州丁原帶兵增援。

誰料宦官們先發制人,在董卓軍到達洛陽前殺死何進。

而袁紹則以為何進報仇為名率軍入宮,殺死十常侍等宦官兩千多人。

雖然困擾東漢上百年的外戚與宦官之爭就此終結,卻也方便了率軍入都城的董卓順勢奪取朝政大權。

董卓為了奪權,開始剷除反對者,手段殘暴,引起了諸多不滿。

他指使呂布殺死掌管都城禁衛的丁原奪得其軍隊,袁紹及曹操等原先掌握過兵權的將領紛紛逃離首都洛陽。

最後董卓廢除並殺死了漢少帝,改立劉協為帝,史稱漢獻帝,至此董卓完全掌握了朝廷。

群雄割據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params:{"google_ad_client":["ca","pub","2923"+"1528"+"6638"+"5027"].join("-"),"google_ad_slot":"7278175363","google_ad_layout":"in-article","google_ad_format":"fluid","google_ad_channel":"2506295345"}});

東漢末年各勢力分布


三國形成

208年,曹操統一北方後,乘劉表病死之赤壁之戰機率大軍南下,其子劉琮向曹操投降,劉備離開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軍追上擊敗,逃至夏口

此時魯肅到備處探聽情況,劉備也派諸葛亮出使江東,雙方結盟,共抗曹軍。

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於赤壁,曹軍退回北方後,平定馬超、韓遂西北聯軍,統一北方。

促使形成三國鼎立局面。

孫權、劉備雙方也開始各自爭奪荊州。

劉備成功逼降荊南四郡;而孫權部將周瑜也向荊州南郡發兵成功將西北一帶收為領地


211年,劉備率部進入益州,逐步占據了原來劉璋的地盤。

219年,劉備從曹軍手中奪得漢中,關羽也向曹軍發起進攻,但是孫權遣呂蒙襲殺關羽


之後不久,在諸葛亮、孫權的努力下蜀漢、東吳恢復結盟關係,共抗曹魏
,至此,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南北之間雖然還常有戰事發生,有時規模還比較大,但是總的說來,力量大體平衡,鼎足之勢維持了四十餘年之久。

三國鼎立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

次年劉備在成都延續漢朝,史稱蜀漢。

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

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

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魏蜀吳三國行政區

州名 範圍 所屬
豫州 治所譙(qiáo,安徽亳縣),所轄今豫南部、東部、皖北部、蘇西北角及山東西南角 曹魏
兗州 治所昌邑(今魯金鄉縣西北),所轄今山東西南部,豫東部和蘇西北角 曹魏
徐州 治所郯(tán,郯城縣西南,後遷下邳),所轄今魯東南部,江蘇北部及皖東北角 曹魏
涼州 治所隴(甘肅清水縣北),所轄今甘東東部 曹魏
雍州 原為光武帝劉秀所置,後取消。

公元194年,李傕把涼州分為涼州和雍州。

公元213年,曹操將司州三分一,司州之一便分到雍州
曹魏
冀州 治所鄗(hào)(河北柏鄉縣北,後遷鄴城),所轄今冀西南部,後被曹操以冀、青、並、幽四州合為冀州 曹魏
揚州 治所歷陽(皖和縣,後遷壽春),所轄今蘇南部、皖中南部,浙、閩、贛三省 東吳
荊州 治所漢壽(湘常德市東,後遷襄陽),所轄今豫西南部,鄂、湘二省及黔、桂、粵三省邊緣 東吳
益州 治所雒(luò,川廣漢市,後綿竹,再成都),所轄今川、黔、滇三省大部,陝及鄂、甘各一隅 蜀漢
交州 包括今天越南北、中部和中國廣西的一部分。

東漢交州治番禺,即今廣州,轄今兩廣及越南北部。

吳分交州為交州和廣州,廣州治番禺,交州治龍編(在今越南河內東),交州轄今越南北部和兩廣的雷州半島和欽州地區。

東吳

三國人物誌

曹魏

八虎騎 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純·曹休·曹真·夏侯尚·曹洪
五子良將 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
其他武將 李典·典韋·許褚·高覽·臧霸·呂虔·龐德·文聘·郝昭·王雙·郭淮·諸葛誕·文鴦·陳泰·段煨·司馬師·張允·蔡瑁·曹彰·張繡


文臣謀士 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董昭·劉曄·蔣濟·鍾繇·陳登·王朗·許攸·華歆·崔琰·毛玠·滿寵·蔣干·陳群·陳琳徐庶(後期)·國淵


五大謀士 郭嘉、荀彧、荀攸(謀主)、賈詡、程昱

東吳

文臣武將
四大都督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
十二虎臣 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凌統、徐盛、潘璋、丁奉
武將 陸抗·凌操·宋謙·諸葛恪·馬忠·祖茂·劉基·朱然


文官謀士 張昭·張紘·顧雍·諸葛瑾·陸績·虞翻·步騭·闞澤

蜀漢

文臣武將
五虎上將 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
其他武將 魏延·姜維·馬岱·劉封·孟達·嚴顏·王平·關平·關興·張苞·張翼·張嶷·吳班·廖化·陳到·周倉·糜芳·董允·嚴顏·霍弋·黃權
文臣謀士 諸葛亮·龐統·法正·簡雍·麋竺·孫乾·伊籍·秦宓·蔣琬·費褘·李嚴·費詩·譙周·徐庶(前期)·馬良·董和·郤正·馬謖·張松

三國戰役

戰爭名稱 時間/年 雙方統帥 結果
黃巾起義 184-186 何進、張角 何進依靠眾多地方軍閥擊敗張角
討伐董卓 189-191 董卓、袁紹 董卓遷都長安,盟軍決裂,形成軍閥割據局面
江夏之戰 190 劉表、孫堅 劉表殺孫堅,孫策接任
兗州之戰 192 曹操、青州黃巾軍 曹操擊敗黃巾軍,取得兗州
宛城之戰 197-199 曹操、張繡 第一次戰鬥曹操損失愛子曹昂與愛將典韋,第二次戰鬥取勝
易京之戰 199 袁紹、公孫瓚 袁紹消滅公孫瓚
官渡之戰 200-201 袁紹、曹操 曹操連連用計,以少勝多,大敗袁紹
南皮之戰 205 曹操、袁譚 曹操在華北平原的控制再無人能撼動,袁氏餘部則在追擊下北逃
赤壁之戰 208 曹操、孫權&劉備 孫劉聯軍利用風向火攻打敗曹操,奠定三國雛形
合肥之戰 209 曹操、孫權 雙方各有勝負
潼關之戰 211 曹操、韓遂&馬超 曹操利用反間計打敗馬超
巴蜀之戰 211-214 劉備、張魯&劉璋 劉備擊敗敵軍,收馬超,取得益州
漢中之戰 219 劉備、夏侯淵 黃忠力斬夏侯淵,取得漢中
荊州之戰 219 孫權&曹操、關羽 孫權與曹操聯手擊殺關羽,孫權取得荊州大部
夷陵之戰 221-222 劉備、陸遜 陸遜用火計擊敗劉備,劉備不久病死
曹丕伐吳 222-223 曹丕、孫權 三次入侵皆未果,吳和魏脫離臣屬關係
南中平定戰 225 諸葛亮、孟獲 諸葛亮採取攻心,使南蠻心服口服
諸葛亮北伐 227-234 諸葛亮、曹真&司馬懿 共5次,互有勝負,諸葛亮病逝。

石亭之戰 228 陸遜、曹休 大敗曹休
魏滅燕之戰 238 司馬懿、公孫淵 遼東地區歸於魏國統治
興勢之戰 244 曹爽、費禕 攻克漢中失敗
姜維北伐 249-263 姜維、鍾會&鄧艾&諸葛緒 互有勝負
淮南三叛 251-258 王凌&毌丘儉&諸葛誕、司馬氏 後兩次有吳軍參與,司馬氏徹底剷除魏帝勢力
東興之戰 252 諸葛恪、司馬昭 魏軍戰敗,諸葛恪聲望達到頂峰
魏滅蜀之戰 263 鍾會&鄧艾、劉禪 鄧艾鍾會滅蜀
交州爭奪戰 270 陶璜、董元 吳軍收復交趾地區,打破西晉三面包圍之勢
西陵之戰 272-274 陸抗、羊祜 陸抗以3萬士兵擊潰晉國8萬士兵
晉滅吳之戰 279-280 司馬炎、孫皓 西晉統一中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時期十大戰爭,這些戰爭改變了歷史走向

184年,東漢爆發黃巾起義,從此中國開始了近一百年的戰亂時代。這一時期內,各路諸侯紛紛登場,演繹了一場場精彩戰爭。184年,太平道首領張角率信徒發起民變,史稱黃巾之亂。東漢政府號召各路力量參與鎮...

你不了解的孫權 開疆拓土三分天下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在南宋詞人辛棄疾的筆下,...

三國有什麼大的戰爭

三國(狹義220年-280年,廣義184年、190年或208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有曹魏、蜀漢、孫吳三個國家。

看典故,學歷史(黃巾起義-晉的建立)

1黃巾軍起義:東漢晚期,官宦和外戚兩大集團交替專政,社會動盪不安,民眾流離失所。 冀州巨鹿人張角提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舉行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規定義軍以黃巾纏頭,...

三國 關羽之死難道是蜀漢內鬥的犧牲品

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神機妙算、鞠躬盡瘁的形象。最近,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朱子彥在新著《走下聖壇的諸葛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對三國史上一些著名的舊案作了新的詮釋,如諸葛亮出山時為何選擇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