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人物:此人能征慣戰,智勇雙全,投奔曹操後被喻為韓信歸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張郃,字儁㐅(jun,wu)今河北任丘縣人,三國名將。

討伐黃巾軍時在韓馥帳下為軍司馬,韓馥失敗後,投降袁紹,因大敗公孫瓚,被袁紹封為寧國中郎將,雖然戰績卓著,卻未被重用。

官渡之戰時,袁紹派大將淳于瓊在烏巢督運糧草,曹操詭計多端,派一路人馬去火燒烏巢,此時戰況緊急,張郃建議袁紹速速發兵趕救烏巢,而謀士郭圖卻建議去攻打曹軍大營,來個不救自解。

袁紹沒聽張郃建議,結果淳于瓊在烏巢被樂進斬殺,袁軍大敗。

之後袁紹未曾自省,反而卻怪罪張郃,氣的張郃一怒之下投降了曹操。

曹操見張郃歸附,大喜過望,連連稱他是韓信歸漢,立刻拜他為偏將軍,封為都亭候。

二人惺惺相惜,相見恨晚。

自此,張郃成為曹軍中名將一員。

曹操大敗袁紹後,開始了一系列南征北討。

張郃由此大展雄才,攻鄴城、圍雍奴,破馬超,征張魯、進宕渠、斗張飛,戰事連連,張郃總是智勇兼備,不負使命,因功累遷至蕩寇將軍,成為曹軍西線作戰的重要將領。

定軍山一戰中,曹軍主將夏侯淵被西蜀老將黃忠斬殺後,全軍差點失控。

於是司馬郭淮推薦張郃為代理主將,方才安定全軍。

遠在長安的曹操聞訊後,馬上派人送去印符加以認定。

曹丕登基做了魏文帝後,曹軍大將于禁、樂進、張遼紛紛去世,因此以張郃、徐晃為主要戰將護衛曹魏江山。

魏明帝曹叡即位後,派張郃屯軍荊州要地,與司馬懿合力抗擊孫權。

後來蜀漢諸葛亮北伐魏國,張郃督軍在街亭大敗蜀將馬謖,接著連破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他巧識機變,靈活用兵,使得諸葛亮對他是十分忌憚。

公元231年,諸葛亮二次出兵祁山北伐,魏國主將張郃在略陽抵禦,雙方互有勝負,諸葛亮心底十分不安,於是苦思良策要除掉張郃,後來假意糧草用盡,大兵漸漸退返西蜀。

負責軍中主將的司馬懿立即下令張郃追擊,而張郃建議說:「按照兵法,蜀軍退去軍容有序,其中必定有詐,不必窮追。

」但司馬懿不聽,逼迫張郃追剿蜀軍。

無奈之下,張郃只好領命,帶領魏軍一直追到「木門」地方,果然中了諸葛亮伏兵之計。

但見四下里蜀軍號角齊鳴,箭如雨下,魏軍無處閃躲,死傷枕籍,張郃右膝中了一箭,血流如注,傷重而死。

主將無能,累死千軍!張郃因司馬懿一次錯誤的指揮,導致馬革裹屍,命喪疆場。

曹魏五大名將漸漸凋零。

魏明帝聽聞後,不由黯然淚下,思念他生前累累戰功,追封張郃為壯候,他的四個兒子也都封為列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24名將:魏國智將張頜

一呂二馬(趙)三典韋,四關五趙(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三國里最悲劇的武將張郃

曹操的時代,是一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時代,雖然曹操也重用夏侯惇、曹仁等家族親人,但五子良將裡面沒有一個是出身高貴、沾親帶故的人物。曹操提拔樂進、于禁於行伍之間,張遼、張郃、徐晃作為降將,也被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