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評劉備「這個英雄也有袁紹那樣『多謀寡斷』的缺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是蜀漢的開國君主,在三國時代是一位有作為的政治家,他起自微賤,幾乎沒有任何背景,唯一能靠的也只是那個虛無縹緲的漢室後裔的聲明,劉備漂泊半生,但是他堅韌不拔。

禮賢下士,最後終於在蜀地稱帝,三分天下,在那個公卿豪族遍地的時代,可以說是非常難得的。

1957年,毛主席在上海乾部會議上又說:「劉備得了孔明,說是如魚得水,確有其事,不僅小說上那麼寫,歷史上也那麼寫,也像魚跟水的關係一樣。

群眾就是孔明,領導者就是劉備,一個領導者,一個被領導者。

毛主席同時認為「劉備這個英雄,跟曹操同等水平,是厲害的。

但是事情出來了,不能一眼看出就抓到,慢一點。

劉備的長處是善於用人,所以能得到像諸葛亮那樣頗有才智、品學兼優的智士輔佐。

」總體來看,毛主席對劉備是非常欣賞的。

但同時,毛主席也認為劉備有幾個缺點,一是好感情用事,1949年3月24日,毛主席由西柏坡至北平,路經劉備家鄉河北涿州時,對警衛員們說:「《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就是在涿州同關羽和張飛結拜成異姓兄弟的,這裡就是書中說的「桃園三結義」的地方。

劉備的野心大……但他志大才疏學識淺,好感情用事,在許多問題上用感情代替了政策。

因為想報二弟關羽被東吳殺害之仇,置江山社稷於不顧,不聽諸葛亮等謀臣的勸阻,貿然負氣出兵,結果被東吳打得大敗而歸,自己無顏再回成都見諸葛亮和文武百官,死在臨近湖北的四川省東部奉節縣東的白帝城。

第二個缺點就是「多謀寡斷」。

毛主席認為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就犯了這個毛病,與吳軍相持太久,導致蜀漢大軍全軍覆沒。

所以毛主席在文章中曾經說道;「有些人是書生,最大的缺點是多謀寡斷。

劉備、孫權、袁紹都有這個缺點,曹操就多謀善斷。

不過《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劉備是折服的,說道;「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這評價是很高的,稱劉備有漢高祖劉邦的英雄之器,與諸葛亮之間的君臣關係也千古難見。

但是陳壽也承認劉備的不足;「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

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就是在機權謀略方面不及魏武帝曹操,是故所得疆域版圖也較為狹小。

但他百折不撓,始終不甘居於曹操之下,還因為他揣摩到曹操的氣量難以容忍他,並非專是為了爭奪名利,也是為了避免遭受迫害啊。

劉備一生,半世輾轉,從寄人籬下到聯吳抗曹,入主益州,最終三分天下,已經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政治家了,但他多謀寡斷導致夷陵之戰慘敗,晚景淒涼,成為三國時代令人感嘆的悲劇英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毛主席眼中的劉備:他有一個優點,兩個缺點

三國裡邊最耀眼的明星是「一代奸雄」曹操,那麼其次耀眼的是不是就是劉備了呢?劉備是三國時期蜀漢的開國皇帝,他還是漢氏的後裔。劉備的外形很奇特,他的兩手可以垂到膝蓋處,他還能看得到自己的耳朵,估計他...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東漢末年,朝政日非,江河日下,禮崩樂壞,政權名存實亡,民不聊生,於是乎黃巾造反,蜂賊盜起,天下群雄逐鹿,豪傑並起,大家你打我我打你,你殺我我殺你,弄得是雞飛狗跳,烽煙不息,不亦樂乎。廝打角逐中...

偉大領袖毛主席中肯的評價這位皇帝的優缺點

在三國哪個動盪不安,兵禍連連的年代。蜀漢皇帝劉備可稱之為一代梟雄,一生都在逃亡之中,踏遍了大半個中國,最終在中國的大地上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國家蜀漢政權。毛澤東一生獨愛歷史,也評價過許許多多歷史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