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朱儁保住了自己的名節,卻讓董卓亂了漢朝,這是真忠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能力的人很多,但如何運用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能力為誰來謀利,這是三觀的問題。

有的人用自己的能力為國家做貢獻,有的人為國家做貢獻順便為自己謀私利,有的人更注重為自己謀私利。

大體來說,司馬懿屬於為國家做貢獻的同時把自己的個人利益最大化,董卓屬於用國家的資源為個人謀私利,而皇甫嵩、朱儁和盧植則是用國家的資源為國家辦事,同時發揮個人能力,但在如何保護個人利益的方面則比較遲鈍。

這種人也就是所謂的長於謀國,而短於謀身。

雖然董卓、皇甫嵩、朱儁和盧植一樣,都是東漢末年鎮壓黃巾起義的主要將領。

盧植是劉備的涿郡老鄉,也是劉備的老師,早就已經是海內名儒,先後擔任過九江太守、侍中、尚書等官,就已經是地位比較高,名望也很高的朝廷重要官員了。

黃巾起義發生後,他被朝廷任命為北中郎將,率兵鎮壓黃巾軍。

在擊敗張角之後,盧植就開始深溝高壘,長圍久困,後來因為得罪了宦官,就被檻車征還,罷官了。

盧植被罷免後,董卓才被朝廷從并州刺史、河東太守徵召為東中郎將,接替盧植,率軍繼續鎮壓黃巾軍。

而皇甫嵩和朱儁在黃巾起義發生後,分別被任命為左中郎將和右中郎將,各自率領一部分軍隊,鎮壓黃巾局,但他們的主要作戰區域在潁川,也就是洛陽以西地區。

盧植和董卓的作戰區域主要在河內,也就是現在的河北南部地區,黃河以北。

不過,盧植和董卓所面對的是黃巾軍的主力,盧植被罷免後,董卓也沒有成功,同樣被罷免,最後還是皇甫嵩和朱儁在平定洛陽以西的黃巾之後,又率軍東進,消滅了黃巾軍。

盧植本身是名儒出身,其實他的作戰方針並沒有什麼問題,對待初起的農民起義軍或者叛亂軍隊,一般朝廷軍隊採取的比較穩妥的辦法都是深溝高壘,長圍久困,待敵自弊,而不是急於在野戰中直接正面擊敗對方。

但他因為得罪宦官,所以被罷免了。

皇甫嵩討平黃巾之後,上奏朝廷,為盧植鳴冤,他才又被朝廷任命為尚書。

真正在鎮壓黃巾起義過程中表現比較突出的,其實是皇甫嵩,他也是討平黃巾的過程中功勞最大的將領。

先是擊敗張角主力,當時張角已經病死,他將張角剖棺戮屍,傳首京城。

之後,又在曲陽擊敗張角的弟弟張寶,並將張寶斬首。

所以他的功勞是最高的,因此被朝廷封為左車騎將軍,冀州牧,槐里侯,食邑兩縣。

鎮壓完黃巾起義,曾經有人引用韓信的例子,勸皇甫嵩造反,皇甫嵩拒絕了。

《後漢書·皇甫嵩列傳》:

嵩既破黃巾,威震天下,而朝政日亂,海內虛困。

故信都令漢陽閻忠干說嵩曰:「難得而易失者,時也;時至不旋踵者,幾也。

故聖人順時而動,智者因幾以發。

今將軍曹難得之運,蹈易駭之機,而踐運不撫,臨機不發,將何以保大名乎?」嵩曰:「何謂也?」忠曰:「天道無親,百姓與能。

今將軍受鉞於暮春,收功於末冬。

兵動若神,謀不再計,摧強易於折枯,消堅甚於湯雪,旬月之間,神兵電埽,封屍刻石,南向以報,威德震本朝,風聲馳海外,雖湯、武之舉,未有高將軍者也。

今身建不賞之功,體兼高人之德,而北面庸主,何以求安乎?」嵩曰:「夙夜在公,心不忘忠,何故不安?」忠曰:  

不然。

昔韓信不忍一餐之遇,而棄三分之業,利劍已揣其喉,方發悔毒之嘆者,機失而謀乖地。

今主上勢弱於劉、項,將軍權重於淮陰,指捴足以振風雲,叱吒可以興雷電。

赫然奮發,因危抵頹,崇恩以綏先附,振武以臨後服,征冀方之士,動七州之眾,羽檄先馳於前,大軍響振於後,蹈流漳河,飲馬孟津,誅閹官之罪,除群凶之積,雖僮兒可使奮拳以致力,女子可使褰裳以用命,況厲熊羆之卒,因迅風之勢哉!功業已就,天下已順,然後請呼上帝,示以天命,混齊六合,南面稱制,移寶器於將興,推亡漢於已墜,實神機之至會,風發之良時也。

夫既朽不雕,衰世難佐。

若欲輔難佐之朝,雕朽敗之木,是猶逆坂走丸,迎風縱棹,豈雲易哉?且今豎宦群居,同惡如市,上命不行,權歸近習,昏主之下,難以久居,不賞之功,讒人側目,如不早圖,後悔無及。

  

嵩懼曰:「非常之謀,不施於有常之勢。

創圖大功,豈庸才所致。

黃巾細孽,敵非秦、項,新結易散,難以濟業。

且人未忘主,天不祐逆。

若虛造不冀之功,以速朝夕之禍,孰與委忠本朝,守其臣節。

雖雲多讒,不過放廢,猶有令名,死且不朽。

反常之論,所不敢聞。

」忠知計不用,因亡去。

之後,因為涼州的邊章、韓遂之亂蔓延到了關中,朝廷拜皇甫嵩為左將軍,命他率軍到關中,保護西漢以來歷代皇帝的陵寢,皇甫嵩就率軍進入了關中。

這時候,董卓也被朝廷拜為前將軍,也率軍來到關中平定叛亂,皇甫嵩成為董卓的上級。

就是在這個時期,孫堅也在皇甫嵩軍中任司馬,他認為董卓桀驁不馴,早晚要成禍害,讓皇甫嵩殺了董卓,皇甫嵩也沒有同意。

之後,朝廷也意識到董卓部下的軍隊跟隨他時間久了,他有尾大不掉之勢,剛好并州刺史梁壹死於叛亂,就調董卓為并州牧,讓董卓把他的軍隊交給皇甫嵩,留在關中,繼續與邊章、韓遂的叛軍作戰。

但董卓不同意,上奏朝廷,要求帶著自己的軍隊隨行,朝廷無可奈何,只能同意。

皇甫嵩的侄兒皇甫酈當時也在軍中,就建議皇甫嵩,說他受命持節專征,是可以專誅殺的,可以以董卓抗旨不遵為藉口,殺死董卓。

皇甫嵩仍然拒絕,他認為上書朝廷彈劾他,才是正道,就上書朝廷彈劾了董卓。

到靈帝死後,大將軍何進受遺詔輔政,想誅殺十常侍,就召董卓進京。

此時皇甫嵩仍然率軍駐紮在關中,而董卓率軍在并州,離洛陽更近,所以何進選擇了徵召董卓。

結果董卓還沒進京,何進就被十常侍騙進宮中殺死,袁術又率禁軍火燒宮門,十常侍挾持皇帝出逃,京城大亂,董卓剛好率軍到達京城,就控制了京城,專制朝廷。

董卓控制朝廷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廢立皇帝,因為他認為自己和董太后是同族,所以他選擇支持董太后當時支持的皇位繼承人陳留王劉協,也就是後來的漢獻帝。

董卓召集朝廷百官商議的時候,其他人都害怕董卓,不敢發表反對意見,只有盧植站出來公然表示反對,董卓想殺他,被人勸止了。

之後,盧植曾經在袁紹幕府,不久後死去。

董卓專制朝廷的時候,皇甫嵩仍然率大軍駐紮在關中。

這時候當然是可以有所作為的,但皇甫嵩仍然選擇了無所作為。

董卓本來就因為之前被皇甫嵩彈劾而記恨他,所以董卓控制朝廷之後,就以朝廷的名義徵召皇甫嵩,任命他為城門校尉,這當然是想藉機報私仇,要殺皇甫嵩。

此時的形勢已經有了很大變化,董卓專政之後,關東群雄並起,諸侯合兵討伐董卓,董卓雖然擊敗了諸侯聯軍,但仍然決定退往關中。

董卓先讓人把漢獻帝送到關中,他自己則在洛陽焚燒宮室,發掘皇陵,劫掠百姓。

皇甫嵩接到朝廷徵召命令的時候,正是漢獻帝在去往關中的路上的時候,所以有人勸他「挾天子以令諸侯」,迎奉漢獻帝,出關討伐董卓。

但他仍然表示拒絕,老老實實去了洛陽。

《後漢書·皇甫嵩列傳》:

及後秉政,初平元年,乃征嵩為城門校尉,因欲殺之。

嵩將行,長史梁衍說曰:「漢室微弱,閹豎亂朝,董卓雖誅之,而不能盡忠於國,遂復寇掠京邑,廢立從意。

今征將軍,大則危禍,小則困辱。

今卓在洛陽,天子來西,以將軍之眾,精兵三萬,迎接至尊,奉令討逆,發命海內,徵兵群帥,袁氏逼其東,將軍迫其西,此成禽也。

」嵩不從,遂就征。

有司承旨,奏嵩下吏,將遂誅之。

雖然因為皇甫嵩的兒子的「責以大義,叩頭泣請」,董卓沒有殺皇甫嵩,但皇甫嵩從此就在董卓的控制之下了。

王允和呂布設計誅殺董卓之後,曾有人建議王允,因為皇甫嵩之前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已經「威震天下」,所以可以讓皇甫嵩代領董卓原來的下屬。

皇甫嵩確實也受命到郿塢接管了董卓在關中的餘部,但並未能完全控制,加上王允失策,沒有及時安撫和赦免董卓餘部,導致李傕郭汜從關東率兵回到關中後,很快就攻破了長安,控制了關中。

不久後,皇甫嵩也病死了。

董卓遷都關中的時候,讓朱儁留守洛陽,但朱儁本來對董卓就很不滿,所以私下和當時起兵討伐董卓的關東諸侯有聯絡。

董卓走後,朱儁在洛陽,自己沒什麼實力,怕被董卓偷襲,所以先逃往荊州,招募軍隊,然後再北上,但並沒有進占洛陽,而是屯兵在洛陽以東的中牟。

董卓派李傕、郭汜等出關,朱儁率軍迎擊,因為他當時的軍隊都是臨時招募的烏合之眾,所以很快就被擊敗了。

這之後,關東諸侯陶謙等人還曾聯名寫信給朱儁,表示願意以朱儁為盟主,率領諸侯聯軍討伐董卓。

但董卓死後,李傕、郭汜按照太尉周忠和尚書賈詡的建議,以朝廷詔書的名義,徵召朱儁到關中朝見,別人勸他別去,他認為這是朝廷詔書,他作為臣子,必須服從,就到長安去了。

後來,因為李傕和郭汜相互攻擊,他奉漢獻帝的命令去郭汜軍中勸和,結果被郭汜扣為人質,朱儁也就這麼死了。

董卓出身於邊將,所以他一直都有自己的私人勢力,無論他在涼州還是并州,還是進入洛陽,或者是退往關中,他的骨幹始終是這些涼州兵,其中包括一部分當地的羌胡族人。

而盧植、皇甫嵩和朱儁的情況則不同,他們都是朝廷命官,並沒有自己的私人武裝,他們受命出征,所率領的軍隊都是朝廷臨時調配給他們指揮的,並不完全服從於他們個人。

可以說,董卓是一直在借用國家給予他的各種名義和機會,不斷擴張個人勢力,為他個人謀取政治利益,而盧植、皇甫嵩和朱儁這些人,則始終是把自己視為朝廷的一份子,用朝廷配屬給他們的資源,發揮他們的個人能力,為朝廷辦事,並不謀求個人利益。

在對待董卓的問題上,董卓尾大不掉,其實是早就已經很明顯的事實,所以不斷有人勸皇甫嵩找機會殺掉董卓,為朝廷絕禍患,但他卻始終堅持認為,雖然他有這個權力,但誅殺董卓這樣的事情,還是更應該由朝廷來做,而不是他。

甚至到了董卓已經廢立皇帝,劫遷天子的時候,明明是要把他調開自己的軍隊再殺他,他還是選擇了服從詔命。

在皇甫嵩和朱儁看來,雖然董卓和李傕郭汜徵召他們的命令都是目的很清楚的,而且就是在利用他們「忠義」的特點,但他們還是必須服從命令,因為這是以朝廷和皇帝的名義發出的命令。

他們雖然反對董卓、李傕、郭汜這些人,但他們仍然堅持自己必須忠於漢室和皇帝,這是大節。

但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說,他們這種選擇就有些愚忠了,甚至可以說是過分愛惜羽毛,所以才讓別人欺之以方,卻因為個人名節的考慮,多次錯過了為國家和蒼生百姓除掉一個禍害的機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陶謙號召諸侯討伐李傕郭汜,為何沒成功?

董卓被殺,李傕郭汜掌握朝政,關東諸侯準備再次組織同盟,類似於三年前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這次的牽頭人是徐州陶謙以及屬下各郡太守,他們推舉朱儁擔任太師,並向各地州牧發出檄文,呼籲建立第二次同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