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諸葛亮六出祁山的北伐註定會失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鼎立的時代,任何一個國家的風吹草動都會引來另外一個國家投來覬覦的目光。

曹魏死了一個大司馬,立刻拉開了一場更加曠日持久和更加血腥的戰爭的帷幕。

蜀漢丞相諸葛亮寫下了《前出師表》,惺惺作態的給後主劉禪說明了北伐的緊迫性和必要性,開始在後來看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征程。

諸葛亮六出祁山進行北伐,除了將蜀漢本來就已經孱弱不堪的國力消耗的更加不堪一擊之外,沒有給蜀國帶來任何益處,史書對於諸葛亮的六出祁山的蓋棺定論就是,勞民傷財,徒勞無功。

《三國演義》這部科幻色彩濃烈的作品,六出祁山都是諸葛亮在和司馬懿打,把司馬懿打的毫無招架之力,要不是最後鞠躬盡瘁的諸葛丞相積勞成疾終於星落五丈原,革命差一點兒就成功了,最後還安排了個死諸葛嚇走活仲達的情節。

真實的歷史是,蜀漢的六次北伐有四次都是魏國在大司馬曹真的率領下跟諸葛亮在掐,最後兩次是司馬懿接替曹真成為曹魏的大司馬,一次借諸葛亮之手殺了曹操時代最後的名將張郃,第二次耗死諸葛亮,蜀漢北伐結束,再無力北出祁山。

曹真此人,其實並不是曹家的人。

曹真本命姓秦,其生父秦邵,為曹操的部下。

早在曹操跟袁紹爭奪北方霸主的時候,一次曹操與秦邵輕車簡從只帶了幾個人身赴前線刺探敵情。

忽然袁紹的軍隊殺到,混亂之中秦邵奪過曹操的頭盔和戰馬,引開袁紹的軍隊,用自己的命換了曹操一命。

躲過一劫的曹操感動到不行,都說曹操生性多疑,可就是這個多疑的曹操也有其真性情的一面。

曹操肩負起將秦邵的兒子秦真撫養長大的責任,不但當自己的兒子一樣對待,而且讓他姓了曹。

不光曹操,曹家人也沒有把這個曹操的養子當外人。

曹睿登基後,將西部兵團的最高指揮權給了這個叔叔曹真,並且授予其曹魏第一軍人大司馬的職位,光輝與榮耀一時無兩,秦邵九泉之下有知的話也當瞑目了。

從漢中北進,有兩個方向四條通道。

一個方向是出秦嶺入關中。

在這個方向上有二條通道:一是出秦嶺子午道,進入關中;二是經秦嶺褒斜道,出入斜谷,進入關中西部;這二條通道谷長路險,均有棧道,大軍行動比較困難。

另一個方向是往西經陽平關進入隴山,在這個方向上有二條通道:一是出陽平關,經故道、散關,進入隴東;一是出陽平關,經武都、建威到隴右的祁山出天水。

這二條通道道路較遠,但略為平坦。

公元228年,諸葛亮意氣風發出祁山,開始第一次北伐。

諸葛亮不用魏延的計策以奇兵出子午谷直攻長安,而是大造聲勢號稱要走斜谷道取眉縣,讓趙雲設疑兵吸引曹真的大軍,自己率大軍攻從隴右出祁山,乾淨利索的將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拿下。

馬謖守街亭,曹魏名將張郃大破馬謖,斷了蜀漢的糧道。

諸葛亮無奈只好下令撤軍返回漢中。

這一戰,蜀漢險些就能夠以隴右為基地對魏國發動進攻,功虧一簣,但也拿下了隴右三郡。

雖然沒有取得壓倒性的勝利,但是頗有斬獲,是六次北伐之戰中收穫最大的一次。

後來的幾次蜀漢的北伐,曹魏基本上是傾全國之兵防範蜀漢,蜀漢所能取得的成果寥寥,可以說是王二小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一年。

這年冬天,諸葛亮急不可耐的寫出了《後出師表》,就是我們中學語文課本中要求背誦的那一篇,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作為一句名言一直流傳到今天。

諸葛先生信誓旦旦的表明其畢生的目標就是北伐,哪怕那是個南牆也要拿腦袋一次次的去撞。

此後諸葛丞相的作為就像是個在賭場上賭輸了的賭鬼,雖然一再的輸,但就是不知悔改的一再賠上蜀漢的錦繡河山去作一次次沒有懸念的賭局。

不同的是,這次換了一條路,選擇走大散關,包圍陳倉。

曹真早就料到蜀漢還會再來,郝昭守陳倉,蜀漢圍著打了一個月打不下來,依然是糧草的問題,只能撤軍。

第二次北伐,毫無進展,白白折騰了一番悻悻而回。

糧草問題,在六次北伐中始終是蜀漢繞不過去的一道坎,如果能像第一次北伐那樣用聲東擊西的方法快速從大山中衝出,對魏國的威脅就相當的大,相當於繞到其西邊開闢了第二戰場。

但如果被猜出戰略意圖,被憋在雄關或者堅城之下,就基本上只有吃完糧食打道回府的份兒了。

北伐之戰,只可速戰,不可持久。

那為什麼當年劉邦為了消除楚霸王對其的懷疑,自己主動要求做漢中王,並且燒了棧道,向項羽表明自己絕無圖霸關中的心跡。

然後,韓信就可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然後很輕鬆的占據關中,然後與項羽爭奪天下。

糧草的問題,既然三國時代有秦漢的時代也應該有。

我覺得除了韓信本身就是天下名將的因素之外,項羽在取得天下後分封了七十二路諸侯,而為了牽制劉邦,將關中之地一分為三,分別分封了三個諸侯(就是後來陝西號稱三秦之地的淵源),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想出漢中路很多,分屬於不同的諸侯,縱橫捭闔的餘地相當的大。

而三國時期形勢就變了,魏國在中國北方是鐵板一塊,幾個雄關之間的軍隊調度根本不成問題。

因此,實在是諸葛丞相的運氣不好,時代變了,攻守之勢異也。

而且,戰爭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說到底是國力的競爭。

我們來看一下三國力量的對比。

三國時期曹魏人口240餘萬;孫吳國內人口200萬人;蜀漢在其全盛時期,也就是關羽水淹七軍擁有荊州之時人口也不過是約100萬。

再看下地盤,東漢原有十五州,魏國占其中十一個州,吳國占揚州交州和荊州,蜀國卻只有一個可憐巴巴的益州。

魏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所以造血機制非常旺盛,而蜀漢基本沒有戰略緩衝,元氣的恢復效率極低。

這就是為什麼諸葛亮主政的時期雖然沒打過敗仗,但是越打越弱,越打人越少。

而司馬懿就是非常敏銳的看到了這一點,我根本不需要跟你打,我只要跟你耗著,你就總有耗不下去的一天。

蜀漢的兩次北伐,雖然最終都沒有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威脅,但蜀漢像個蒼蠅一樣天天在眼前轉悠,也是夠煩人的。

而且魏國也算是地區大國了,成天被縮在蜀地的小國追著打說出去也確實不太體面。

於是曹真決定主動出擊。

魏明帝曹睿對於這個不是親叔叔勝似親叔叔的曹真充滿了無限的信任,當然滿口答應,而且命令司馬懿作為偏軍配合曹真的伐蜀戰役。

於是一個三國到了這個時代超豪華的天王級陣容出現了,曹真率軍走子午谷,張頜率軍走斜谷,司馬懿率軍走漢水,另外還有郭淮費曜等人也一併出軍,曹魏精銳盡出浩浩蕩蕩,欲一戰解決蜀漢,不能徹底解決也至少讓他消停幾年。

曹真,作為曹操時代成長起來的一代名將,隨著時間的流逝,也在漸漸老去。

有時候,曹真在夜晚仰望浩渺星空,他發現他的那顆將星已經不再像以往那般耀眼,它在慢慢的黯淡。

於是,一種去日無多的緊迫感讓他覺得有一件事必須要做了。

這一刻,也許他能夠理解父親義無反顧的代替曹操死去時的想法,因為他所守護的這個人承載著他的夢想。

現在的魏明帝曹睿,也是他三千功名塵與土的寄託。

大山的那一邊的諸葛亮在聽說了曹真伐蜀的消息之後,也燃起了熊熊的希望。

在他的腦海中也無數次的在找尋擊破強大魏國的方法,也許他想到了官渡之戰,也許他還想到了赤壁之戰。

這個被先主劉備託付了江山的蜀漢丞相,也急切的想用一場徹底的勝利告慰那個臨終前殷殷囑託的人。

來吧,最終的決戰。

三國後期最偉大的一場大戰,雙方投入了自己時代里碩果僅存的名將,一場火星撞地球般的大決戰即將拉開帷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北伐始末

諸葛亮北伐,是三國時期蜀漢在228年至234年間發動的對曹魏的戰爭,共五次,雖然在局部取得了一些勝利,奪得武都陰平二郡,使得魏軍損兵折將且處於下風,但未能達成攻取關中地區或是奪取隴西等目標;而曹...

亂侃三國之諸葛亮和司馬懿誰厲害

導語: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會感慨司馬懿真乃是諸葛亮的天地!即生亮何生懿?可是諸葛亮和司馬懿誰厲害些呢?讀完三國志你才發現!論智慧,司馬懿不如諸葛亮;論志向,諸葛亮不如司馬懿。論軍事能力,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