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出祁山丞相薨逝五丈原?諸葛亮:真相是折騰到第五次我就死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年來的一些影視作品,在描寫到關於諸葛亮在三國後期的北伐行動時,無一例外都引用了一個所謂的「典故」,那就是「六出祁山」。

或許直到現在,大多數人也都認為孔明生前一共進行了六次伐魏行動,然後在最後一次薨逝於五丈原,其實根據史書記載,事情的原委卻並非如此。

諸葛亮一生只進行了五次北伐,有一次是魏軍主動發起的進攻所以不能算在其中,而諸葛亮真正率軍出祁山與魏國交戰只有兩次,其餘三次都未能跨祁山半步。

所以歷史上所謂的「六出祁山」完全是演義小說作者所進行的藝術加工創作,而無論是小說還是歷史,諸葛亮的最後一次揮師北伐都是因其病故而結束的。

說起這五次北伐,蜀軍其實鮮有敗績,相反魏軍經常中伏以致損失如張郃、王雙等名將,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魏國越戰越強,蜀國越戰越弱,以致三國後期蜀中幾無男丁,人口早已銳減至魏吳的一半不到,即便諸葛不死,蜀漢滅亡也以註定。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原因,其實還在於魏國早已占盡天時地利人和。

所謂天時,三國後期天下早已民不聊生,連年戰亂終是怨聲載道,正所謂分久必合,自黃巾以來已歷百年,而魏國是三國之中最強的一方,所以統一之時機已然來臨;所謂地利,魏國居中原,掌天下大半人口和萬頃良田,對江東和漢中都呈現出居高臨下之勢;所謂人和,自文帝起,魏國頒布政令,肅清朝綱,廣施仁德,萬姓傾心,得人心者必得天下。

現在我們再來看魏蜀兩國之間的征戰,諸葛亮興兵北伐幾乎是動用全國之力,且每次戰果甚微,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蜀國因戰爭而越發貧弱。

其實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幾乎要了魏國的命,因為此時的蜀國國力是與魏國最接近的時候,蜀漢傾一國之力當時尚可與魏一戰,奈何馬謖失街亭,錯失良機,蜀國因此也就失去了一統天下的最後希望。

在小說演義中,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諸葛與司馬的對手戲,這其實只是一種藝術表達方式,在小編看來,諸葛代表的就是蜀國的國運,而司馬代表的就是魏國的國運,諸葛亮的病入膏肓何嘗不是暗示著蜀國氣數已盡,而司馬懿的扮豬吃虎又何嘗不是暗示天下大勢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馬謖為什麼守不住街亭要地?

街亭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城東北40公里的隴城鎮,距大地灣遺址8公里,是一處寬約6公里、長達十幾公里的開闊地帶,是關隴大地的咽喉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進可攻關中,退可守隴...

被羅貫中黑的最慘的武將

讀過三國的朋友都會發現,整篇故事都是以蜀國為主線,來進行寫作的。 所以曹魏人物被黑的是最嚴重的,如魏國BOSS曹操,武將如曹仁,夏侯惇,李典,曹休等;說客有蔣干,王朗等。群勢力董卓其實有點被黑化...

揭秘諸葛亮多次北伐實際上兵力是有多少

對於歷史上的眾多戰役,人們經常會對交戰雙方的兵力進行比較,當然一些誇大的兵力數字總會把人們弄糊塗。就諸葛亮北伐來說,有數據稱諸葛亮北伐時有30萬兵力,但實際上諸葛亮帶領的北伐軍總共只有10萬人。

亂侃三國之諸葛亮和司馬懿誰厲害

導語: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會感慨司馬懿真乃是諸葛亮的天地!即生亮何生懿?可是諸葛亮和司馬懿誰厲害些呢?讀完三國志你才發現!論智慧,司馬懿不如諸葛亮;論志向,諸葛亮不如司馬懿。論軍事能力,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