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真的借東吳之刀殺了關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望蓋揮鞭騎若風,將軍飛入萬軍中。
馬奔赤兔翻紅霧,刀偃青龍起白雲。
虎豹墮牙山鳥靜,鳳凰墜羽樹林空。
歷觀史記英雄將,誰似雲長白馬功?這是羅貫中讚譽關羽的詩句,讀他寥寥數語,一個義薄雲天,威震華夏的大英雄仿佛就在眼前。
然而,就如同事無十分圓滿一般,關羽在人們心裡留下的,除了敬佩,還有惋惜,誰都知道,這個千萬雄兵莫敢當,單刀匹馬斬顏良的英雄,最後大意失荊州,兵敗身死,空留一聲嘆息。
或許是關雲長的一生太過傳奇,人們對他的熱議從未停止,他生平的事跡為人稱道,而他的死亡,千百來年,也一直眾說紛紜,其中最受爭議的說法,就是諸葛亮借刀殺關羽,由於關羽與諸葛亮諸多政見不和,加上關羽威脅到了其在劉備心裡的地位,所以借吳魏之手除去了他。
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
在進行解釋之前,我們首先有必要對關羽進行歷史還原,此話怎講?因為一直以來,我們對關羽認知,都來源於《三國演義》這本小說,而《三國演義》小說根據情節需要會對歷史人物進行大量藝術創作,甚至是藝術改編,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真實歷史上的「溫酒斬華雄」的不是關羽,而是東吳孫堅……從這個角度出發,如果要解答「諸葛亮有沒有借刀殺關羽」,我們首先要有側重點的了解真實歷史上關羽。
關於關羽,我們從他的武功,和他的性格兩方面來稍作分析一下。
首先,希望各位能夠接受一個殘酷的現實,那就是真實歷史上的關羽,其武藝大家想像中的大有差距,那些用來彰顯關羽武藝高強,威風凜凜的事跡,大多數都是有水分的——世人皆知的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其實是無中生有之事,當日關羽離開曹操後,便徑直從許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劉備去了;徐州誅車胄、古城斬蔡陽的,其實是劉備;與曹操土山約三事,壓根無稽之談,當時的關羽乃戰敗被擒,根本沒資格講價還價……當然,有人會反駁,就算以上的事跡的確是羅貫中加工出來的,那麼,斬顏良,誅文丑,總該是符合史實的吧,可是,這話也只對了一小半,斬顏良確有其事,可文丑是死於亂軍之中的,跟關羽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不僅如此,斬顏良一事,關羽的取勝其實和他的武藝,也沒有很大關係,因為當時的情況是,顏良以為關羽是前來投奔的人,所以沒有防範意識,樂呵呵的迎接他,結果關公一刀,快准狠,顏良就被斬於馬下了。
說完了武功,我們接著說關羽的性格,特彆強調的是,這裡說的是真實歷史上的關公的性格,而不是已經被小說標籤化,絕對化的用義薄雲天四個字說完了的關公性格。
作為一介武夫,關羽將軍的情商著實不敢讓人恭維,在蜀漢,他排斥同為五虎上將的黃忠,而且公開嫌棄黃忠老邁,居然語「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毫無半分將軍氣度,甚至可以說,連小兒該懂得的尊老愛幼都不知道;在外交方面,關公簡直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說話不過腦子」,面對孫權想要和他結為親家,他居然說出了「虎女安肯嫁犬子」的惡言,白白錯過了一次蜀漢與孫權結交的大好機會,也難怪後來,孫權會主動寫信給曹操,願意為討伐關羽效力。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不難得出,關羽其實就是三國時期眾多將領之一,其本人如果沒有羅貫中的偏愛,各種花樣改造,根本不可能在歷史上威名赫赫。
分析完關羽,諸葛亮是都借刀殺他的答案,也基本上呼之欲出了,試想,面對這樣一個普通的將軍,諸葛亮有必要費盡心思除去他嗎?根本沒有必要,因為他實在太不足為慮了。
關羽的不足為慮,一方面是我們已經分析過了的他這個人本身的問題,武功沒有到無人能敵的境界,人際關係也處理的很糟糕,諸葛亮要是真的想除去他,派人暗殺成功幾率都很大了,何必饒一大圈子?另外一方面,那就是,一直以來,我們都被「桃園三結義」的故事感動的稀里嘩啦,然而事實上,三人的關係,連正史《三國志》都僅言三人恩若兄弟,如此一來,關羽威脅到了諸葛亮在劉備心裡的地位一說,根本立足不了。
最後一方面,正史里的諸葛亮,雖然說也有不喜歡的人,比如面對看不順眼的彭羕,會直接叫劉備殺了他,但是總得來說,他是一個識大體的人,關羽是一個將軍,他敬職敬業,保家衛國,哪怕對諸葛亮本人不那麼尊敬,諸葛亮也不會放在心上,從大局出發,他的眼裡是能揉的進沙子的。
歷史有時候是複雜的,但有時候又是簡單的,關羽之死背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與此同時,我們有理由相信,諸葛亮在關羽的死上面,也是清白的。
為什麼說關羽的死是必然的?
關羽(?-220年),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
徐庶為什麼去向不明?起因和關羽有關?
三國歷史上有一段精彩描述:關雲長徐州失散了保了兩個皇嫂,沒辦法投降曹操,囤土上關公約法三章,說好了他知道他哥哥在哪,就帶黃嫂就去了,曹操愛才同意了。他為了報答曹操,於是參加了一個大型戰役,大戰的...
關羽秒殺顏良的歷史真相,兩人武力差距到底有多大?
在前面的文章中老兵講到關羽降曹的前因後果。雖然算是他人生中的一個污點,但並不能掩蓋他對劉備的忠心。老兵覺得,如果關羽當時真的一條筋下去,不投降,那只有死路一條,對於他來說,可能還是能得到忠義的名...
關羽是誰殺的,關羽的故事
其實一直都弄不明白過年貼門神為什麼貼的是關羽和張飛,還有人說拜關公,雖然不明白但是也能看出關羽肯定有著自己舉足輕重的歷史地位,或者乾脆就是正義的化身。可惜兵敗走麥城,在途中被潘璋手下馬忠擒獲,於...
歷史大披露—好色的「武聖」關羽
關羽,一代武聖世人皆知,從「溫酒斬華雄」的孤傲英邁到「千里走單騎」的忠義無雙,從遍布世界大街小巷的關帝廟到香港電影里警察局供奉的香案,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把關羽神話了。關羽的尊號一封再封,從關公...
關羽根本沒有青龍偃月刀,斬殺華雄的功勞也算不到他頭上
首先要說一點三國演義不是真正的歷史,只是一步歷史小說。不要認為看完三國演義,就了解了當時的歷史局面。三國演義中突出了三個人,這就是諸葛亮、趙雲和關羽,簡直把這三人寫成了神人一般。其實關羽的武器根...
關於關羽的故事:關羽到底配不配做「武聖」?
關羽受到後世的廣泛尊重,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更被民間尊為「關公」。 自古以來,「武聖」關羽被歷代人們看作是「忠義的化身」...
關羽:他的事跡就沒幾件是真的(武廟七十二將系列)
李大嘴 大嘴讀史——史料摘譯——原文: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三國志·關羽傳》譯文:關羽遠遠望見了顏良的旗幟和車蓋,便策馬馳入千軍萬馬之中刺...
歷史上真實的關羽:生前戰功赫赫,死後在清朝被捧為武聖
關羽是一個位神人,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面對關老爺有大量精彩的描寫: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水淹七軍。袁闊城在說三國的時候,每一次關雲長出場,都會重複一次他...
三國二十四猛將,呂布/趙雲/典韋前三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呂布、趙雲、典韋),(關羽、馬超、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黃忠、許儲、孫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淵),(張遼、張頜、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神...
三國24將大排名,爭論不休,誰該排老大?
對於三國24將的排名,在元末明間的說書先生曾經做過一些概括:一呂二馬(趙)三典韋,四關五趙(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 二張徐龐甘周魏, 槍神張繡和文顏, 雖勇無奈命太悲, 三國二十四名將, ...
關羽做為主帥只打過一場勝仗 稱為武聖徒有虛名嗎
因為《三國演義》的巨大影響力,今天想談談三國中的任何一個人物,都會引起爭論。小人物也許爭議會小一點,但大人物就不一樣了,尤其像諸葛亮、曹操、劉備等人物,但真正會引起軒然大波的爭議的,要屬關羽了。...
關羽如何試探劉備還荊州的底線?不服馬超、黃忠另有真相!
話說關雲長給劉備寫信,聲稱要離開荊州去跟馬超比武,劉備知曉後自然是驚出一身冷汗,關雲長不在,那荊州還能守得住嗎?肯定是拒絕了。不過關雲長的這封信其實只是個託詞,他要了解的是大哥據有西川後對荊州明...
在寫到關羽之死時,羅貫中一定是痛哭流涕的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一直有一個疑問在心頭,那就是:弱小的孫吳,是怎麼與曹魏、蜀漢三足鼎立的?確實,縱觀《三國演義》全書,你會覺得不管是曹魏還是蜀漢,都是猛將如雲、良謀如雨,可是孫吳,卻是一片...
千古懸案:為什麼說是劉備借刀殺關羽?
電影《關雲長》前幾年上映,相信隨著眾多影迷去看這部電影,一定會對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的壯舉讚嘆。再加上《三國演義》的深遠影響和戲劇、評書等文學藝術作品的廣泛傳播,關羽的藝術形象愈加高大。然後事實上...
千古懸案:為什麼說是劉備借刀殺關羽?
電影《關雲長》前幾年上映,相信隨著眾多影迷去看這部電影,一定會對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的壯舉讚嘆。再加上《三國演義》的深遠影響和戲劇、評書等文學藝術作品的廣泛傳播,關羽的藝術形象愈加高大。然後事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