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何能獲得成功,這則成語故事道出其中的奧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先主傳》,是作者陳壽對昭烈帝劉備的評語。

原文如下:

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

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先主劉備意志堅定,志向遠大,心地寬厚,知人善任,虛心待士,很有漢高祖劉邦的風範,頗具英雄的氣度。

當他把國家和孩子都託付給諸葛亮的時候,心地純真,毫無疑心,的確表現出君臣之間大公無私的關係,堪稱古今的榜樣。

他臨機應變的才幹謀略,比不上魏武帝,因此基業和國土面積也非常狹小。

但他百折不撓,始終不肯屈居於曹操之下,大概是估計以曹操的氣量必然容不下自己,這不僅是為了爭奪利益,而且是以此避害吧。

本文要說的成語,便出自文中的「弘毅寬厚」,意為志向遠大而待人寬大厚道,這也是由《三國志》作者陳壽所首創的成語之一。

劉備的成功,是漢末政治舞台上的奇蹟。

與其他漢末諸侯相比,劉備既無顯赫的身世,也無雄厚的實力。

闖蕩中原數十載,最終一無所獲,按照一般的規律,劉備應該很快便被其他割據勢力所消滅。

然後,最終劉備卻意外地在西南一隅獲得了絕大的成功,並建立了蜀漢帝國,與曹魏、孫吳三足鼎立,這其中的偶然性要遠遠高於必然性。

劉備為什麼能成功呢?陳壽給出的答案有三個:一是這句「弘毅寬厚」的成語,二是「百折不撓」的性格特點,三是「機權幹略」的能力。

前兩者道出了劉備成功的訣竅,弘毅寬厚讓劉備建立了忠實於自己的政治、軍事集團;百折不撓讓他每次都能在遭受重大挫折後屹立不倒。

而第三條則是指出了劉備的才能,具有一定的謀略能力。

不過,陳壽也說了句實話,憑藉劉備的能力,難以與曹操這樣的霸主相抗衡,故此他只能偏居一隅而無法占據中原、光復漢室。

參考書籍:《三國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既是個英雄也是個梟雄

英雄者,才勇過人,無私忘我,很很強的氣質,百折不撓;梟雄者,驕悍雄傑之人,多指強橫有野心之人。《三國志.周瑜傳》: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三國演義》二十一回「...

為何劉備顛沛流離半生 都還有人願意跟隨?

劉備顛沛流離了大半生,所說落魄非常,但是每到一處,還都是有投奔跟隨他的人,這究竟是為什麼,簡單分析一下。NO.1:劉備這個人是很有名氣的,並不像大家印象里那般籍籍無名,劉備少年與公孫瓚拜盧植為師...

劉備:一個時代的成功「演員」

《三國志》對於劉備的評價是:「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