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士怎樣才能讀完每一本書,都有紮實的收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 ◆ ◆

文 | 李家小貓

大部人都有意識地開始讀書了,年底總結的時候,很多人曬出一年100本,200本,少的也有幾十本。

但僅僅「讀過」是不夠的,回想自己的情況,讀完就忘,看了前面忘記後面,看了後面就忘記了前面的內容。

如果別人問起,說這本書主要講了什麼內容?你最喜歡書的哪一部分?這本書對你有什麼影響?它的優點又在哪裡?完全答不上來。

那麼「一味讀下去」等於沒有讀過。

而我嚮往的讀書其實是這個樣子的:

讀一本書時要把書里的內容記在腦中,這樣在幾年後甚至幾十年後,這些內容也還能繼續發酵,還會因為目前正在經歷的事情而被重新回憶起來,讓人們再受到一次感動,甚至還想再讀一次那本書。

如果能像這樣與一本書來一次「深刻交流」,那就再理想不過了。

達到這個目標以後,再去訓練更快的讀書速度,或是買大量書一口氣讀完,或是鍛鍊嚴密的邏輯思考能力,都為時不晚。

那怎麼樣能讓書里的內容融入自己的身心,指導我們的行為?《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給了我們答案。

作者說如果想在讀完每一本書後都有紮實的收穫,就需要有技巧地寫讀書筆記,並養成長期的習慣。

作者創造了一元化筆記讀書方法,涵蓋了從選書、購書、讀書、記錄、活用五個階段,介紹了一套科學高效的讀書方法。

這套方法倡導有目的性地購書,讓讀書從開始就充滿主動性;用筆記管理讀書生活,養成隨時記錄新的體會的習慣;學會摘抄,讓原書精髓與自身思維的火花交相輝映;完善整理歸檔工作,做好讀書筆記需要反覆重讀來凸顯其價值。

作者奧野宣之,同志社大學新聞學專業畢業,曾在出版社和報社工作。

他獨創的信息整理術和智慧創造法在商務人士中大受歡迎,累計銷量超過50萬冊。

在利用新聞出版經驗進行網絡與雜誌專欄撰稿人的工作以外,他還以「筆記本作家」的身份活躍在媒體節目和論壇中。

不管是工作還是興趣,他都堅持使用筆記本記錄,這種生活方式在NHK和TBS電視台的節目中播出後引發了熱烈反響。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強調做好一本筆記,牢記每本書的精華。

只有記得好,才能記得牢。

一、為什麼要做讀書筆記?「一味讀下去」等於沒有讀過

人類是健忘的生物,就連昨天吃過的飯都需要認真回憶才能想起來。

我們有什麼理由相信自己可以「理解書的精髓」呢?

我們看書並不是為了只記住其中1%或2%,那樣效率未免太差了。

最起碼也要記住10%~30%左右。

如果只是用眼睛看過,而不是記在腦子裡,讀再多的書也沒有用。

思考讓人如同置身於迷霧之中,把靈感記錄在紙上,讓思考書面化,讓靈感脫離之前的抽象狀態,會更容易將其理解消化,也能促使自己把靈感用作創意材料,想用的時候就能信手拈來。

那麼讀書筆記就是我們讀書生活的好搭檔。

通過在筆記本上記錄的過程,可以加深對書的理解,使寫下的內容更容易融入自己的身心,促使自己把一本書切實地轉變為自己的無形財富。

並且讀書筆記需要我們進行讀書、畫重點、寫讀書筆記三個步驟,每個步驟都需要閱讀。

這種多次閱讀留下的印象肯定比普通的閱讀深刻好幾倍。

總有一天會用到這些知識儲備,比如在寫文章、製作企劃書、策劃方案或是整理提案時,可以翻開筆記找到曾經記下的書籍、文章和自己當時的視角、思考,讓這些內容助自己一臂之力。

二、如何做讀書筆記?通過做筆記吸取書中營養

我自己最開始讀書的時候,喜歡劃重點、劃主旨句和覺得對自己很有啟發的句子,讀過一遍以後,再重新看第二遍的時候,只翻看划過線的部分,甚至對於重要的書籍,對於每個劃線的部分,按照章節進行摘抄,整理成一篇只剩下精華乾貨的筆記。

那個時候只是摘抄,沒有加入自己的感想和點評部分,同時有一個明顯的缺點,整理特別費時間,但是整理過的書確實會留下一些印象,而且方便回頭隨時翻看,回顧掌握要點。

因為覺得特別費時間,中間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再做過讀書筆記。

因為懶因為麻煩,讀過就算完了,趕著讀下一本,但是大腦卻空空一片。

盲目追逐閱讀的數量,閱讀基礎還沒有打好的情況下必然導致閱讀質量低下。

但是偶爾翻看豆瓣關於讀過的每本書以及書評的記載,那些留下的足跡,覺得挺有意義和成就感,還是想要好好系統地學習一下記筆記的方法,提高閱讀效率,想找到一種更簡明更深刻有效的記讀書筆記的方法。

①從一句話開始

讀書的目的是用自己的方式學習,學習、吸收對自己真正有用的智慧和語句才是最重要的,這不是語文考試,沒有必要去拚命思考「作者想要傳達什麼」,只關注自己想關注的內容就好了。

同時讀書的重點是自己認為哪些內容重要,並將其徹底消化。

從這一點來看,寫在讀書筆記上的感想可以只是一句話。

但哪怕是一句話,也要寫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只要寫的是發自內心的語句,那麼這次讀書筆記就是有意義的。

讀書筆記也可以看成是一項「對重要內容進行提煉的工序」。

不僅能去掉多餘的細枝末節,還可以自己然地調動起抱著目的去讀書的意識。

自己之前的毛病在於覺得金句太多,哪句都不能捨棄。

整理起來過於瑣碎麻煩就放棄了。

可以嘗試輕裝上陣,卸下想要完美又要全面的包袱,從最打動自己最有共鳴的一句開始就好。

②「蔥鮪火鍋式」的讀書筆記

蔥鮪(wěi)火鍋,即蔥段金槍魚火鍋,是以蔥和金槍魚為材料烹製的日本特色料理,其中蔥為配菜,而非調料,與金槍魚同樣重要。

那麼,「蔥鮪火鍋式」的讀書筆記法就是將「摘抄」和「評價」作為同樣重要的「材料」進行融合的一種筆記法。

(○)【摘抄】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

(☆)【評價】自己對這篇文章的感想

(○)後面是摘抄,文字不做省略,保持原汁原味;

(☆)後面則是自己的評論,寫一些對摘抄內容的感想、思考或朴充說明。

摘抄和評論交替進行,是為了在摘抄以後,趁著印象還鮮明寫下自己的感想。

摘抄部分一定要選取對自己最重要的觀點或段落,記下最能打動人心得語句,這樣可以加深自己的印象,並且促進對內容的理解。

評論部分一定要談出自己對摘抄部分的理解與想法,通過自己遇到的實際情況與書中觀點發生關聯,這才是推動自己原創思考的源泉。

就像趙周老師《這樣讀書就夠了》提到的RIA便簽讀書法中提到的:

I(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

A1(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

A2(以後我怎麼用)

將書中精華內化為己用,才是學習的核心。

只要記得重點放在「摘抄對自己來說很重要的文章」和「寫主觀評論」上即可。

即使客觀上很重要,如果眼前的信息無法與自己在感性層面上產生共鳴,那麼再讀多少次也不會有感想。

③尋找最有代表性的語句

只有讓自己感動的段落才值得摘抄。

讀過一本書以後,對書中內容感同深受固然讓人心情愉悅,但這也代表這次讀書沒有給你帶來新東西。

相反,如果一篇文章顛覆了你之前的想法,使你的認識發生動搖,在抄寫和重讀的過程中仍然會讓人信服或是感覺震撼,這種文章才是值得摘抄的。

嚴選文章來減少摘抄量。

找出代表這篇文章的關鍵句或者抽出關鍵詞,削減不需要的部分。

篩選關鍵句的工序本身也是一種重讀,就是在文章中找到所有語句圍繞的中心句,而找到最能代表這這次讀書體驗的語句是最理想的狀態。

如果抄寫太長的文章太麻煩,但又找不出合適的關鍵句的時候,可以把小標題抄下來。

小標題是作者或編者傾注了相當多的心血提煉出的語句,可以將其當作最具代表性的語句摘抄下來。

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為了堅持寫筆記而走形式主義。

不管採用什麼方式,都要踏實地寫筆記,並真正理解書的內容。

三、如何活用讀書筆記?活用讀書筆記寫書評提高自我

通過寫讀書筆記,讀書已經成為一次成功的體驗。

比如說:「書上寫的這些,我是這麼理解的......」,「以此為契機,我想到了這樣一件事......」。

只有在讀完後對書中內容做出反應,進行主動思考,才能真正掌握這本書的內容。

讀書筆記也是一種升華工具,可以讓讀書活動完成從生搬硬套到獨創思維的飛躍。

同時寫讀書筆記可以鍛鍊對文章結構的組織能力、提高思想輸出的質量,寫作技巧會得到大幅度提升。

在撰寫和參考筆記的過程中,我們持有的信息會隨之更新,同時也會不斷發酵。

如果更進一步寫出書評,甚至還會有更多新的發現。

好的讀書筆記就像認真洗好切好的蔬菜和鮮肉一樣,可以隨時拿出來根據需要進行輸出。

一邊參考寫好的讀書筆記,一邊將輸入腦中的學問輸出,這樣把已經掌握的信息反芻、回味一遍。

這樣才能將「借來的」思考準確地轉變為屬於自己的東西。

作者提到他運用讀書筆記寫了一系列書評連載,「只用三書提高工作能力!商務書籍大比拼」

這個方法特別值得借鑑。

連載的主題是讀三本相同主題的書,以此解決職場人士的煩惱,如溝通問題、心理健康問題等。

作者在寫書評連載時,會把自己當作因為某個主題而煩惱的人,每讀完一本書、了解過一個觀點後都會先做好讀書筆記,再在此基礎上思考該如何展開文章、發表怎樣的觀點。

具體方法是從A、B、C三本書中找出有用的部分以後,用C書來解決A書與B書相對立的部分產生的問題,再以A書的眼光來觀察B書和C書的中的事例,每次的情況都不一樣,但也都大同小異。

總而言之,就只是讓A、B、C三本書互相爭論,最後由我們自己來評判。

●A書要點+評論

●B書要點+評論

●C書要點+評論

●A書論點(提出的問題+自己的思考意見)

●B書論點(提出的問題+自己的思考意見)

●C書論點(提出的問題+自己的思考意見)

前三點的總結方法就是使用的「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的方法。

後面三點則是把A、B、C書中針對某個疑問的信息記錄下來,再附上自己的評論。

就好像請三位專家圍繞某個問題給自己提意見,並讓他們進行對比和討論一樣。

經過整理總結以後,漸漸就會得出一個假設——「其實就是這樣的吧?」,但這始終是個假設,還需要重讀一遍做過記號的內容和寫好讀書筆記,來驗證剛才的假設。

一邊反覆「與自己討論」,深刻思考,一邊反覆修正之前的假設,最後得出能讓自己信服的結論。

不僅可以用這種方法寫書評,也適合用來解決個人問題。

如果你在煩惱要不要跳槽,除了找朋友討論,想參考別人的做法以外,還可以從書中獲得建議,可以先定好「跳槽」、「職業規劃」、「工作能力提升」這幾個主題,選三本書中意的書來閱讀。

熟讀之後邊做讀書筆記邊思考,最後得出結論。

感覺這個就是自己目前在做的主題閱讀,通橫向擴展閱讀,用更寬廣的視角抓住問題的本質,然後思考用更好的辦法解決自己的困惑或者想要學到的東西,並且通過書評的方式寫作並進行分享,或許也可以幫助他人,這個方法值得一試。

不過分強迫自己,嘗試按照習慣的節奏來讀書,從選書、買書到讀書,再到活用信息,一步一步地讓自己學會「與書共處」,離讀書更近。

讀書筆記會幫助我們改變讀書方法,而讀書方法的改變又會帶來思考方式的轉變。

我們應該讓自己讀過的書物盡其用,儘量讓自己不忘記書的內容,使之融入自己的身心。

我們也要儘量將書中的信息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在享受讀書的過程中塑造自我。


我是職場寫作達人李家小貓,歡迎關注,閱讀和寫作讓你更性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於讀書,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今年2月6日 ,美國SpaceX公司所擁有的世界最強大的現役運載火箭「獵鷹重型」發射成功 ,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再一次被大家熱議,除了傳奇的商業經歷和引以為傲的火箭、電動汽車,他在讀書方面的強...

真正把書消化掉的好方法

你有多久沒有提起筆寫過字了?在這個「機不可失」的時代,手機給我們帶來諸多便利,但同時也讓我們變得越來越懶惰。各種讀書app興起,很多朋友都和我一樣一頭鑽進去閱讀起來。看著讀書app上面顯示著已讀...

學會讀書,先要學會做筆記

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從小就會讀書,就像我也閱讀了大量的書籍,都是走馬觀花的略了一遍,你要問我都讀過什麼書,我甚至連作者和名字都記不起來,空讀了好多書,白白浪費了時間,因為沒有...

選擇正確的讀書方法,讓你受益終身

關於閱讀,大家是否都有過這樣的煩惱:讀了書也記不得其中的內容。這是因為人類大腦的構造原本就是善於忘記,根據德國實驗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發現,20分鐘後,遺忘42%;1小時後遺忘...

學會做讀書筆記,深度開發所學知識

俗話說:「最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憶」。古今中外,很多名家通過做讀書筆記,實現了極有價值的輸出。馬克思為寫《資本論》,閱讀了超過1500種書,並寫下札記。寫出《朱元璋傳》的歷史學家吳晗,研究明...

解決讀了那麼多書卻沒有進步的問題

公元16世紀起,歐洲貴族瘋狂迷戀中國的藝術品,其中就包括瓷器。不過他們既不知道瓷器的成分,又不懂得燒制的原理。因此,只能從中國進口瓷器。後來,波蘭國王奧古斯都二世把兩位鍊金師關在一座城堡里,命...

一個小小筆記本,幫你解決讀書的三大難題

全民閱讀的時代,讀書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一種風氣。遍地開花的各種形式讀書會,功能越來越齊全的閱讀app,以及那些靠讀書崛起的一代斜槓青年們,都在有形無形展示著讀書的重要性。閱讀,已經在這個社會蔚然...

讀書:怎樣加深理解、深入思考

語文和英語裡都有閱讀理解,可惜我們很多人只是在閱讀,而沒有理解。只能說明你知道這麼書內容是什麼,而不能透過內容看到更深層次的含義,自然而然就不能形成自己獨立的判斷力。怎麼才能加深理解呢?下面介紹...

像錢鍾書一樣讀書——心動遠不如行動

三年之前,是我青澀的大一時期。開學不久便報名參加了「自信英語」的晨讀活動,每天天蒙蒙亮,就迷糊著眼衝進略帶寒氣的薄霧中扯著嗓子和英文單詞「鬥智鬥勇」。就這樣持續了好些日子,突然有一天,那個有著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本讓你學會讀書的書

在明朝,有位叫景清的讀書人,在中舉之後前往國子監讀書。其中一位同窗有一本珍藏本的書,景清多次向他借閱,同窗都拒絕了他的請求。直到一天景清向這位同窗保證只借一晚,第二天天亮就還書,這位同窗才將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