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晚期戰將,多次挽救國家命運,犯一錯導致天下大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子繇

末世造群雄,每至王朝末年,必有群雄並起,東漢末年亦如是。

東漢到了桓靈之時便只能保守名義上的大一統,朝堂內有各種權利鬥爭,外有各路勢力一觸即發。

滿腔激憤想要推翻黑暗統治的農民起義軍,蠢蠢欲動妄圖改朝易代的軍閥勢力,以及赤血丹心意圖挽救王朝危局的忠臣良將,都齊集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

想要借亂世之機逐鹿天下的奸雄自不在少數,此時依然忠於王室希望匡扶社稷的忠臣良將,就顯得愈加彌足珍貴,而皇甫嵩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一、大器早成

皇甫嵩字義真,安定朝那(今甘肅鎮原東南)人,他出身於武將世家,叔叔是度遼將軍皇甫規,父親是雁門太守皇甫傑。

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皇甫嵩自小便有文韜武略之志,既喜好《詩》、《書》,又擅習弓馬,是難得的文武全才。

有如此家世又具備超凡的實力,這自然使皇甫嵩聲名遠播,很快就被推舉為孝廉、茂才。

按說在舉孝廉、茂才之後很快就能得到任用,更何況是家世、名聲俱在外的皇甫嵩。

當時太尉陳蕃與大將軍竇武都相繼徵召皇甫嵩,希望他能到自己屬下任職。

在當時能被陳蕃與竇武看中的人自然是可保前途無量的,但皇甫嵩都拒絕了。

難道皇甫嵩不想入仕嗎?不是,他是在等。

不久,漢靈帝用公車載他入朝為官,初拜為議郎,後遷北地太守。

太尉與大將軍連辟不至,卻一定要等朝廷的徵召,這就是皇甫嵩堅守一生的漢室忠心,成於斯,敗於斯。

二、挽大廈之將傾

公元184年,在內政腐敗、邊疆擾亂與天災不斷的多重逼迫下,醞釀已久的黃巾農民起義爆發了。

來勢兇猛的農民起義使漢王朝措手不及,不過「旬日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

漢靈帝召眾臣計議,皇甫嵩提出解除黨禁,拿出中藏錢與西園廄馬賜給軍士。

隨後靈帝任命皇甫嵩為左中郎將,與右中郎將朱俊共同討伐潁川黃巾軍。

朱俊軍首戰告敗,皇甫嵩領軍進保長社。

此時起義軍引兵圍城,軍中皆恐,唯皇甫嵩能在危急中冷靜發現敵軍依草結營的弱點。

於是他與軍吏商議趁夜縱火,在敵軍驚亂之際出奇兵突襲圍攻。

此後果如所料,黃巾軍驚亂奔走,而皇甫嵩與趕來支援的曹操軍隊合力大破起義軍。

其後又乘勢進討汝南、陳國、東郡地區的黃巾軍,都大獲全勝。

當時北中郎將盧植與東中郎將董卓共同討伐張角軍,一直未能取勝,朝廷只得又派皇甫嵩進兵討伐。

皇甫嵩首先與張角的弟弟張梁對戰,但張梁兵精將勇,一時不能攻克,皇甫嵩決定靜觀其變。

待到張梁軍開始懈怠之時,皇甫嵩連夜整軍,一待破曉時分便率軍突襲,大破其軍。

此時張角已經病死,皇甫嵩又聯合鉅鹿太守攻下張角的另一個弟弟張寶帶領的軍隊,至此,黃巾起義已基本上被平定。

三、結怨董卓

中平五年(188年),涼州賊王國叛亂包圍陳倉,朝廷又拜皇甫嵩為左將軍,督前將軍董卓。

這一場仗不僅是皇甫嵩與王國叛軍的較量,也是他與董卓的實力較量。

董卓的軍事能力不可謂不強,至少他對於軍法是爛熟於心的。

董卓一開始就提出「智者不後時,勇者不留決」,希望速救陳倉。

而皇甫嵩認為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陳倉城守堅固,不必救。

後來果然王國圍陳倉歷經八十餘日都未能攻下,將士疲敝不堪準備自行撤離。

而在王國決定撤師之時,皇甫嵩卻要進兵攻擊。

此時董卓又說:「兵法,窮寇勿追,歸眾勿迫。

」而皇甫嵩卻說,之前不進攻是避其鋒銳,現在進攻則是趁其疲敝,這既不是窮寇也不是歸眾。

於是皇甫嵩獨自領兵進攻,讓董卓斷後,最後大破敵軍。

董卓只知兵法卻不知變通,皇甫嵩卻是真正能將兵法融會貫通,故能百戰而不殆,二人之智高下立現。

董卓又慚愧又嫉恨,自此與嵩結怨。

四、忠臣的錯誤

皇甫嵩因忠於漢室故鞠躬盡瘁數次為朝廷征戰平亂,但同樣因為忠於漢室而錯失鋤奸的機會,致使此後朝廷被奸臣董卓篡權而名存實亡。

平定王國叛亂的第二年,朝廷任命董卓為并州牧,並下詔讓董卓將軍隊交與皇甫嵩,董卓拒不從命。

此時董卓之心盡人皆知,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酈勸說皇甫嵩,如今朝廷失政,天下紛亂,此時只有您與董卓有能力安危定傾。

而如今董卓如此明目張胆違抗聖令,懷有奸心,且董卓向來兇殘暴戾,不得人心,此時正是您為國除害之時啊。

皇甫嵩說,董卓專命是罪,但若我不告而誅也是有責。

於是皇甫嵩上書朝廷請示對策。

皇甫嵩不是不知道董卓之奸心,也不是不想為朝廷鋤奸,但饒是如此,他依然要遵守朝廷法度,不願擅自處決,這還是源於對漢室的忠心。

但由於這份忠心,皇甫嵩卻錯失誅滅董卓的良機,以致後來再無人可與之抗衡。

不久,董卓就以「清君側」的名義率軍進入洛陽,就此開始把持國政。

很多人認為皇甫嵩是愚忠,可皇甫嵩的忠誠無法苛責,與其說是愚忠的錯,不如說是朝廷的懦弱無能。

董卓的貳心已經如此昭然若揭,可皇帝收到奏書後卻只是責讓了董卓一番便沒有下文了。

朝廷已到如此地步,便是連皇甫嵩也救之不得了。

此事之後,董卓愈加怨恨皇甫嵩,進駐洛陽秉權後,董卓就逮捕了皇甫嵩,欲將其殺死。

而皇甫嵩之子皇甫堅壽素來與董卓交好,陳以大義,又叩頭流涕,方使董卓最終放了皇甫嵩並任以官職。

皇甫嵩再沒有能力為朝廷盡誅宵小了,可是在董卓秉政之時,皇甫嵩始終未獻一策,這也是他能為漢王朝所做到的最後的忠誠。

興平二年(195年),皇甫嵩病逝,這也標誌著有漢一朝一代忠義節氣的終結。

後世唐德宗時,將皇甫嵩列於武成王廟六十四將之一,宋徽宗時又列為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曹操的人頭值多少錢?袁紹給出過令人咋舌的答案

凱旋後冤死的東漢戰將,卻是《三國演義》里永恆傳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漢末第一名將·驃騎將軍皇甫嵩

他,是一位已經消失在歷史雲煙中的一代名將。他,更是一位曾經一度可以登頂天下最高主宰之位的亂世悍將。他,前半生極其璀璨,然其後半生,卻最終泯然眾人,為天下所不齒。他,有人說他傻,也有人說他痴,更人...

從黃巾之亂到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

漢靈帝光和六年(公元183年),鉅鹿人張角所創的太平道已傳教十餘年,其信奉黃帝、老子的學說,並在全國各地廣收信徒。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二月,張角及兄弟張梁和張寶率信徒發起民變,張角宣稱「蒼...

東漢末年拒不稱帝的「曾國藩」

「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是曾國藩表明自己心計的名句。曾文正公功高不震主,外聖而內王,為後世所推崇。然而早在東漢末年就有一位大將軍,戰功赫赫,論實力稱霸稱帝可一舉而成,但是卻一直忠心耿耿...

上天給了他三次挽救東漢王朝的機會,但是

本文的主人公是東漢末年的大將皇甫嵩。他是鎮壓黃巾起義的第一功臣。他出身名門,掌握精兵,愛護官民,忠心朝廷,享有崇高聲望。在漢末亂局中,他至少有三次機會可以挽救時局,避免國家陷入深淵,但都被他一一...

梁園日暮亂飛鴉:漢末北軍

西漢被王莽「和平演變」了,沒有成建制的軍人反抗(軍權都被王莽事先把持了)。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熟悉三國的人都認為黃巾起義是被曹操、孫堅、劉備、袁紹等群雄鎮壓的。其實史實遠非如此。曹操等人只是乘時...

皇甫嵩抄斬董卓全家是巧合還是必然?

《三國志》里被忽視的八卦(21)作者:雜了咕咚東漢末期,涼州地區出現了大量軍事人才,除了董卓帶領的西涼軍,韓遂馬騰也有一支包括西北各民族在內的地方軍隊,常年遊蕩在國家的西北邊疆。不過,他們都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