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評價一人說得他可平天下,袁紹卻連拒他七個奇策,使明珠蒙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是能人志士爭奇鬥豔的一個時代,梟雄霸主爭奪天下,能人謀士則各為其主,出謀劃策。

一些軍師、謀士遇到了良主,在歷史舞台上發光發熱,留下流傳千古的佳話;而另外一些人因為遇人不淑,明珠蒙塵,令人遺憾。

沮授少有大志,擅於謀略,起先在韓馥的麾下。

當時,沮授竭力勸阻韓馥讓出冀州,韓馥不聽,冀州被袁紹奪了。

袁紹得到冀州後,任用沮授為從事,讓沮授為自己出謀劃策,興復漢室。

沮授接受了袁紹的邀請,並積極地為袁紹謀劃,然而袁紹卻連拒了沮授的七個奇策。

沮授本人也被袁紹這個坑爹的主子給坑死了。

第一個奇策:挾天子以令諸侯。

興平二年,漢獻帝流亡到河東地區,沮授獻策讓袁紹去迎接漢獻帝,遷都鄴城,挾天子以令諸侯。

袁紹一開始覺得這個計策不錯,準備施行前,被淳于瓊等人的三言兩語,動搖了心思。

袁紹為了不削弱自己的權利,放棄了這個想法。

然而,次年曹操就在荀彧的建議下,迎漢獻帝遷都許縣,挾天子以令諸侯。

第二個奇策:反對袁紹封賞自己的兒子。

袁紹搶奪了青州、并州和幽州之後,要封賞長子袁譚做青州都督,當然還要封賞另外兩個兒子。

沮授堅決反對,他認為大業未成就開始封賞 ,他們會為爭權奪利而分散注意力。

袁紹不聽,他死後,三個兒子果然開始爭權。

而曹操則是聽從郭嘉的建議,沒有趁袁紹病逝追擊袁譚、袁尚兄弟。

曹操一直等袁譚、袁尚兄弟火拚,才出兵輕而易舉地攻破了鄴城。

第三個奇策:建議袁紹與曹操打持久戰。

袁紹集中數十萬精銳去攻打許都。

沮授建議不要跟曹操決一死戰,完全可以跟曹操慢慢打,同時分派多股精銳騎兵去騷擾曹操的邊境,偷襲許都,讓曹操不得安寧。

然而袁紹不僅沒有採納沮授的意見,還聽了郭圖等人的讒言,分監軍為三都督,削弱沮授權利。

第四個奇策:反對袁紹獨自任用顏良。

袁紹派顏良去攻打劉延,沮授說,顏良性格狹窄,不能獨自任用。

當然,袁紹沒聽,結果顏良被殺。

第五個奇策:建議袁軍留守延津,分兵進攻官渡。

袁紹渡河之前,沮授提出了這個計策。

他還說若是戰勝了,便可增兵官渡,敗了也能安全撤退,是個非常妥帖的法子。

可袁紹還是不聽,沮授也許心灰意冷了,稱病不再見袁紹。

袁紹也因此記恨了沮授,將沮授剩下的部隊,交給郭圖統領。

第六個奇策:建議以持久戰消耗曹軍。

袁紹渡河後,派劉備、文丑挑戰曹軍,結果被曹操親自帶兵打敗,文丑被殺。

沮授分析道,河南的兵兇猛勝過河北的兵,但他們的糧草不夠,所以肯定急於速戰速決。

所以我們可以拖延戰事,一點點消耗曹軍。

袁紹依然沒有聽,他築起了箭塔,連天向曹軍營寨射箭,動搖了曹軍軍心。

不過,曹操聽了劉曄獻上的霹靂車計,攻破了袁紹的弓弩兵。

第七個奇策:建議派蔣奇護送運輸車。

之後,曹操聽許攸的建議,燒了袁紹在烏巢的軍糧。

袁紹派淳于瓊帶領著運輸車,據守在烏巢。

沮授適時建議派蔣奇去護送,防止曹軍攻擊。

袁紹仍然沒有聽從。

然後,烏巢被曹軍擊破,許多將領向曹操投降,袁紹帶著八百騎兵,狼狽地過河逃跑了。

沮授沒來得及逃,就被曹操抓住了。

沮授大呼不願投降,曹操一直很欣賞沮授,嘆息道:「孤早相得,天下不足慮。

」曹操愛才,沮授雖然不投降,但他也很優待沮授。

後來,沮授準備秘密逃跑,曹操這才殺了他。

沮授的智謀不弱於曹操麾下的謀士荀彧、許攸等人,可惜他錯跟袁紹。

當初,袁紹誠心邀請沮授,讓沮授做自己的范蠡,成就霸業。

沮授做了他該做的,可惜袁紹卻沒有越王勾踐的殺伐決斷和雄才偉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袁紹慘敗(二):袁紹帳下謀士有哪些?

袁紹屬於汝南袁氏,這個家族在東漢中後期人才濟濟,有「四世三公」的美稱。其門生故吏更是遍天下。當袁紹吞併韓馥的冀州時,韓馥曾經表示自己也是袁氏門生,讓個冀州又何妨。東漢末年,天下動盪,更多的名士...

袁紹手下謀士武將雲集絲毫不弱於曹操

四大謀士:審配審配,字正南,以正直不得志於韓馥,袁紹領冀州,被委以腹心之任,並總幕府。河北平定,袁紹以審配、逢紀統軍事,配峙其強盛,力主與曹操決戰。官渡戰敗,審配二子被俘,反因此受譖見疑。袁紹病...

官渡之戰經過

官渡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東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焚毀袁軍糧草,使得袁軍喪失鬥志,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曹操...

這個人堪稱是三國中最坑爹的狗頭軍師

三國初期,袁紹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虎踞冀、青、幽、並諸郡,兵馬幾十萬,文官武將極多,按道理說最有希望統一全國的應該是袁紹,結果讓人大跌眼鏡,袁氏最後竟不能自保,落了個家破人亡的結局。當然,...

倉亭之戰經過

倉亭之戰,亦稱平丘之戰,為袁紹和曹操繼官渡之戰後所對峙之最後一場戰役,袁紹在這場戰爭中湊足七萬餘兵力攻曹,曹操由於漢獻帝之故,命北方各路諸侯聚兵五萬攻袁。東漢漢獻帝建安六年(201年)四月,於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