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領袖毛主席中肯的評價這位皇帝的優缺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三國哪個動盪不安,兵禍連連的年代。

蜀漢皇帝劉備可稱之為一代梟雄,一生都在逃亡之中,踏遍了大半個中國,最終在中國的大地上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國家蜀漢政權。

毛澤東一生獨愛歷史,也評價過許許多多歷史知名人物,其中包括劉備。

多次談論劉備,其中的褒貶非常中肯。

劉備

他對劉備有讚賞也有批評,讚賞主要在於劉備善於用人,善於團結各方人士為自己所用。

在1957年,毛澤東從南京飛往上海市,在鎮江上空即興書寫了辛棄疾的《南鄉子·登京口北古亭有懷》,更對這首詞做出了解釋。

當談到「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時,就說起了「煮酒論英雄」。

曹操說:當今天下,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下之至。

劉備問:誰能當之?曹操以手指劉備與自己說:當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儘管劉備比曹操略遜一籌,但劉備這個人很會用人,很能團結人,終究成大事。

毛澤東再與薄一波談及《三國演義》曾經說過:看這本書,不但要看站著,看外交,更要看組織。

你們北方人——劉備、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組織了一個領導班子南下,到了四川,同「地方幹部「一起建立一個好的根據地。

毛澤東說,劉備這個英雄,跟曹操同等水平,是很厲害的。

但是事情出來了,不能一眼看出就抓住,遲鈍一點。

所以能得到諸葛亮那樣有才智、品學兼優的智士輔佐,充分說明,劉備的常熟市善於用人。

諸葛亮

毛澤東認為,劉備有兩個突出的缺點存在:一,感情用事,這是最大的缺點。

劉備的野心很大......但是志大才疏,學識淺薄,喜好感情用事,在許多問題上用感情代替政策。

為報關羽被東吳殺害之仇,置江山社稷於不顧,不聽臣下的勸阻,貿然負氣出兵,結果大敗,自己也無顏回成都見文武百官,最後死在了奉節縣東的白帝城。

二,劉備分不清主次矛盾,導致了最後失敗。

毛澤東說:三國時期,荊州失守,蜀軍進攻東吳,被陸遜火燒連營700里,打得大敗,主要原因就是劉備沒有區分與處理好主次矛盾的關係,在謀略上更是沒有抓住主要矛盾。

陸遜

諸葛亮更是在《隆中對》所確定的戰略方針是 「東聯孫吳,北抗曹操」,曹劉是主要矛盾,孫劉是次要矛盾,是盟友。

孫劉是盟友之中的內部矛盾。

當孫權數次討要荊州時,諸葛亮是一再軟磨硬泡,而不硬抗,直到最後才讓出荊州部分地區。

劉備卻派了根本不執行「以聯吳為根本、爭奪荊州要有禮有節」方針的關羽去駐守荊州。

最後導致荊州丟失,關羽被殺。

劉備見關羽被殺,遂起兵伐吳,眾臣苦勸不聽,是在是因小失大。

正如趙雲所說:「曹操國賊非孫權也,應先滅魏,則吳自服。

」諸葛亮也上書勸阻說:「臣等切以吳賊逞奸詭之計,致荊州有覆亡之禍;隕將星於鬥牛,折天柱於楚地。

此情哀痛,誠不可忘。

但念遷漢鼎者,罪由曹操;遺劉祚者,過非孫權。

希望陛下採納秦宓之言,以養士卒之力,別作良圖,社稷幸甚!當劉備看完後,直接扔到地上,說」我決定了,你們不要再說」,起大軍東征,最終導致了兵敗身亡,從而蜀國一蹶不振,國力大損。

毛澤東

鑒於這些,毛主席對劉備的一優點,兩缺點。

分析的可謂是對劉備這個人的充分了解,評價的有獨到之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蜀國國主劉備識人能力如何

劉備識人能力如何在三國時期人才輩出,身為一個君主或許自己不需要太高的軍事政治才能,但是一定要有識人用人只能,而劉備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劉備相比起很多豪傑最大的優勢不在於他的仁義,而是在於他能識人,...

劉備選幹部:感情用事壞了事

劉備選幹部:感情用事壞了事文丨姜衛華俗話說:「米麵夫妻,酒肉朋友。」劉、關、張萍水相逢,一下子打得那麼熱乎,其實,也離不開這「酒肉」二字。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再加上連年災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此...

劉備集團:關羽算個部門經理嗎?還是CEO?

世人皆說「關羽大意失荊州」。那麼真實的歷史上是這樣的嗎? 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任何偶然事情發生的背後或許都存在著必然。建安二十四年( 219 年) 關羽從江陵出兵攻 打襄、樊地區,勢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