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讀完每一本書都有紮實的收穫,一定要看。
文章推薦指數: 81 %
來源:簡一的西樓
在看書的過程中,我經常會碰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看完書之後,容易忘記,短一點還好,長一點,尤其是晦澀難懂的書,特別容易忘記。
經常看了前面,忘了後面。
後來,朋友介紹我用思維導圖,蠻好用的,不管是梳理文章的人物關係,還是工具書的觀點羅列,都挺不錯。
可是,它依舊有局限性。
文章中引起共鳴的句子怎麼辦?難道也放在思維導圖里嗎?我試過了,覺得太亂,後來還是回歸到最初的摘抄。
可是依舊沒有解決我的問題。
這周看了一本奧野宣之先生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我才恍然大悟,的確,看書的過程中,很多我碰到的問題,書里都有明確的解決方法。
不妨跟著我,看一下,或許對你也有幫助哦。
奧野宣之先生把閱讀書籍的過程分為選書、購書、讀書、記錄和活用這五個步驟,這就是他獨創的一元化筆記讀書法。
看著很簡單哦,其實每一個步驟細細拆分,就會發現奧秘大不同。
第一步:選書。
這是很多喜歡閱讀的人,會碰到的第一個問題,不知道應該選擇什麼書來看,包括我。
之前我選的書,都是網上的暢銷書,總覺得大家在看的應該沒有錯。
但是呢,有些書買來,我翻了幾頁,會發現,書的內容和宣傳口號完全不一致,自然的,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心很痛。
所以,必須明確一點,書必須是自己想要讀的和應該讀的,而不是說大家喜歡看什麼,就看什麼。
有時,你會發現,大家喜歡的,未必真正合你口味。
就像我覺得《一個人的朝聖》1和2,都挺好看的,可能你買了之後,發現不過如此。
第二步:購書
選書之後,肯定會去買,對不對。
奧野宣之先生說,他在買書之前,會列一個購書清單,寫上書名、作者、出版社以及備註。
而這些書,可能是他在書里看到作者介紹的,也可能是某本雜誌里提到引起他興趣的。
每次買書,一定會拿著這份清單,這樣不僅閱讀的目的很明確,還能找到真正想讀的書。
他買書的場所,通常會去書店,先翻翻看是不是想讀的。
如果不是,就不買,避免了我上面出現的情況,然後可以找到某個作者一系列的書,最後當然是可以買到最想買的書。
但也會給一些喜歡閱讀人帶來經濟壓力。
一本書,在網上買,便宜一點可能就十幾元,在書店買,就是三、四十元乃至上百元的事情了。
所以,我的建議是去圖書館。
每個城市,或大或小,都有圖書館。
先不管圖書館館藏的書是多還是少,可能沒有現在最流行的書,但是一些名著典籍絕對有。
如果實在不知道要看什麼書,去圖書館轉轉,絕對有好處。
這樣一來,減輕經濟壓力,二來,借書都有歸還時間,促使自己不得不看書了。
假如有人喜歡把書從圖書館搬過來,搬過去,不看的話,那還是免了。
我一般會從圖書館借書,差不多是一個月一次吧,我們這裡的圖書館,每次可以借15本,歸還時間是三個月,足夠了。
所以,基本我想要的都能解決,實在沒有,藉助kindle或者買實體書唄。
不管是書店,還是圖書館,或者其他地方,購書清單絕對有用。
既可以避免因衝動買書,又可以明確找到想讀的書,怎麼可以不列呢?
第三步:讀書
看似簡單,實則最難。
你還記得清最近看的一本書嗎?它講了什麼?你最喜歡哪一部分?這本書對你又有什麼影響?它的優點在哪裡?
這樣一問,是不是有些模糊呢?
不要緊,一本讀書筆記能解決一切。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做讀書筆記,一定要堅持。
其次呢,就是如何做筆記。
奧野宣之先生提到兩個方法,第一個是蔥鮪(wei,三聲)火鍋式,即摘抄和感想。
把書中引起共鳴的句子抄錄下來,然後寫一點感想,想到什麼寫什麼,沒關係的。
這樣能加深對書的記憶和理解,甚至在寫文章時,你覺得這句話可以用在這裡,輕鬆自如地拿過來,豈不是妙哉!
第二個方法,剪報式,即書腰+信息卡片(書名、作者、出版社)+書籤+其他,把這些東西剪下來,貼到書里就可以了。
擔心筆記亂嗎?其實一點也不會。
既然叫做讀書筆記,當然與書有關的什麼內容都可以往裡面放,只要自己看得懂就可以了。
這本筆記,是給自己看的,想做的好看一些,那就花時間做;不想做的好看一些,像我這麼懶的人,一般只摘抄,但這樣不對,我會改進。
這一步,其實最難。
考驗一個人的毅力、耐心以及堅持。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但做到的人一定很厲害,必須點讚。
讀書筆記帶給人的好處很多,比如說把書里的內容更加清晰,重視自己的感受,甚至還可以重新再讀,再做一次筆記,會發現這次帶來收穫完全不一樣呢。
第四步:記錄
那麼,除了上面說的蔥鮪(wei,三聲)火鍋式和剪報式的方法,是不是還有其他的方法來輔助記錄呢?
有的,奧野宣之先生把它稱之為做記號,有三個步驟。
第一,通讀全文,覺得好的句子,可以折角;第二,重讀一遍,如果覺得之前還是比較好的句子,依舊可以折角;第三,當你把一本書重讀三遍,依舊覺得好,那麼可以用筆在書里留下記號。
這樣讀書,想不會都難。
有些愛書的童鞋是不是覺得在書里留下痕跡,很心疼,比如我。
那麼可以用彩色便利貼來代替折角,注意要用不同的顏色區分哦。
如果有些童鞋就喜歡這麼做呢,告訴你,還有一個方法,在書里劃直線、波浪線、圓圈等不同畫線的方式,來區分標記的對象。
做記號、便利貼、畫線、蔥鮪火鍋式、剪報式,這五個小技能,幫助你在閱讀時更加順暢哦。
問我怎麼做的嗎?看到底就知道拉。
第五步:活用
你以為做完讀書筆記就算完了嗎?當然不是,這隻完成了50%,還有50%靠「活用」來實現,怎麼說呢?
奧野宣之先生很多點,我歸納了下,大概六點,每一點在我看來,幫助都非常大。
·積極輸出促進思想內化。
簡單來說,就是摘抄和感想,即上面提到的蔥鮪火鍋式。
在摘抄時,你會有有意識地進行選擇,這個要,那個不要,相應地,有意識地評論這段話。
這樣,能夠把自己想說的表達出來,剛開始有些難,不要怕,勇敢邁出第一步。
·在固定場景重讀筆記。
先生會在每晚7點到9點重讀筆記。
當然,時間和地點由自己定,覺得哪段時間最好,就用哪段時間。
就算每天只有5分鐘,一星期有35分鐘,一個月就是140分鐘,兩個多小時呢。
是不是很驚訝呢,這就是積少成多啊。
·養成重讀的習慣。
先生建議在自己家或某個安靜的場所,頻率是一周一次或三天一次。
他說,有時工作毫無頭緒時,他會重讀,為工作減減壓。
這樣真不錯。
·在重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是的,你已經有重讀的習慣,對不對。
現在的你和當時閱讀的你,肯定處於不一樣的階段了,自然心境也不一樣。
那麼閱讀時,即使對同一個句子,會有不一樣的理解,這就是重讀帶來的收穫。
如果實在不理解,還可以再去看看原文,也許會有驚喜哦。
·寫書評。
這一點真的很好,對語言組織能力非常有幫助,我收益良多。
雖然我寫得書評不多吧,也就這麼幾篇,可是我發現,我愛上了寫書評,而且寫書評的速度越來越快。
像這篇書評,大概兩小時可以完成。
當然,之前寫的民國女子的故事對我幫助也很大,不然書評不可能寫得這麼快。
·做好筆記。
沒錯,又是做筆記,肯定不一樣啦。
知道如何做筆記,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兩點,還要知道怎麼找到哦,可以做索引和目錄,藉助便利貼之類的。
具體的方法,就不透露了,個人覺得實戰最重要。
畢竟我只能提供方法,可能不適合你呢,但我想便利貼一定適合每一個人。
附錄(提到的書)
《茶之書》、磯田和一《書齋曼茶羅》、阿蘭《幸福散論》、卡雷爾·恰佩爾《各種各樣的人》、喬治·歐威爾·《一九八四》、伏木亨《濃香與美味的秘密》、詹姆斯·韋伯·揚《創意的生成》、《大腦與心情的整理術》、岡田斗司夫《別以為自己永遠是胖子》、廣瀨陽子《強權與動盪的超級大國俄羅斯》、池波正太郎《戰國與幕末》、上杉隆《出版行業的崩壞》、《值得一「讀」的世界地圖》、《透過數據看日本地圖》、松本清張《西鄉札》、《堂吉訶德》、龜山郁夫《大審問官史達林》、赫爾曼·梅爾維爾《白鯨》
簡一碎碎念
奧野宣之先生在書里還提到19個技巧和26款實用文具,不劇透拉,調皮一下。
這本書看完,對我的影響很大。
我也自己總結了下,不會再衝動買書,要買只買適合自己的;之前呢,只有摘抄,現在要把感想寫進去,萬事開頭難,沒關係,就是閱讀慢一點,細一點;會積極輸出,我的想法是每次看完一本,寫一篇書評,歡迎監督。
已經在做重讀的事情了,每周末會抽出一小時,閱讀之前的摘記,然後背一背,可以用到其他文章里去;會在每本書閱讀完時,記錄在哪裡買的、買的時間、閱讀的時間、筆記做完的時間、書評寫完的時間;買了鋼筆和便利貼,就從這本書開始。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堅持。
我想我會的,其他事情或許做不好,但是閱讀和堅持,我想我會做下去,就像之前的運動一樣。
讓它成為日常生活習慣,自然就好拉。
我能做到,你們肯定也能。
感悟每一天
深入
發現
思考
梧桐會
微信號:buttonwoodclub
這就是你讀那麼多書,仍然一無所獲的原因
最近在看,奧野宣之先生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這本書說,如果你只是用眼睛看,而不是記在腦子裡,讀再多的書也沒用。那麼如何讓讀過的書物盡其用呢?如何讓自己不忘記書的內容,使之融入自己的身心呢?奧...
一本書教你學會有效閱讀,開啟書評和寫作的大門
如果只是用眼睛看過,而不是記在腦子裡,讀再多的書也沒有用。同樣是閱讀一本書,有些人會有很多收穫,有些人卻收效甚微。之所以會有這種區別,是因為有些人讀書只是純粹的讀一遍,而沒有用心去讀,在讀的過程...
像錢鍾書一樣讀書——心動遠不如行動
三年之前,是我青澀的大一時期。開學不久便報名參加了「自信英語」的晨讀活動,每天天蒙蒙亮,就迷糊著眼衝進略帶寒氣的薄霧中扯著嗓子和英文單詞「鬥智鬥勇」。就這樣持續了好些日子,突然有一天,那個有著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