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讓曹仁放棄江陵退守襄陽的高明,後期果然見分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曹操戰敗後,孫、劉聯軍進逼江陵,與曹操守將曹仁相持大戰。

劉備利用周瑜和曹仁相持的機會,平定荊州南部武陵(治所臨沅,今湖南常德)、零陵(治所泉陵,今湖南永州)、桂陽(治所郴縣,今湖南郴州)、長沙(治所臨湘,今湖南臨湘)四郡。


而曹操權衡利弊,決定主動放棄江陵(今湖北荊州),命曹仁退守襄陽。

後劉備又從孫權手上借得南郡(治所江陵),於是在荊州形成小三分局面。

曹操據有襄陽、南陽;劉備據有南郡(部分),武陵、零陵、長沙、桂陽;孫權據有江夏、南郡(部分)。

這只是大致形勢,當時的荊州,三家勢力錯綜複雜,占據的土地犬牙交錯。

一、赤壁戰後曹操的戰略選擇

曹操占據的襄陽,向來是中國戰爭史上南北相爭的要點,戰略地位非同凡響。

襄陽地處南陽盆地南部,古人稱:「夫襄陽者,天下之腰膂也。

中原有之,可以並東南。

東南得之,亦可以圖西北者也。

其地形,群山環繞,一水縱貫。

面向漢水、背靠峴山,東有桐柏、大洪,西有武當、荊山。

漢水從襄陽城東南下,經石門至於江漢平原,沿河谷出石門,是襄陽對江陵用兵的主要通道。

西北向可經陸路入武關抵關中,也可從水路溯游而上至漢中;昔年秦國攻楚,就是走的這條路線。

北向出魯陽(今河南魯山)可進尹、洛,直逼洛陽;這是楚國威脅周人,問鼎之輕重走的路線。

西北向出義陽三關可威脅豫州;楚國爭霸中原,這條是主要進軍路線。

東南下經章陵(今湖北棗陽南)、抵隨縣,直趨沔口;後來吳人進攻襄陽,這是一條經常的進兵路線。

可見襄陽之地四通八達,制約東西南北。

曹操著眼於經營襄陽,保證了對荊州南方的形勝之勢。

最初的時候,曹、孫、劉三家的關鍵點在江陵。

當時曹仁和周瑜在江陵一線血戰,雙方殺傷甚眾,曹操率先出招,命曹仁主動放棄江陵,撤守襄陽。

這是曹操生平幾個精彩決策之一,雖然江陵像根釘子一樣嵌入長江江防之中,能夠對孫權和劉備形成極大威脅,但曹操赤壁新敗,孫、劉聯軍勢頭正旺,在這個時候硬抗其鋒芒未必是明智之舉。

曹操在赤壁戰後曾說「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這指的是當年他打敗袁譚,占據黎陽,想趁勢掃蕩河北,郭嘉認為,「急之則相持,緩而後爭心生。

曹操這時想起郭嘉正是想起郭嘉當年對河北局勢的分析,用於孫權、劉備身上也正合適。

所以曹操主動放棄江陵,扔出這塊骨頭試圖分化孫、劉聯盟,而之後事態的發展證明這一手極其高明。

曹操放棄江陵後,因為襄陽被曹操所掌握,江陵至夏口(今湖北漢口)一線就成了抵抗曹操的一線陣地,而江陵因為荊襄大道的緣故,首當其衝。

周瑜進占江陵後,孫權在江淮(合肥方向),荊襄(江陵方向)獨力抵擋曹操,劉備居二線,幾乎不承受來自曹操的壓力。

而赤壁之戰後,三家對荊州的瓜分,孫權最是吃虧,孫權在打敗赤壁打敗曹操和江陵血戰曹仁中出了大力,獲得的後果只是解除了覆滅的危險和占領了南郡(即江陵);曹操雖然赤壁戰敗,又主動放棄江陵,卻牢牢占據襄陽,呈高屋建瓴之勢;劉備出力最少,卻收益最大,本來是喪家之犬,搖身一變成了小土豪,周瑜還把南郡在長江以南的一塊地分給了他,劉備把大本營設在油江口(今湖北公安西北),改名為公安。

二、劉備借荊州,孫權面臨的戰略抉擇

此時劉備又生出變化,他要去見孫權,準備借南郡,也就在當時周瑜駐紮的那一塊地盤。

如果只看表面,劉備此舉實在是貪心不足。

但,劉備去見孫權談這事,孫權卻同意了。

那恐怕就不能簡單歸結於魯肅力主借給劉備了。

如前所述,孫權當時從荊襄至江淮完全承擔了對曹操的防務,這對當時的孫權來說壓力是極大的,要承受的經濟負擔也極重。

荊州雖然位於上游,地勢十分重要,但凡事都有輕重緩急。

當是時,給孫權壓力最大的絕不是荊襄,而是淮南。

曹操雖然在赤壁戰敗,實力仍遠遠強於孫、劉。

在這種情況下,孫權戰略第一取向是爭取戰略安全。

江淮一線,是荊襄之外,曹操和孫權另一個對抗的地區。

徐州的南部,廣陵郡和下邳郡的南端有中瀆水,地勢低洼,水網密布,不利於大部隊作戰,孫、曹對這一塊都不是非常重視。

而淮南地處江左,是江東的外圍屏障,如果淮南不保,曹操就會和孫權隔江對峙,直接威脅三吳。

在這種情況下,爭取江東戰略安全的首要目標就是穩固江北要點進而奪取淮南,故古人言:「吳之與陳,雖皆守江,吳圍合肥,陳攻壽春,所爭常在淮甸。

就算不能全據淮南,至少要在江北據有防禦要點和交通要衝,不讓曹操能直接渡江,否則幾千里江防,以孫吳之兵力豈能處處設防。

古人亦云:「有淮則有江,無淮則長江以北港汊蘆葦之處,敵人皆可潛師以濟,江面數千里,何從而防哉。

所以周瑜雖然提出他的戰略規劃:「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

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

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

但孫權表面讚許,實際並未接受,會周瑜病死(建安十五年),此議也就不了了之。

觀周瑜的規劃,可以說是不顧實際情況,曹操在淮南重點經營合肥,建安十四年,曹操就在譙地製造戰船、訓練水軍,進軍駐屯合肥,並加強淮南郡縣機構建設,對孫權施加壓力,而肥水——巢湖——濡須水這一途,是曹操攻打孫權首選的通路,曹操大軍從鄴城南下,都走此路。

王象之言:「故魏窺江南,則循渦入淮,自淮入肥,繇肥而趣巢湖,與吳人相持於東關。

吳人撓魏,亦必繇此。

如前所述,江東根本之地敵情威脅嚴重,豈能致腹心之地不顧,而以大軍西出爭利。

計算孫權兵力,其時不過數萬,除去原有的江淮防線,新增的荊襄防線加上內部應對山越的部隊及各地守軍,機動兵力只有孫權帳下中軍(其實還要承擔江淮防線的重任),要遠征巴蜀,非得削弱各地防禦力量才能組織起足夠軍力,強敵當前,這如何可行。

從劉備那邊看,劉備敢於向孫權提出借南郡,主要說服力就在於劉備移屯江陵後將主要承擔荊襄方向的防務,可以讓孫權集中精力穩固內部、討伐山越、應付曹操在淮南的壓力,雖然從長遠看,劉備居於上游總是有威脅的,但在當前來說,這完全是個可行的方案。

內部和淮南問題都沒解決,如何去考慮那麼長久,總有輕重緩急吧。

況且兩家尚處蜜月期,劉備雖居上游,對孫權產生威脅的可能還是較低的。

當然,劉備方面謀求取得江陵,主要考量還是在於實施諸葛亮的「隆中對」所提出的戰略規劃,江陵是劉備方面西取益州,北圖襄樊的重要基地,沒有江陵,「隆中對」無從著手。

因此能夠想通這些自然不難理解孫權為什麼最終接受魯肅的建議,借地給劉備了。

三、曹操在淮南方向向孫權施加壓力

前面提到曹操故意放棄江陵就是扔根骨頭讓孫、劉去爭搶,製造矛盾,分化聯盟。

所以「操聞權以土地資備,方作書,投筆於地"。

可見此事件對曹操的震驚,這意味著曹操對孫、劉的分化政策暫時失敗。

但是,曹操作為一個高明的政治家、軍事家並沒有被暫時的不利所迷惑,孫權和劉備都是當世英傑,哪是當年袁紹的諸子能夠比擬的,和他們的鬥爭是一個長期的鬥智鬥勇的過程。

赤壁之戰後,曹操和孫權在淮南多次交戰。

總體上講,孫權居於劣勢。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孫權親自攻打合肥,不克。

次年,曹操命將軍張喜救援,孫權退走。

十六年七月至十七年正月,曹操擊敗馬超、韓遂等,進一步穩固後方,再次把注意力對準了南方。

十七年十月,曹操再次東征孫權。

同年,孫權做濡須口塢城設防。

十八年正月,曹操進抵濡須口,攻破孫權江西營,俘虜都督公孫陽。

十九年五月,孫權攻下皖城,拔除了曹操在江北的一個據點。

七月,曹操再次東出,至合肥而還。

(同年,劉備定蜀。

)二十年八月,孫權趁曹操西征張魯之機,進圍合肥,被張遼擊破,孫權狼狽逃回。

二十一年十月,曹操再次集結大軍南下,於次年正月抵居巢,與孫權交戰。

孫權雖然獲得一些出擊戰鬥的小勝,但總體形勢對孫權不利。

於是孫權遣使請降,曹操接受後引軍北返。

建安十四年,十八年,十九年,二十二年,曹操四次東出,其中十八年、二十二年兩次攻打濡須口發生大規模作戰,這就是諸葛亮所說的曹操「四越巢湖」。

而值得注意的是,這段時期內,曹操在關中、漢中以及淮南方向都連續用兵,卻在荊襄方向保持防禦,始終沒從這個方向南下。

固然有東、西攻而中路守的因素,根本原因恐怕還是「急之則相持,緩而後爭心生。

四、劉備的戰略動向

返過頭來看荊襄方向,劉備取得江陵後,開始謀劃西取益州。

而孫權因為周瑜圖謀益州的規劃,也在考慮這個事。

周瑜死後,孫權曾一度向劉備提出,兩家一起進攻益州,想試探劉備的想法。

這是題中之義,孫權想圖謀益州必須跨越劉備,不摸清劉備的想法,計劃根本無法實施。

然而劉備早就把益州視為囊中之物,豈容孫權染指。

在忽悠孫權的同時,劉備一直在等待機會。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劉璋聽說曹操將要派遣鍾繇等人征討張魯,害怕曹軍攻下漢中後趁勢入蜀,於是聽從張松的建議邀請劉備入川,想憑藉劉備的力量討伐張魯、抵抗曹操。

劉備正求之不得,率近三萬眾進入益州,後與劉璋翻臉,於十九年平定益州。

劉備入蜀攻破劉璋,孫權甚為憤怒,大罵:「猾虜,乃敢挾詐如此」。

於是,建安二十年,孫權派遣諸葛瑾入蜀,想要討還荊州長沙、零陵、桂陽諸郡。

劉備當年雖然只是向孫權借了南郡江北部分,但江南部分是周瑜給劉備的,以酬謝赤壁之戰的功勞,而南四郡孫權方面認為劉備是在自己默認下攻取的,也算是借的。

所以派諸葛瑾討還長沙等三郡。

諸葛瑾這個人還是比較溫文爾雅的,孫權派他去談,表明自己不想和劉備弄僵關係。

但劉備試圖再次耍滑頭,對諸葛瑾說:「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

」在這個事的處置上,劉備極有問題,只顧自己,不顧盟友,必然激怒孫權。

五、孫劉聯盟的矛盾與妥協

果然,孫權大怒,派呂蒙督鮮于丹、徐忠、孫規等兵二萬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又命魯肅率萬人屯巴丘(今湖南嶽陽)以防禦關羽。

自己進軍陸口(今湖北嘉魚西南),為諸軍節度。

而劉備自引五萬人到公安,使關羽將三萬兵至益陽。

未戰,正好曹操定漢中,劉備懼怕兩線作戰,後方失守,遣使求和。

於是分荊州長沙、江夏、桂陽以東屬孫權,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屬劉備。

本來可以談判解決的事,作為聯盟雙方居然兵戎相見,孫劉聯盟裂痕日益增大,而曹操當年主動放棄江陵的「二虎相爭之計」開始體現效果。

孫劉聯盟是在曹操壓力下被迫形成的,當曹操的壓力減輕,互相之間的矛盾自然慢慢浮現。

而且曹操還在暗中推波助瀾,不對荊襄方向施加壓力,而專屬意於淮南,單獨給孫權施加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孫權自然會對當年借江陵給劉備的決策產生疑義,借給劉備是為了讓兩家一起承擔抵抗曹操的重擔,實際上劉備得到了江陵,重擔還是孫權承擔,心理自然會慢慢發生變化。

況且劉備這邊在奪取益州,實力進一步提升後,首先暴露出短視而貪圖小利,不顧抗曹大局的弱點,對待孫權的方式狡詐而又粗暴,進一步挑起了孫權的怒火,成了曹操計謀的催化劑。

雖然孫劉兩家產生了很多齷齪,但都還沒有頭腦發昏,還是認識到曹操是當前大敵,最終還是達成了一致。

孫權分得荊州兩郡,暫時也算滿意,反過頭來繼續進圖淮南。

如前所述,先是攻合肥被張遼擊敗,差點身隕於逍遙津。

其後曹操再出濡須口,孫權力不能支,被迫請降。

這是曹操看到了孫劉聯盟出現裂痕,又在淮南方向給孫權加了把力,用事實告訴孫權,你別想在淮南逾越一步。

在淮南向孫權施加壓力,是曹操分化孫劉聯盟中的重要步驟,只有在淮南方向打擊孫權,使其在淮南處於劣勢,才能把這種打擊的外力轉化為分化孫劉的內力,孫權會因為北向發展受阻,轉而因為聯盟內部的矛盾把力量用於盟友;如果在淮南壓制不住孫權,孫劉兩家會因為曹操衰弱,試圖從曹操處獲得共同利益而更加齊心。

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引軍從濡須口北返,其後,孫權方面堅決主張聯劉抗曹的魯肅病死。

魯肅之死意味著孫劉聯盟面臨這成立以來最大的考驗。

六、孫劉聯盟破裂

當初,劉備入蜀時,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鎮守荊州,後因軍情變化諸葛亮等都入蜀支援作戰,而關羽留鎮荊州。

關羽為人強梁,「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對待孫權方面更是傲慢無比,還曾辱罵孫權求婚使者。

魯肅在世時尚能以大局為重,穩住關羽。

魯肅死後,孫權方面群臣對關羽多無好感。

呂蒙就是其中之一,魯肅死後,呂蒙代其職,對孫權建議說:「令征虜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蔣欽將游兵萬人,循江上下,應敵所在,蒙為國家前據襄陽,如此,何憂於操,何賴於羽?且羽君臣,矜其詐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

今羽所以未便東向者,以至尊聖明,蒙等尚存也。

今不於強壯時圖之,一旦僵仆,欲復陳力,其可得邪?」孫權深以為然。

觀呂蒙的建議,其實和之前周瑜的一樣,都是沒有考慮全局。

當時關羽對孫權方面態度不好,引起孫權憂慮固然是一個原因。

奪取劉備掌握的荊州部分,能夠稍微改善一下孫吳的戰略態勢,但根本上並沒有改變。

曹操依然在東邊占據淮南威脅江東核心地區,在荊州占據襄陽形勝於南。

而且驅除關羽後,不能改變劉備居於上游的局面,還意味著要跟劉備結下深仇大恨,這就不是原先有些齷齪可以比擬的了。

戰略態勢一下子會從在淮南方向抗擊曹操,變成曹操和劉備對孫權形成戰略包圍。

驅除關羽後,孫權方面的戰略安全是建立在西取白帝和北奪襄陽上的,這還是表明要與曹操、劉備同時為敵。

表面上是奪取了土地,實際上是把自己置於兩線作戰的惡劣境地。

實在不是智者所言。

這時的孫權和之前的劉備一樣,犯了短視而貪圖小利的錯誤,既然打不過曹操,在淮南寸功未建,那就把目光轉向盟友吧。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關羽北上進攻襄陽,利用天時擊破于禁、龐德七軍,圍曹仁於樊城,威震華夏。

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孫權方面早已定下決心要擊滅關羽。

趁此良機,孫權一邊向曹操致投名狀,要討伐關羽以自效,一邊派遣呂蒙「白衣渡江」襲取關羽大本營江陵。

曹操終於等到孫劉聯盟反目的機會,為了讓孫、劉兩家彼此削弱而使自己收益最大化,曹操遣使把孫權信箋送至曹仁處,命曹仁以弩射給關羽。

曹操要是不把消息透露給關羽,關羽就會被呂蒙偷襲,孫權方面不會受到多少損失;而透露消息給關羽就可以讓兩家去自相殘殺,即使孫權方面獲勝,自己也會受到極大的削弱,曹操就可承其兩家之弊而後圖之,此乃卞莊刺虎之計。

然而關羽以為樊城很快就能攻下,猶豫不能決斷。

於是曹操命增援襄樊的第二梯隊徐晃進擊,擊破關羽阻擊,關羽於是決心南返,然而其時已晚,大本營江陵已經被呂蒙攻克。

呂蒙還以攻心之計瓦解關羽部士卒鬥志,大獲成功,關羽被迫西保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立假人於城上企圖瞞天過海掩護自己逃回益州,但孫權方面早已截斷其歸路,在臨沮(今湖北安遠西北)禽斬關羽父子。

孫權斬殺關羽後,也想嫁禍於人,送關羽首級給曹操,企圖轉移劉備視線,但曹操何等老到,這種伎倆對他來說實在太小兒科,遂以諸侯之禮隆重安葬關羽,極盡哀榮。

七、曹孟德子若豚犬

至此曹操分化孫劉聯盟的戰略決策大獲成功,孫權取荊州、殺關羽,已與劉備結下了血海深仇,孫劉聯盟徹底破裂,只待劉備怒而興兵,曹操就可與劉備夾擊孫權,先解決其中一個。

然而天不假年於曹操,關羽被殺後不久,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即位,不久代漢自立,定國號「魏」,改元黃初。

劉備也於曹丕代漢後,於次年自立為皇帝,以繼承漢祚,改元章武,史稱「蜀漢」。

孫權奪取荊州後,一直把防備劉備報仇作為頭等大事,同年四月,孫權遷都到武昌,親自坐鎮荊襄防線,穩定荊州局勢,防備魏、蜀。

而劉備登上皇位後不久就決定對東吳用兵,以報荊州被奪,關羽被殺之仇。

章武元年七月,劉備不顧群臣反對,大舉興兵攻伐東吳,擊破吳將李異防守的巫縣(今四川巫山西北)和陸遜防守的秭歸。

聞得劉備來攻,東吳舉國驚駭,孫權緊急向劉備求和,諸葛瑾也寫信向劉備陳說利害,但劉備盛怒之下,直接予以拒絕。

東吳舉國驚駭倒未必是怕劉備進攻,而是終於明白奪取荊州與劉備翻臉後自己的戰略態勢並沒有改善,反而變得惡劣。

劉備東進,東吳並非沒有能力抵敵,就怕魏國趁機南下,那就是東吳的危急存亡之際了。

這其實正是十二年前曹操主動放棄江陵獲得的收益,蜀吳交戰,存滅只在魏國的轉念之間。

這就是孫權、呂蒙短視貪利帶來的惡果。

在劉備還沒有出兵前,魏主曹丕就諮詢群臣,劉備會不會為關羽報仇?劉曄認為:「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

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

八月,孫權向劉備求和失敗後,派遣使者向魏國卑辭稱臣,試圖穩住魏國,避免兩線作戰,防止亡國之禍。

這種情況下,對魏國極為有利,但要想因勢利導,必須做出正確的戰略決策。

於是,曹丕再次諮詢群臣意見。

一種意見以劉曄為代表,認為應該聯蜀攻吳,對吳、蜀來說,依山阻水,有急相救,是小國之利;現在吳、蜀自相攻伐,是自取滅亡。

應該乘此有利時機大舉出兵,與蜀國夾擊吳國,攻擊其腹心地區,不出一個月吳國必亡,而吳亡蜀必不能獨存。

可是說是精準的看到了當前局勢之關鍵所在。

第二種是曹丕自己的觀點,主張聯吳攻蜀,認為東吳稱臣求降,卻去討伐人家會使天下想要歸順的人產生疑心。

不如接受東吳投降,一起攻打蜀國。

曹丕想先打蜀國,也不是不可以,但不如打吳國有利,攻打蜀國最可能出現的結果是劉備與東吳暫時議和,回頭全力對付魏軍。

而且魏軍攻蜀,在當時的情況下只有出漢中一途,難以和東吳形成有效協同,想要攻滅蜀國難度很大,並不有利於魏。

而與蜀國夾擊東吳,劉備正在盛怒之中,改變戰略決策反過來和東吳共同抗擊魏國的可能性很低,大機率出現劉備樂意見到東吳就此覆滅的情況,魏國會得到一統天下的機會。

第三種意見來自於王朗,主張不軍事介入,認為天子大軍應該像華山、泰山那樣,安坐以示天威,等待有利時機再說。

實際上就是委婉的表示反對用兵。

這種意見可以說是書生庸見,屬於典型的「內不能辦,外為大言耳」。

結果曹丕居然採納了王朗的建議,繼續採用挑動吳、蜀相爭,坐待兩弊的方針。

在曹操時期,孫劉聯盟抗曹,採用挑動吳、蜀相爭,坐待兩弊的方針無疑是正確的,而且導致孫劉反目,取得了極好的效果,可以說是結出了果實。

而現在劉備大舉攻吳,正是魏國摘桃子的時候到了,這是曹操留給曹丕最重要的遺產之一。

在最有利的時機到來時卻選擇繼續等待,只會眼看機會從自己手邊溜走。

穩住魏國後,孫權得以全力對付劉備。

蜀章武二年閏六月,吳將陸遜大破劉備於猇亭(今湖北枝城北),劉備退保白帝城。

打敗劉備後,孫權對魏國當即改變態度,日趨強硬。

曹丕大怒,這時才想起了武力壓服,於當年十一月分兵三路攻擊洞口、濡須口和江陵。

然而吳國贏得猇亭之戰後士氣正旺,以水戰和臨江堅城戰鬥的方法擊敗魏軍攻勢。

曹丕不在猇亭之戰的有利時機出兵,卻等到了東吳沒有後顧之憂的時候怒而興師,難以取勝也是在意料之中。

八、綜述

三國時期曹操、孫權、劉備以荊州為中心展開的鬥智鬥勇是我國軍事戰略史上的傑出篇章。

曹操面對赤壁戰後孫劉結盟,自己無法取勝的局面,主動退讓,放棄前出陣地——江陵,避免自己處於利益相爭的漩渦中心,採取守襄陽防禦荊州一線,出兵淮南壓迫孫權的方針,試圖分化對手,坐待其弊,使得孫權在戰不能勝曹操受阻於淮南.

而荊州方面又因為曹操採取守勢壓力減輕,與劉備利益糾紛終陷入不可調和的狀況,導致孫劉兩家拘泥於奪取土地的短期利益,而忽視了曹操在北虎視眈眈的長期危險,最終矛盾總爆發,孫劉聯盟宣告破裂;乃至於為了爭奪荊州,孫劉兩家兵戎相見、大打出手。

給了曹操的繼承人曹丕一個各個擊破的絕佳機會,可惜曹丕遠不及乃父,一介庸才不能準備把握機會,最終還是三足鼎立。

曹、孫、劉的三角鬥爭,對於現在美、中、俄的關係很有借鑑意義。

國與國的三角鬥爭,兩弱聯合抵抗一強是通常的做法。

對較強的一國來說,分化兩弱的聯盟是要首先考量的,只有分化對手才能各個擊破。

故郭嘉那句「急之則相持,緩而後爭心生。

」至今依然是強國針對弱國聯盟的基本原則。

而對於弱國來說,聯合另一個弱國對抗強國,並保持壓制另一個弱國是首要的考量。

既要做到保持聯盟的共同訴求,也不能因為要抵抗強敵而扶持盟國過甚,要避免盟國的力量超過自己而導致不必要的風險。

要把握這個度,遠比強國分化弱國聯盟難度要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東吳四英傑都非等閒之輩

東吳四英傑是指在東漢末期及三國早期的孫吳重要大臣,分別為周瑜、陸遜、魯肅、呂蒙。他們皆是吳大帝孫權的心腹近臣和孫吳政權的股肱之臣,先後為孫吳政權的建立立下了功勳大業。四人並提的說法最早出自陸機的...

關公敗走麥城被擒歷史真相

麥城在湖北省當陽市兩河鄉境內,距平陽鎮20餘公里。為東周時楚國重要城邑,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3年)昭丘縣治所在地。清同治《當陽縣誌》記載:"麥城在縣東南五十里,沮漳二水之間,傳楚昭王所築。三國...

年關難過: 老賴劉備「借荊州」始末

沒幾天就要過年了。最愛君在春運春意盎然的滾滾洪流中,已然感受到來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天上地下山里河裡雲裡霧裡濃得不能再濃的喜慶氣息了!不過根據最愛君多年的人生經歷判斷,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開開心心過...

劉備借荊州的歷史真相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劉兩家因為荊州一段公案最後兵戎相見,這結果就是家喻戶曉的關羽大意失荊州,而這段公案就是劉備借荊州。這一傳說經過《三國演義》和戲劇再度渲染,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終於...

誰才是三國最強大腦?曹操、劉備、孫權?

一、赤壁戰後曹操的戰略選擇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曹操戰敗後,孫、劉聯軍進逼江陵,與曹操守將曹仁相持大戰。劉備利用周瑜和曹仁相持的機會,平定荊州南部武陵(治所臨沅,今湖南常德)、零陵(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