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諸將,魯肅為首,夢三國老好人魯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說起東吳諸將,大家想起最多的無出江東四英。
其中,周瑜「長壯有姿貌」。
其人「雄烈,且膽略兼人」。
助孫策奪取江東,破曹操與赤壁,攜威猛之師下南郡等地。
呂蒙,「有謀斷,識軍計。
譎郝普,禽關羽。
」陸遜,救東吳於危難之間,退劉備,敗曹休。
當我們,煮酒論英雄,悉數其人功績之時,卻發現魯肅黯淡無光也。
在演義中,魯肅被塑造成一個品德高尚,誠信高雅的老好人。
數次平息周瑜和諸葛亮之間迸出的火花。
在索要荊州之際,為了孫劉聯盟的鞏固無功而返。
作為魯肅其人,只有雅量高致而無英奇之略,如何能位居東吳大都督一職呢?下面,我們便從《三國志》談將開去。
魯肅,字子敬。
是安徽人氏。
準確而言,系「臨淮東城人也」。
子敬,剛剛生下來父親就去世了,這對一個剛剛出世的孩子而言是一個莫大的打擊。
沒有父愛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所以,子敬只有跟隨祖母生活。
然而,我們常說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卻為你悄然撐開了一扇窗。
魯肅,雖然喪父但是家中的資產非常殷實。
「肅家有兩囷米,各三千斛。
」(三國志魯肅傳)子敬,平生不愛治家業,反而盡散家財幫助有困難的人,藉此結交人緣。
這時,周瑜已經做了居巢長。
帶了數百人來拜訪魯肅,實則來借糧。
子敬面對這個陣勢,泰然自若的指著一囷米說拿去。
周瑜本來就聽聞魯肅樂善好施的名聲,從這件事也證明事非虛也。
從此,二人結下了的友誼之情。
就如同公孫僑,季札那樣。
那麼,從這些事我們便可以看出魯肅高明的社交能力。
在這個滾滾狼煙之際,子敬能夠將財富置之度外從而來廣結人緣為自己光明的仕途營造了良機。
魯肅心如明鏡,淮,泗之地是交通要道,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在如此亂世,守著一個百萬富翁的虛名遲早要被亂兵洗劫一空。
此外,吳書也有一個記載。
「肅體貌魁奇,少有壯節,好為奇計。
天下將亂,乃學擊劍騎射,招聚少年,給其衣食,往來南山中射獵,陰相部勒,講武習兵。
父老咸曰:「魯氏世衰,乃生此狂兒!」可以看出,魯肅不單單再做善事,也已經暗暗凝聚屬於自己的力量,蓄勢待發。
《鬼谷子-抵戲篇》曰「世無可抵,則深隱而待時。
時有可抵,則為之謀。
」袁術素聞魯肅的名望,任命他為東城長。
然而,魯肅見他的勢力既沒有嚴明的法紀,且弛散凌亂,不足以成大事。
就率部眾投奔周瑜而去,將自己的家屬留在老家。
袁術聽聞魯肅要遠行,派兵攔截。
結果,魯肅停下腳步對其人說「你們都是大丈夫,應該了解天下大勢。
當今天下大亂,諸侯交兵。
有功的得不到賞賜,有罪的也不會被責罰,何必要苦苦相逼。
」於是,下馬立盾,搭弓射之。
每一箭都把盾洞穿了。
袁術的士兵,在原地看的心驚膽戰。
再加上,魯肅說得有理便退回去了。
那麼,通過這件事,我們又可以看出。
在這種情況下有兩個選擇。
1,率兵出戰。
2,心理攻擊。
如果,魯肅選擇了第一條那麼老家的家眾必然遭殃。
所以,他巧妙的選擇了一種三全之法。
其一,不傷害袁術的將兵。
其二,保全了家裡的老小。
其三,可以順利的去和周瑜匯合。
如此心理戰術,怎能讓人不心悅誠服。
話說魯肅去江東的仕途其實並不那麼順利。
通過一些細節,我做出了以下的幾種猜想。
1,原文說魯肅的祖母去世,魯肅借著為祖母盡孝的理由離開了東吳。
這時候,和魯肅交情不錯的劉曄對魯肅說「方今天下豪傑並起,吾子姿才,尤宜今日。
急還迎老母,無事滯於東城。
近鄭寶者,今在巢湖,擁眾萬餘,處地肥饒,廬江間人多依就之,況吾徒乎?觀其形勢,又可博集,時不可失,足下速之。
」藉此機會想和魯肅一起投奔在巢湖有點勢力的鄭寶。
魯肅應之。
然而,周瑜也在這個時候將魯肅的母親接到了江東。
魯肅,對周瑜說了劉曄的建議。
周瑜,則舉出了東漢馬援的例子進行反駁和遊說「「昔馬援答光武雲『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
今主人親賢貴士,納奇錄異,且吾聞先哲秘論,承運代劉氏者,必興於東南,推步事勢,當其歷數,終構帝基,以協符,是烈士攀龍附鳳馳騖之秋。
吾方達此,足下不須以子揚之言介意也。
」魯肅,見母親已身在東吳。
作為一個孝子自然不想讓母親遠行。
就在東吳安頓了下來。
這個時候,魯肅和劉曄的命運就發生了不同變化。
劉曄後來歸屬曹操,成了一線謀士。
魯肅則給孫權當起了帝師的角色。
所以,通過以上的資料第一種猜想是魯肅並不受到孫策的中用。
2,魯肅的祖母去世之時,恰逢孫策遭人襲擊一代將星隕落。
然而,魯肅本身並不看好孫權。
所以,便答應劉曄一起投奔鄭寶。
不管哪一種猜想是符合歷史本身運作的,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魯肅開始的選擇並不是東吳!作為周瑜來說自己是孫策「託孤」的大臣之一。
那麼,他就要為東吳做最保險的打算。
就魯肅後來的作為而言,周瑜沒有撒手放他歸去是一種極為明智的選擇。
魯肅,被周瑜引見給了孫權以後。
兩方交談,孫權甚歡。
在宴席散罷之後,獨自帶著魯肅到住所。
兩人睡在同一張床上。
飲酒交談。
這個時候,屬於東吳的最高戰略「榻上策」誕生了。
孫權,開始還想裝一把深沉。
表現出自己不想做皇帝的願望,只是想成就晉文公和齊桓公那樣的霸業即可。
魯肅,則心知肚明。
開口便說「當年高祖皇帝想忠心耿耿的尊崇和侍奉義帝而不得,是因為項羽加害於義帝。
如今的曹操就和當年的項羽如出一轍。
將軍又怎麼可能做到齊桓公和晉文公那樣呢?我私下估計,朝廷已經不可能興復,曹操一時也不可能被除掉。
為今之計,只有鼎足江東再慢慢的觀察天下的變化。
」那麼,「榻上策」是開頭就否定了漢室的興復。
「隆中對」則是在最後環節說出了「漢室可興」。
其實,兩者的用意相同。
都是漢室不可復興。
然而,孔明面對的是劉皇叔。
所以,一個可以說在明處,一個只能講於暗處。
其中,兩者還有一點相通的便是——都把荊州作為一個北上的中樞扣紐。
(繼續榻上策)「北方多有變故。
您應該趁著北方大亂之際,除掉黃祖,進伐劉表。
占據江面所有的有利位置,然後稱帝建號,進一步圖取天下。
這就如同當初漢高祖建業一樣。
」孫權,聽到這裡心裡是極為開心的。
因為,這是唯一一個對他如此精確分析帝王之業的人。
但是,作為一隻狼而言,有時候卻要裝作比羊兒還要軟弱。
孫權立即得了便宜賣乖說道「我如今在一方盡力,只是為了輔佐漢家天下罷了,你說的並不是我能做到的。
」隨著,孫權和魯肅日益深厚的交往。
東吳的股肱之臣張子布大人再也坐不住了。
開始多次詆毀魯肅年少粗疏,不能重用。
實則,為了自己不失去第一輔政大臣的位子。
然而,孫權一方面安撫張昭,一方面更加重用和尊重魯肅。
賜給魯肅的母親衣物帷帳以及家用物品。
使得魯家恢復了當年的家勢。
那麼,到這裡為止。
魯肅做了一筆非常睿智的買賣。
從前,他盡散家財拉攏屬於自己的勢力。
到了今天,失去的財物又被補了回來。
即打響了名聲,又不失財力。
真可謂是老謀深算!
劉表死後,魯肅迅速進言道「荊州和我們接鄰。
順水而去可達北方諸地。
外於長江,漢水相連,裡面有山嶺阻隔,就像金城一般堅固。
此外,荊州土地頗為豐實,百姓和鄉紳富足如果占領了這裡就有了帝王之業的基礎。
」這段話到這裡為止,「榻上策」的內容就全部結束了。
從下面開始,便是魯肅的實際戰略。
「現在劉表剛剛死去,他的兩個兒子又並不和睦,軍隊中的眾將領也因此分成了兩派。
加上劉備是天下豪傑,與曹操等人又有間隙。
寄寓在劉表那裡,然後劉表嫉妒劉備的才能所以不想重用。
如果劉備和劉表的遺腹子關係融洽,我們便安撫他們,與他們結盟共同抗敵。
如若不和,我們就另圖大事。
我請求允許逢您的命令前去借弔喪為由,說服劉備安撫劉表的部眾一起對抗曹操。
劉備一定樂於做這樣的事情。
如果現在還不去荊州,就會被曹操搶先。
」孫權,立即派魯肅前去荊州。
到了夏口的時候,聽聞曹操已經向荊州進軍,劉琮也已經向曹操投降。
劉備倉皇逃竄,魯肅則直接前往當陽會見劉備,並且轉達了孫權的意思。
說實話,魯肅難免會有一點失望。
因為,這個時候劉備的軍隊已經不足一校了!直到關羽率領水軍趕到,魯肅才重新看到了一絲希望。
諸葛亮恰好也在劉備的身邊,魯肅就趁機接近了孔明。
說「吾子瑜友也」隨後同諸葛亮一起前往東吳拜見孫權。
那麼,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到一個被遺漏的空間存在。
那就是,魯肅和諸葛亮一起前往東吳,相信在這段時間內兩個人不會一直噓寒問暖,而是相互溝通孫劉聯盟的事宜。
因為,從後期的記載來看。
諸葛亮和魯肅一樣,都是運用了激將法對孫權進行遊說。
如此默契的配合,不可能在事先不知道的情況下進行。
在這裡,我就不引經據典一一說明了。
《魏書》及《九州春秋》曰:曹公征荊州,孫權大懼,魯肅實欲勸權拒曹公,乃激說權曰:「彼曹公者,實嚴敵也,新並袁紹,兵馬甚精,乘戰勝之威,伐喪亂之國,克可必也。
不如遣兵助之,且送將軍家詣鄴;不然,將危。
」權大怒,欲斬肅,肅因曰:「今事已急,即有他圖,何不遣兵助劉備,而欲斬我乎?」權然之,乃遣周瑜助備(三國志魯肅傳)。
其後,魯肅開始語重心長的對孫權交代中心思想便是,眾人投降都能謀個官職,但是將軍就不好說了。
孫權一聽,這已經威脅到自己的生命。
遂聽從魯肅的建議派周瑜去協助劉備。
魯肅的一席話,雖然簡單但是正中孫權的下懷。
這也證明了,魯肅是實幹派而非言辭派,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但是句句都言中要害。
赤壁之戰過後,魯肅率先返回吳郡。
孫權率領眾將領去迎接它。
而且,還親自起身行禮。
對魯肅說」子敬,孤扶鞍下馬迎接你,足以表彰你的功績了吧。
魯肅答曰「沒有」跟從孫權的將領沒有一個不驚訝的。
等待,大家都坐下以後魯肅才緩緩的說到。
我希望將軍的武威恩德遍布四海,擁有九州,克成帝王大業。
再用迎接貴賓的軟輪小車來迎接我。
這才算是顯揚了我。
「孫權遂撫掌而笑。
在為官之道上,拍馬屁是少不了的。
但是,以正面的話語來作為拍馬之詞魯肅說的十分精彩。
即給足了孫權面子,又不失對於自己的的功績的表彰,又是一個兩全其美之法。
此後,孫劉聯盟開始了對曹操的攻伐。
周瑜率軍從正面進攻南郡,劉備則從旁協助。
然而,這一仗卻使得東吳第一次嘗到了曹魏軍隊的作戰能力。
曹仁雖然敗退,然而為曹操大軍北歸贏得寶貴的時間,並且拖延了孫劉聯盟奪取荊州。
周瑜率軍雖然攻下了南郡,但是卻元氣大傷。
劉備卻趁此機會,巧取了荊州各郡。
其後,劉備求都督荊州實際上是在演戲。
他求的只不過是孫權的一道順水人情。
孫權這個時候卻騎虎難下,想發兵征討劉備,卻礙於孫劉聯盟剛剛穩定不想給予曹操黃雀在後的機會。
但是,不打。
東吳拼盡全力進攻,損失最大還得到最少。
就在這個時候,在奪取荊州的過程中被劉備擺了一道的周瑜進言了。
「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
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也。
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
」其餘眾將也紛紛表示支持周瑜,只有魯肅表示了反對的意見。
勸孫權將土地借給劉備。
關於這件事,陳壽引用了《漢晉春秋》的記載「呂范勸留備,肅曰:「不可。
將軍雖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實重,初臨荊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備,使撫安之。
多操之敵,而自為樹黨,計之上也。
」權即從之。
此後,正在寫信的曹操聽到了這件事,震驚的連筆都掉到了地上。
周瑜經過了南郡事件後並不死心,總想治劉備於死地,便和甘寧等人上書陳述了厲害。
「現在曹操剛剛戰敗,暫時無暇與將軍一決勝負。
請允許我和奮威將軍孫瑜一起討伐西蜀,取得蜀地再吞併張魯。
然後,讓孫瑜留守在蜀地以便和馬超部有所照應。
我則返回與將軍占據襄陽進攻曹操,這樣北方就有望了。
」粗略的看這個戰略,我們忽然會發現這是個巧妙的方法。
即讓孫瑜和馬超,劉備牽制住曹操,又可以集最大的力量北伐。
實際上,仔細觀察之後才發現其中漏洞百出。
周瑜犯了一個和戰國時期秦國穰侯一樣的彌天大錯!
穰侯魏冉為擴大自己封地,欲率兵經韓、魏去攻打齊國。
范雎抓住這一良機上書昭王,請求面談。
昭王用車把他接入宮中。
在這次見面談話中,他首先用「秦國人只知有太后、穰侯,不知有秦王」觸及了昭王有苦難言的心病。
然後指出秦國內政弊端,即昭王上畏於太后之威嚴,下惑於*臣的諂詐,身居深宮,陷於包圍之中,終身迷惑,無法辨明是非善惡。
長此下去,大則國家覆滅,小則自身難保。
范雎慷慨直言,得到了昭王信任,當即表示,今後無論大小事,上及太后,下至群臣,該怎麼辦,要范雎儘管賜教,不要有任何顧慮。
范雎接著告訴昭王,穰侯跨越韓、魏攻齊非正確決策。
出兵少不足以敗齊,出兵多使秦國受害。
打敗了,為秦之大辱;打勝了,所占地無法管理,只會讓韓、魏從中漁利。
伐齊於秦有百害而無一利。
那麼,試想周瑜若是取得了蜀地豈不是又要陷入這樣的窘境?劉備占據荊州的目的就在於,穩據荊州,同時攻伐西蜀。
而且,根據劉備取蜀的經驗。
劉備,龐統等人率先進入蜀地。
實則佇立葭萌止步不前藉此收攬人心。
而且,取蜀之戰進行的異常困難。
直到馬超來到了成都,劉備令其屯軍城北。
城中一時驚愕,劉備派簡雍勸降才徹底取得了勝利。
我們且不說周瑜能不能攻下蜀地,「假道滅虢」這個成語劉備這樣精明的人不會不懂。
馬超和韓遂的聯盟,被賈詡的一道「反間計」分解的支離破碎。
試問這樣的盟友又怎能長存呢?最後,我們從國力分析。
《孫子兵法》曰「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
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
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意思就是,「軍隊作戰,要求速勝,曠日持久就會使軍隊疲憊,挫折銳氣,攻城就會耗盡人力,久駐在外,會使國家財政發生困難。
如果軍隊疲憊、銳氣挫傷,戰鬥力下降,財力不足,那麼諸侯國就會乘機舉兵進攻,儘管有足智多謀的人,也難以收拾這種局面。
所以在用兵上,雖笨拙的指揮官也要速戰速決,沒有見過講究指揮工巧而追求曠日持久的現象。
戰爭久拖不決而對國家有利的事情,自古至今,都未曾聽說過。
因此說,不能全面了解戰爭害處的人,也就不能真正懂得戰爭的有利之處」。
所以,周瑜率軍浩浩蕩蕩的征伐蜀地早已犯了「勞師以遠」的兵家大忌。
孫權,雖然嘴上應允,並未採取實際措施。
周瑜回家收拾行裝之際也病死了。
臨死之前,周瑜做了一個明智的決定。
既然,自己的位置早已被魯肅替代。
不如來個順水推舟,也好落下一個鞠躬精粹,死而後已的美名。
於是在死前說出了一席感人肺腑的話推舉了魯肅。
魯肅上位之後面臨一項重大的困難。
那就是,周瑜在南郡之戰把東吳的老底子打的差不多了。
所以,這也直接導致了魯肅這些年為什麼一直在做基礎建設的原因。
魯肅初住江陵,後下屯陸口,恩威大行,眾增萬餘人。
拜漢昌太守,領偏將軍。
(三國志魯肅傳)這句話驗證了魯肅治軍嚴明,效果頗佳擁有極強的治軍才能。
劉備為自己打算,假意的說和劉璋同宗不能行同室操戈,如果真的要取劉璋自己願意披髮歸隱山林。
然而,其後率眾攻取西蜀卻派關羽鎮守荊州。
這個時候,孫權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火大罵「狡猾的劉賊居然敢用狡詐之術」。
其後,孫劉兩家爆發了荊州之戰。
魯肅駐守益陽拖住關羽大軍,呂蒙則從旁迂迴進軍。
關羽號稱三萬人馬,自選五千精銳準備渡河攻擊。
這個時候,魯肅任用甘寧防守。
關羽見,魯肅早有準備。
怕交戰處於劣勢,於是退兵。
著名的水利著作《水經注》對此也有詳細的記載。
「東北過益陽縣北,縣有關羽瀨。
所謂關侯灘也。
南對甘寧故壘,昔關羽屯軍水北,孫權令魯肅、甘寧拒之於是水。
寧謂肅曰:羽聞吾咳唾之聲,不敢渡也,渡則成擒矣。
羽夜聞寧處分,曰興霸聲也,遂不渡。
」此後,魯肅開始了一個人生的完美收場——「單刀會」。
諸將都害怕生變,勸魯肅不要去。
魯肅認為,這件事,劉備理虧。
況且是開誠公布的談。
關羽不會威脅到自己的生命。
事實證明,魯肅對關羽的心理評估完全正確,巧妙的拿捏住了關羽的心理變化。
在大會上魯肅義正言辭的說道「我們誠心誠意借土地給你們,是因為你們軍敗而來流離失所沒有土地可以依附。
如今你們已經得了益州,拒不歸還荊州。
我們請你們歸還三郡,你們也不肯。
」話沒說完,蜀軍坐上有一人說道「說道土地,惟有德者居之,那裡有一家常占的道理。
」魯肅大聲呵斥那個人。
關羽也操刀而起,說「這是國家大事,你知道什麼?」同時使眼色讓那個人離開。
時值曹操進攻漢中,劉備就以湘水為界,將江夏,長沙和桂陽以東給了孫權。
魯肅發起單刀會的時間和效果非常微妙,一方面正值曹操進攻漢中。
一方面保存了孫劉兩家不受刀兵之禍保存了實力。
圖片選自於《夢三國2》魯肅形象
魯肅,在建安二十二年,四十七歲卒。
東吳舉國悲痛。
孫權為魯肅舉行喪事,並且親自參加葬禮。
諸葛亮也前來悼念。
在孫權與陸遜談論公瑾,子敬,子明三人時。
孫權念念不忘,子敬將荊州借出的過失。
並且,對子敬所云「帝王之起,皆有驅除,羽不足忌。
」認為是大話!然而,事實證明魯肅並沒有說錯。
呂蒙在擔任大都督一職後,全力攻伐荊州,擒關羽。
導致劉備發兵攻打東吳。
雖然,失敗。
然而,加速了蜀漢的滅亡。
亦使得東吳走向滅亡的道路!
陳壽評曰「曹公乘漢相之資,挾天子而掃群桀,新盪荊城,仗威東夏,於時議者莫不疑貳。
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
」魯肅,作為東吳第一戰略家,外交家其人獨特的政治才能和雅量高致的形象一直受到後人的追捧和禮讚
三國最實誠之人魯肅簡介
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漢族,臨淮郡東城縣(今安徽定遠)人,中國東漢末年傑出戰略家、外交家。出生於一士族家庭;幼年喪父,由祖母撫養長大。他體貌魁偉,性格豪爽,喜讀書、好騎射。東漢末...
深度三國:借荊州之謎
主標題:荊州迷局解(二),本文依據史料《裴注三國志》,藍體字為正史原文 東漢末年那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黑暗時代,明面上,只有劉繇、劉表、劉備、劉璋才能舉起抗曹大旗,他們也成為曹操必然剿滅的對象。至...
諸葛亮隆中對只因未記一人 導致無法中興漢室徒勞而終
諸葛亮早在當年劉備三顧茅廬時就提出了心繫天下的《隆中對》,然而,最終還是在第六次北伐出師未捷的情況下抱憾而逝了,他之所以如此,一來是因為彼時的政治軍事形勢已和隆中對誕生時大不相同,二來是因為《隆...
被《三國演義》耽誤的「愚才」魯肅,真實的魯肅究竟有多厲害呢?
魯肅算是三國中一直被小看的人物,其實魯肅的能力不比諸葛亮和周瑜差。魯肅也被稱為是「東吳四英將」,周瑜死後魯肅就接替了他大都督的位置。其實要比較魯肅和諸葛亮到底誰厲害還是要在正史中找答案,因為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