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本可以在夷陵之戰中不會慘敗,因不聽此人勸諫,最終含恨而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看過三國歷史,沒有不知道夷陵之戰的,漢末三大戰役之一。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
戰爭起因是孫權偷襲奪取蜀國擁有的荊州領地,後又將劉備大將關羽殺害,劉備為奪回荊州和為關羽報仇,率兵攻打孫權,但是最後被孫權麾下大將陸遜打敗,敗走白帝城。
這一次蜀國的戰敗是繼關羽大敗荊州之後又一次實力的重大損失。
其實這一場戰爭劉備本來是能夠勝利的,或者不會敗得很慘的。
要知道一旦劉備夷陵之戰勝利,劉備便不會重病死亡,而蜀漢的實力也會大為增強。
而戰勝的關鍵竟是一個人,如果劉備聽了這個人的建議,戰爭的轉向就也許不一樣了,那麼劉備為何會失去這個反敗為勝的最後機會?
據《三國志·黃權傳》記載:「權諫曰:「吳人悍戰,又水軍順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嘗寇,陛下宜為後鎮。
」先主不從,以權為鎮北將軍,督江北軍以防魏師;先主自在江南。
及吳將軍陸議乘流斷圍,南軍敗績,先主引退。
」
這個人就是黃權了,上面的引述意思是,在大戰的時候,黃權上諫劉備說:「東吳軍隊的戰鬥力很強悍,我方的水軍作戰是順流,一旦開始作戰,我軍將很難撤退,」建議自己打前鋒探敵情,讓劉備鎮守後方,但是劉備顯然沒有聽他的,率大軍直攻而上,最後落得個被吳軍攻破蜀軍營寨四十餘座,火燒連營的下場。
那麼黃權說的話到底正不正確呢?劉備又為何不停他的勸告呢?
首先就要從介紹黃權這個人來開始分析。
黃權,字公衡。
巴西閬中(今四川閬中)人。
黃權年輕時做過郡吏,後被州牧劉璋召為主薄。
曾經因為勸諫劉璋不要開門迎接劉備而被劉璋外放做了廣漢縣長,劉璋戰敗後就歸降了劉備,後來被劉備封了將軍,後來為劉備奪取漢中的時候獻計有功而被劉備封為了護軍,後來劉備在漢中稱王,就任黃權為益州的州牧,治理漢中的一些相關事宜。
看起來黃權還是很受劉備賞識的,劉備知人善任是他的一大特點,所以被劉備重用說明黃權也是很有本事的,但是為什麼在夷陵之戰中,劉備卻不聽黃權的勸諫,執意要強行帶軍進攻呢?
可能是以往都善於聽取別人意見的劉備在這一刻太過於相信自己了,劉備任黃權為鎮北將軍,督領江北軍隊防禦魏國出兵,而劉備自己在江南前線。
然而,這一次的自作聰明,最後還是讓自己吃了大虧。
如果劉備能聽取黃權的建議,讓黃權做先鋒,打探敵情,等待時機再一舉進攻,而不是自以為是的讓黃權鎮守後方,那麼劉備也不至於讓蜀漢元氣大傷,自己含恨而終了。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一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三國時期一個有才幹的猛將,但不被劉璋重用,後歸劉備卻也遭猜疑
黃權在漢末三國時期是一個有才幹但卻並不十分引人注目的人物,他的一生可謂十分坎坷,在劉璋處不為重用,後歸劉備卻也遭到猜疑;劉備夷陵慘敗,黃權因歸途受阻而降魏。小說演繹中,對黃權的態度多是責備,如《...
劉備率兵伐吳,為什麼前2個月戰績斐然,而後5個月卻毫無作為?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劉備奮鬥一生,終於拿下漢中,稱王了,卻遭到一個噩耗,關羽大意失荊州,給剛剛新生的季漢(後世人都喜歡叫蜀漢)一次非常嚴重的打擊。對此,作為新生政權領袖的劉備不得不做出舉動,那就是...
三國三大戰役為何兩次發生在荊州這一個地方
三國三大戰役分別是官渡之戰、赤壁大戰和夷陵之戰,這三大戰役,不僅耗時長,參戰的人員多,而對三國發展的走勢也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這兒有一個問題,為什麼後兩次戰役都發生在荊州地區呢?除了這兩次大...
劉備一生的四大失誤:夷陵之戰只是其一!
在三國歷史上,是人都會有失誤的,比如赤壁之戰,曹操的失誤就不用提了。而晚年的孫權,同樣因為加害陸遜等將領,從而破壞了東吳的內部團結。換而言之,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越是身居高位者,一個常人也會的...
劉備伐吳動用九萬士兵,軍師諸葛亮未勸阻,遭遇慘敗
關羽被殺,荊州被奪,對於劉備集團來說是一個雪上加霜的消息,再加上孟達投降了曹魏,可以說短短几個月內原本一片蒸蒸日上的劉備來說真是當頭一棒,不僅失去了統一中原的機會,而且自己幾十年的兄弟被孫權所殺...
如果諸葛亮跟隨劉備一起伐吳,是不是會伐吳成功?
關羽被殺,荊州被奪,對於劉備集團來說是一個雪上加霜的消息,再加上孟達投降了曹魏,可以說短短几個月內原本一片蒸蒸日上的劉備來說真是當頭一棒,不僅失去了統一中原的機會,而且自己幾十年的兄弟被孫權所...
夷陵之戰是蜀漢步向衰亡關鍵 也是歷史中最精彩的一戰
夷陵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國史上三大戰役之一,亦是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也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這場戰爭的成敗都給予吳蜀兩國不同的命運。劉備入蜀後。曹操接受司馬懿、蔣濟等意見...
議論蜀漢不能統一天下的原因:失荊州和夷陵之戰
公元(211年),西川的益州牧劉璋擔心曹操攻打西川,便想借劉備的兵馬抵禦曹操。於是劉備讓諸葛亮和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於是孔明總守荊州,關羽拒襄陽要路,當青泥隘口;張飛領四郡巡江,趙雲屯江...
劉備為何不聽勸諫執意伐吳,僅為關羽復仇?夷陵戰敗的鍋誰來背?
公元221年的四月份,劉備在成都稱帝,六月份,就開始調兵遣將,七月份,劉備親自率領數萬蜀軍討伐東吳,雙方在荊州地區展開激戰。結果蜀軍大敗,劉備自己也憂鬱而死。
劉備伐吳的時候真的是無人可用了麼?為什麼帶了這幾個參謀?
三國這個動盪的年代一直是官方和民間津津樂道的話題,老羅的《三國演義》更是成為無數人的佳談美話。其實無論是演義還是正史有個話題始終引發著眾多的爭議,那便是劉備為什麼在關羽被殺、張飛暴斃後大舉出兵伐...
他是何方神聖,為何劉備、諸葛都嘆息「如果他在,蜀國不會戰敗」
根據三國志記載,蜀漢章武二年,為了報復東吳襲荊州、殺關羽之仇,劉備帥大軍伐吳,不幸大敗而歸。夷陵之戰,蜀漢馮習、張南等數十員宿將戰歿,精兵損失十餘萬。蜀國多年的積蓄也在這場大戰中消耗一空,基本喪...
他是蜀將,兩次投降都是迫不得已,司馬懿很欣賞他!
他是蜀漢將領,最早在劉璋手下任職,後來投降劉備,曾獻計幫助劉備取漢中,劉備伐吳,他苦勸劉備不聽,劉備失敗後,他不願降吳,無奈投降魏國,深受魏文帝賞識,後來,官越做越大,封車騎將軍,儀同三司。連司...
他是蜀國大將隨劉備伐吳不戰而降魏,而劉備卻還覺得對不起他
蜀漢章武元年秋天,劉備為報東吳偷襲荊州斬殺關羽之仇在登基不久便整頓兵馬大舉伐吳。這場戰爭便是三國時期著名的夷陵之戰,劉備冒然的伐吳的結果是被打的大敗,在這場戰爭中劉備損失了不少將軍。劉備損失的將...
劉備有一位謀臣,獻上一計,如果劉備聽了,夷陵之戰不會慘敗
看過三國歷史,沒有不知道夷陵之戰的,漢末三大戰役之一。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