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獻《隆中對》給劉備真實意圖是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話說劉備三顧茅廬後,用常人所不能的隱忍,通過了諸葛亮的考驗。
於是,第三次相見之後,諸葛亮先不說同意出山與否,而是推出了他的《隆中對》。
《隆中對》什麼內容呢?主要的精神,是成霸業、取天下要「以人為本」。
以往看《隆中對》的人,常常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取荊州、奪益州,聯吳抗曹,然後攻取中原上面。
其實,那都是遠景規劃——當時,持這個戰略構想的人,其表達見於史冊的,先後還有甘寧、魯肅、周瑜和龐統,他們的意思大體相同,只是執行細節和執行主體有變化而已。
在當時的荊州和江東,這是一種很流行的戰略構想,不是諸葛亮獨創的,而且,這個願景有其重大漏洞:劉備兼有荊、益,勢必威脅江東孫權,孫權不可能成全劉備恢復中原,統一天下;孫權要統一長江上下游,又必須從劉表(後來是劉備)頭上踩過去,這當然也是不可能的。
但從總體上來說,設計出三國鼎立或二分天下的局面,對於一些急於建立功業的年輕士人們而言,總比被曹操一統天下,撤掉新人們的舞台要強。
劉備對這個規劃,也不見得真信。
但是,這是荊州一部分青年士人的共識,劉備首肯《隆中對》,才能讓他們為己所用。
換句話說,正是因為劉表沒有遠圖,所以他們不跟劉表干。
劉備必須表現得有遠圖,才能夠吸引諸葛亮這樣的士人加盟,才能夠形成二人互相需要,並且成為「魚水」關係的基礎。
幹大事,一定要有遠大目標,這樣才有凝聚力。
《隆中對》後半部分的遠景規劃,只不過是先樹立這麼一個遠大目標。
目標是可以因勢利導,加以調整的,關鍵是我們「現在怎麼做」。
為什麼說《隆中對》的實際主旨是以人為本呢?
你看《隆中對》怎麼分析曹操、孫權的強大基礎:
「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計。
」這意思是說,剛剛天下大亂時,只知道一心搶地盤的人很多。
「曹操比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非常明確,曹操是「得人者昌」,雪球越滾越大。
這個「人謀」包括兩方面因素:其一是有荀氏叔侄、郭嘉、程昱、賈詡那樣謀臣出來為他計劃;其二,是他兼容了當時各門各派各層面的力量,如得陳登而得徐州,得董昭而得獻帝,得田疇而服烏桓,其他如李典、張繡、張燕、臧霸等等,都是帶著自己的部曲(連軍隊帶家族),投奔了曹氏。
曹操從不裁人,所以曹氏能夠做大。
「孫權拒(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與為援,不可圖也」,明確指出:孫權的根基在於「賢能為之用」。
《演義》中,緊接著「三顧茅廬」,下一節就是孫權「廣納賢士,重用謀臣,開設賓館於吳會」。
劉備得了一個諸葛亮,如魚得水樂得不行。
孫權呢?嚴畯、闞澤、薛綜、程秉、朱桓、陸績、張溫、駱統、吾粲、龐統、呂蒙、陸遜、徐盛、潘璋、丁奉、甘寧……得了文武數十人,孫權還不得興風作浪?人才是事業的根本,而且是多多益善。
更重要的是,立王業者所用非一,成大事者必用眾智,孫權在這一輪的收穫,遠遠大於劉備。
也許,羅本之中,孫權不用三顧也能得到鳳雛,與劉備「三顧」得到孔明的對比顯得太刺眼,所以到毛本之中,把龐統從孫權招納的人才名單中刪去了。
《隆中對》下面孔明怎麼說?「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這是再明白不過的意思:要先招攬各方面的人才,地盤將來自然會有的,先後次序不要搞錯。
緊接著,孔明拿出一幅圖:西蜀五十四州之圖,繼續強調:「將軍欲成霸業,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占地利,將軍可占人和。
」諸葛亮出示「西蜀圖」的意思,是看劉備有沒有決心幹掉占據益州的「宗室同姓」劉璋。
至於荊州劉表,孔明說:「亮夜觀天象,劉表不久在人世。
」其實,哪裡是夜觀天象?黃承彥是劉表的連襟,老劉得了老年性痴呆症、在家不時發作的事,孔明比劉備更有條件掌握——這就是「人謀」的厲害。
諸葛亮的戰略主張,劉備全部接受。
小說中,這時候,孔明才同意出山輔佐劉備。
三個早已預料到「天下三分」的人,第三個你絕對想不到
導語:由於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廣為流傳,三國時期成為中國人民最廣為人知的一段歷史時期。在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時期裡面也湧現了一大批的英雄人物,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謀士,用勇冠三軍、萬夫莫敵的武將...
諸葛亮出山後第一計,劉備沒有聽從,所以丟了天下
諸葛亮出山時,獻與劉備的草蘆對(通稱「隆中對」),一千八百年來眾說紛紜,多少千古名士、軍政大家對此都有過精闢論述。 贊之者多認為劉備半生苦戰,促居一縣,得此戰略規劃後,騰躍高飛開三國鼎立局面,可...
諸葛亮到底有多麼怕郭嘉?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確是事實,但並不是說諸葛亮怕郭嘉。正所謂「知天易,逆天難」,諸葛亮有信心與郭嘉一爭長短,但他卻鬥不過郭嘉身後的天下大勢。為什麼這麼說呢?答案源於三國時期「三大戰役」的第二...
劉備:我想有個家(江東風雲四百年之九)
接上回還記得公元200年那場失敗的政變嗎?車騎將軍董承奉了漢獻帝的衣帶詔,聯絡了劉備和幾位大臣、將軍,密謀除掉曹操。事情泄露,董承等人被殺,劉備跑了。接下來七年里,曹操平定了北方,孫權占據了江東...
龐統一生沒什麼實際成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論實際業績,龐統的確乏有些善於可陳,這很大程度上緣於他死得太早,還沒有來得及施展抱負,不過,就有限生命而言,龐統已經十分耀眼了。龐統是荊州名士龐德公的從子,龐德公在荊州影響力很大,是個劉表都請不...
孔明謀術① 從隆中對中學怎麼向領導提建議
諸葛亮為了讓劉備信任自己,可以說是費了苦心,讓劉備三顧,不管是三次交流,還是第三次才見到,我們都不論,在提出隆中對之前,劉備已經對諸葛亮很看重了。這一點很重要,你對領導提意見,領導如果不看重你,...
諸葛亮借用一成語,道出天下大勢,也說出劉備的成功之法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出自《三國志·諸葛亮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所牽涉的人物有兩個,一個是劉備,一個是諸葛亮。先來看看原文:
中國皇家占星學紫微斗數——《三國演義》之走向神壇的諸葛亮!
諸葛亮(公元181—234年)三國時期傑出的相學家,占星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號臥龍(也有人稱伏龍),字孔明,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病逝於五丈原,葬於定軍山。第一點: 諸葛亮的家庭背...
六位足以改變三國歷史的奇才,卻都英年早逝,你最為誰惋惜?
(加盟作者龍七公子原創作品,請勿轉載)詩聖杜甫有名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流傳於世,用以形容蜀相諸葛亮壯志難酬的缺憾之情。.事實上,諸葛亮病死五丈原時,已是五十有四。相比於三國時期四...
東吳諸將,魯肅為首,夢三國老好人魯肅
說起東吳諸將,大家想起最多的無出江東四英。其中,周瑜「長壯有姿貌」。其人「雄烈,且膽略兼人」。助孫策奪取江東,破曹操與赤壁,攜威猛之師下南郡等地。呂蒙,「有謀斷,識軍計。譎郝普,禽關羽。」陸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