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到關羽之死時,羅貫中一定是痛哭流涕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一直有一個疑問在心頭,那就是:弱小的孫吳,是怎麼與曹魏、蜀漢三足鼎立的?確實,縱觀《三國演義》全書,你會覺得不管是曹魏還是蜀漢,都是猛將如雲、良謀如雨,可是孫吳,卻是一片弱爆了的景象:孫堅壓根沒怎麼提及,孫策出場不久就被刺客害死,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小氣鬼,魯肅是唯唯諾諾沒有主見的老好人,呂蒙是個偷襲關羽的小人,後來也不能長命。





總之,孫吳的文官們被諸葛亮一條舌頭就辯得啞口無言,武將中太史慈、甘寧、周泰等人名氣也遠不如曹魏五子良將、蜀漢五虎上將那麼響亮。

後來真正開始研究了三國的歷史,才發現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只是一部充滿主觀偏見的小說,其中亦真亦假的劇情誤導了太多人,掩蓋了太多的歷史真相。

如同上篇文章中談到的呂布一樣,今天我們要說起的武聖關羽,也是一個被羅貫中人為加工,極力渲染,並對後世產生深刻誤導的歷史形象。

這一點,相信不少看官也都清楚。

在羅貫中筆下,關羽被過分的渲染,這不難理解,畢竟羅貫中是視蜀漢為正統的。

可是,我前文中的疑惑該如何解釋?羅貫中為何要掩蓋孫吳集團的光彩呢?

我們必須承認:關羽之義與關羽之勇可不是羅貫中的藝術誇張,這一點是在任何官修史書中都有提及的共識。

說起關羽之義,建安五年,關羽被曹操所擒,曹操知其武勇,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然而卻察覺他無久留之意,便派張遼私下打探,關羽對張遼說:「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

」這句話可以說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做人義氣的最高典範:我與劉備之義,誓以生死,所以你曹操對我再好,我也會走,哪怕跟著劉備流落天涯;但是你曹操既然對我好了,我也對你講義氣,我留在這裡,是為了幫你一個忙,還你的恩情,做完我就走。

後來果然,關羽斬殺顏良文丑後,盡封曹操的賞賜,拜書告辭,飄然而去。

這讓曹操感慨萬千,也令後人回味無窮。

說起關羽之勇,那也是有赫赫戰功的,不同於呂布之勇是「時人所語」,關羽之勇卻有例證,既能萬軍之中斬殺顏良、文丑,又能獨當一面,率大軍長期鎮守荊州,在荊州期間,他在魏吳兩國夾擊下,生擒于禁、斬殺龐德,軍威直逼許都。

可以說他已經滿足了封建社會對一個將領的所有要求,而且達到了極致。

顏良、文丑、于禁、龐德這四人可不是泛泛之輩,他們皆是當世名將。

而相對比之下,呂布雖然被後世冠以「三國第一武將」的稱號,卻無斬殺名將的記錄。

熟悉《三國演義》的讀者都知道,羅貫中是一個劉備的鐵粉,「尊劉貶曹」的傾向貫穿呂蒙整部小說。

當然了,小說就是作者自己揮灑情感的場所,愛怎麼寫是他自己的事,這也無可厚非。

可是如文章開頭所說的,我的疑惑一直存在,看了《三國演義》會發現,孫吳很弱,何以與魏蜀三足鼎立?可是看了正規的史書,如《三國志》,又會有疑問,羅貫中為何這麼恨孫吳?為何如此掩蓋和貶低孫吳君臣的才能?江東子弟多才俊,孫吳不管是武將還是謀士都不比魏蜀兩國遜色,那是連續經歷三任雄主一步步積累下來的霸業。

孫堅率軍討伐董卓,斬殺華雄,擊敗呂布,在亂世之中靠英勇打下基業,孫策雖然喪命於刺客之手,但是也廣結賢能之士,開疆拓土,為孫權的霸業鋪好道路,至於孫權,「生子當如孫仲謀」,對手的評價是最好的褒獎。

三分天下,孫吳地盤或許偏小,但賢能之士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決斷內事的張昭,縱橫外交的魯肅,赤壁之戰大破曹操的周瑜,夷陵之戰火燒連營的陸遜,還有太史慈、甘寧、周泰、丁奉這樣的悍將,孫吳能夠與魏蜀對峙天下,靠的是強悍的實力。

這些事實羅貫中當然不會視而不見。

羅貫中之所以如此貶低與痛恨孫吳集團,正是由於關羽之死。

我們上文中說關羽有大義,亦有大勇,有了這麼好的口碑基礎,又是蜀漢五虎上將之首,羅貫中當然在他的小說中對關羽倍加熱愛,為了將關羽的形象塑造得更加忠義威猛,不惜虛構了「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等故事,可以說在《三國演義》中關羽是羅貫中最重視的角色,他是把關羽當做偶像來仔細呵護的。

而在關羽被孫吳集團的呂蒙擊敗之後,你能感受到羅貫中那情不自禁的悲痛與憤懣,呂蒙被他各種醜化,就連英年早逝也變成了殺害關羽的報應。

因為關羽之死,他遷怒於呂蒙,遷怒於整個孫吳集團。

於是在《三國演義》中孫堅沒能擊敗呂布,連關羽都沒能擊敗的呂布誰又有資格擊敗呢?華雄也不是孫堅斬殺的,而是變成了關羽;草船借箭本是孫權所為,卻變成了諸葛亮的妙計;周瑜贏得赤壁之戰也是因為諸葛亮借的東風;孫吳帳下的文官集團敵不過諸葛亮一條舌頭;而戰勝關羽的呂蒙更是不得好死。





羅貫中太熱愛關羽,他對關羽有多愛,就對孫吳有多恨。

關羽敗於呂蒙,是整個三國時期的重要轉折點,蜀漢因為此事傾全國之力與東吳大戰,又因為冒進被陸遜徹底擊潰,這一系列事件直接和間接導致了蜀漢失去了兩員上將,幾十萬士兵,以及昂揚向上的國運。

之後面對元氣大傷的局面,不管諸葛亮和姜維等人怎麼努力,也無法扭轉乾坤。

關羽之死,毀了蜀漢的未來,也讓羅貫中以蜀漢為正統的歷史觀受到了傷害,於是在他的生花妙筆下,孫吳失去了羽扇綸巾、雅量高致的風采。

我想,羅貫中寫到關羽之死時,一定是咬牙切齒、痛哭流涕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九大「張冠李戴」

一部《三國演義》巨作留下了諸多精彩與文化享受,但是《三國演義》畢竟是一本小說而不是史書,由於歷史上形成的尊崇慣性而存在明顯的尊劉貶曹抑孫傾向,故事中存在明顯諸多的虛構情節也比較正常。你可知否,其...

三國中死的最冤的五名武將,第一名並非呂布

三國時代,對於中國人的影響不可謂不大,在這個紛亂的年代,能人輩出,然而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的出現才真正讓得這個時代光芒萬丈,至今仍令人深深嚮往。然而,小說畢竟是小說,是在歷史的基礎上加工出來的作...

三國五大悲劇人物:他是關羽成名的墊腳石

在三國歷史上,文臣武將競相登場,曹操、孫權、劉備三大勢力互相攻伐。在無數豪傑一戰成名的同時,也有不少悲情人物成為英雄的刀下鬼。換而言之,有人冤屈,有人不服,有人壯志難酬。但無論怎樣,他們就是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