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為何成為三國最先滅亡的國家,只因諸葛亮犯下這兩個致命錯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大名垂宇宙,萬古雲霄一羽毛」,作為中國智慧人物的化身,諸葛亮的諸多故事早已家喻戶曉,「三國戲」也為廣大觀眾盡所熟知。

《葫蘆峪》中諸葛亮的「為江山我也曾南征北戰,為江山我也曾六出祁山。

為江山我也曾西城弄險,為江山把亮的心血勞干」,那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常令人感嘆不已,潸然落淚。

為什麼蜀國會成為三國中第一個亡國的國家呢?很多朋友給出了很多答案,諸如國家太小了,人口、資源都和魏吳沒得比,不是它最先亡還能誰先亡呢?然後有人說是諸葛亮和他的繼承者姜維太窮兵黷武了,導致了蜀國百姓對蜀國的不擁護,蜀國被諸葛亮和姜維糟蹋得不成樣了,所以就亡了。

要知道三國時期已經是世家的天下,世家掌握著絕大多數的土地、財富、人口,得不到世家支持的政權,是無法立足於天下的,比如說曹操是得到了荀彧為首的潁川世家的支持,東吳有江東世家的支持。

可是蜀國呢?也不知道是諸葛亮的私心呢,還是他對蜀地本土的世家不信任,總之他就沒能團結好蜀地的本土世家,導致了大量的外來勢力占據著蜀國的高位。

諸葛亮犯下了兩個嚴重的錯誤。

其一,對於司馬懿的智謀估計不足。

「有山人行人馬神鬼難猜,把六丁和六甲任亮安排。

」諸葛亮對於自己的智計相當自負,也許他有自己自負的理由,神槍火箭、木牛流馬,似乎威風八面,但嚴格說起來,六出祁山以來,不但寸土未獲,還因用人不當而導致了街亭一場大敗。

其二,對於內部和魏延之間矛盾的激化。

諸葛亮智計百出,但在用人識人上卻不能算得上是至善至公,這一點也是定論,誤用馬謖導致街亭失利便是典型例證。

「諸葛一生唯謹慎」,在用人上偏重於使用謹小慎微、缺乏開拓能力的將領,導致了蜀漢後期「蜀中無大將,寥化作先鋒」,產生的惡果是顯而易見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果馬謖不失街亭,蜀國能否北伐成功

魏太和二年(228年)春天,諸葛亮率軍攻打曹魏,聲稱由斜谷道攻取郿縣,並派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令曹真前去防守郿縣;諸葛亮則親率諸軍進攻祁山,發動第一次北伐。諸葛亮北伐令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

正讀《三國》——蜀國大將魏延真的有反骨嗎

說起反骨, 多數人一定會想到三國時期蜀國大將魏延。 魏延原本是東漢末年荊州牧劉表手下的大將, 因為與劉表的妻弟蔡瑁不和, 投奔了長沙太守韓玄。 後劉備攻打長沙時, 因對韓玄不滿而舉眾投降劉備, ...

諸葛亮虎頭蛇尾的第一次北伐

也許是因為三國演義這部書太過於出名,所以大家對於三國演義的了解程度往往大於三國志與裴注等書,其實這種結果也有其必然的原因,主要就是因為三國演義寫的太好了,人物刻畫非常細膩,故事情節又非常的合情合...

事業成敗,用人是關鍵

蜀後主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為實現統一大業,發動了一場北伐曹魏的戰爭。當諸葛亮命馬謖為先鋒守街亭,並指派王平將軍隨行。馬謖執意扎兵在山上,完全不聽王平的建議,而且沒有遵守約定將安營的陣圖...

諸葛亮其實是個不善於搞團結的人

我們知道,一個集團要想垮台只有從內部淪陷。否則再強悍的敵人想要從外部瓦解很難。我們看蜀漢就是如此。以前看三國演義,自以為蜀國最為強大,文有諸葛,料事如神,武有五虎上將,都是萬人敵。不過三國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