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智欺諸葛,力敵張飛,勇退劉備,最後被司馬懿坑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演義》中有婦孺皆知的蜀漢「五虎大將」,成為了流傳至今的經典組合。

可實際上,歷史上並沒有五虎大將,倒是有曹魏的「五子良將。

曹操麾下五位名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他們都是曹操平定天下最為倚重的人物,進為前鋒,退為後衛,皆當時名將。

而在這五個人中,張郃是活躍時間最長,最終官階最高的將領,尤其是他後半生的軍事生涯,幾乎影響了中國歷史的進程。

張郃本是袁紹手下,於官渡之戰投奔曹操,此後南征北戰,曹魏大的戰役他幾乎全部參加,戰功赫赫。

比如曹劉漢中爭奪戰,劉備親率大軍進攻漢中,曹軍漢中軍團主將夏侯淵,把張郃安排在了戰役最前沿的廣石。

劉備選精銳部隊一萬多人,分作十隊,晝夜輪番猛攻廣石,張郃親率衛隊搏戰,頑強的擋住了蜀軍的進攻。

後來夏侯淵戰死,全軍推舉張郃為臨時主帥,張郃臨危不亂,避免了曹軍漢中軍團的總崩潰,保住了一支軍團的完整建制。

劉備一開始就輕視夏侯淵而忌憚張郃,夏侯淵戰死後,劉備並沒有多麼高興,他說:殺死夏侯淵有什麼意義呢?我們還沒有擊敗張郃呢。

張郃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其實在漢中戰役中之前,張郃就曾率領曹軍深入巴中,威脅新得巴蜀的劉備,劉備當時派出了大將張飛迎戰,張飛廢了很大的力氣,最後依靠主場作戰的優勢才勉強將張郃逐走。

張郃在前期的軍事生涯中雖然屢立功勳,威震一方,但是,作為外姓將軍,他的功勞很大一部分被曹氏宗室戰將瓜分了。

比如夏侯淵平定隴右涼州之戰,翻閱史籍我們就會發現,張郃一直是夏侯淵大軍的前鋒,那場摧枯拉朽,突進千里,擊敗馬超韓遂的戰役,使夏侯淵獲得了「虎步關右」的美譽,但真正的硬仗和惡仗,大多是前鋒張郃打的。

還有後來的曹丕南征之戰,張郃一直充當全軍尖刀,進攻東吳重兵布防的「中洲要塞」,並取得勝利。

可結果戰後張郃未見升遷,倒是他的頂頭上司曹真、夏侯尚升了官。

直到魏明帝時代,張郃的才能才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示。

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由於魏國在西線沒有任何防備,因此戰役初期蜀軍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三郡響應,關中震動。

面對關中即將失守的危險,魏明帝曹睿啟用了張郃。

史書記載;「加(張)郃位特進,遣督諸軍」,所謂「特進」,就是破格提拔的意思,可見,曹睿認為只有張郃能夠擋住諸葛亮。

張郃沒有讓曹睿失望,他率領曹軍擊敗馬謖,占領街亭,迫使諸葛亮大軍撤退,保住了曹魏的西部邊境線。

同年冬天,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兵出陳倉,魏明帝急召張郃進京,並配屬給他三萬中央禁軍精銳,並對張郃說:「你快去增援吧,晚了的話陳倉就要丟了。

這一次,張郃體現出了傑出的軍事素養和高超的預見能力,他回答魏明帝道:「我已經料定,諸葛亮的糧草撐不了十天,還沒等我到陳倉,蜀軍就會撤退的。

結果,真如張郃所料,諸葛亮糧草用盡,無功而返。

魏明帝下詔褒獎張郃,並晉升他為「征西車騎將軍。

請注意,征西將軍和車騎將軍本是兩個不同的官階,「征西將軍」是為了彰顯張郃在西部作戰的功勳,而「車騎將軍」則是僅次於「三公」軍事主管大司馬的高級將領,是一品大員,這是曹魏外姓將軍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在曹魏歷史上,「征西車騎將軍」也僅有張郃一人擔任過,這也是對張郃戰勝諸葛亮最好的詮釋。

《三國志》稱:「(張)郃識變數,善處營陣,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

這句話意思是:張郃通曉軍事變化規律,善於安營布陣,根據地形布置戰役計劃,從沒有失算過,從蜀軍主帥諸葛亮到蜀軍基層將領都懼怕他。

張郃常年活躍在西部,深受魏軍將士信賴和愛戴,但是,最終這位名將卻慘死於鋒鏑之下。

張郃是死於木門道追擊戰。

按照《三國志》的記載:公元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魏國命司馬懿統帥魏軍西路軍團迎戰,諸葛亮長期與魏軍對峙,最後因糧草不濟而撤退,張郃親自率領部隊追趕,結果在木門道中了蜀軍埋伏,右膝中箭而死。

如果僅看《三國志》,張郃的死就是輕敵冒進,中了敵人埋伏,屬於典型的「不作死就不會死。

但是,事實果真如此嗎?關於張郃之死,歷史記載出現了兩個不同的版本。

首先是正史《三國志》和《晉書》的版本。

這個版本沒有說張郃之死的細節,僅僅是說張郃輕敵冒進,追擊蜀軍,結果中伏陣亡。

但是,這個版本有個最大的問題:張郃追擊蜀軍時,魏軍對蜀作戰西路軍團的最高指揮官在幹什麼?

要知道,張郃作為魏國名將,陣亡在前線,這是國家的重大損失,而最大的責任人自然就是指揮戰役的魏軍西路軍團主帥。

當時的西路軍主帥就是司馬懿。

那麼《三國志》和《晉書》為何不記載司馬懿的具體動作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張郃的死正是司馬懿一手造成的。

《三國志》作者陳壽是晉朝人,他不可能寫司馬懿的這次指揮「失誤」,而《晉書》在編寫取材上不嚴謹是為史學界公認的。

那麼張郃之死與司馬懿有什麼關係呢?

這就是張郃之死的第二個版本,根據《漢晉春秋》記載:

諸葛亮率大軍北伐,司馬懿非要出營和蜀軍正面作戰,這時張郃勸他說:蜀軍長途跋涉而來,我們應該採取拖延戰術,同時派輕裝部隊襲擾蜀軍,時間一長,蜀軍糧草用盡就會撤退,這才是萬全之策,我們不必冒然出擊。

但司馬懿不聽,執意出戰。

結果,和諸葛亮一仗打下來,魏軍戰敗,被蜀軍斬首三千,繳獲鎧甲五千,角弩三千一百張,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大敗。

此戰以後,司馬懿認識到張郃計策的高明,不得不聽從其建議,閉門不戰,諸葛亮求戰不得,糧草用盡,因此撤退。

這個時候,司馬懿忽然向張郃下達了「追擊蜀軍」的命令。

這令張郃十分不解,他質問司馬懿:我軍軍法明確規定「逃跑的敵軍不能窮追」,你怎麼能讓我去追擊蜀軍呢?

司馬懿卻像沒聽見一樣,執意命令張郃前去。

軍令如山,張郃不得不服從命令,史書稱:「(張)郃不得已,遂進。

張郃的擔心再度應驗,蜀軍在木門道果然有埋伏,魏軍一到,萬箭齊發,一代名將中箭而死。

司馬懿強令張郃出戰,直接導致張郃戰死的事跡不見《三國志》和《晉書》,倒是司馬懿對諸葛亮的那次正面慘敗,在《晉書》中倒成了司馬懿戰勝諸葛亮「俘殺萬計」,史書如此黑白顛倒也算是一個奇觀。

《三國演義》沿襲了《三國志》的版本,將木門道追擊戰描寫成了張郃主動要求出擊,司馬懿倒成了阻攔的人,作者最後甚至安排張郃說出這樣的話:我知道蜀軍有埋伏,但我不怕。

於是,原本料敵機先,算無遺策的儒將張郃,一秒鐘變莽夫,形象瞬間逆轉。

而《三國演義》為了成全諸葛亮「智絕」的人物形象,乾脆將前面陳倉之戰,張郃算準諸葛亮糧盡退兵的情節大筆一揮,直接刪除。

由於《三國演義》巨大的影響力,張郃這位智謀不輸諸葛亮,用兵超越司馬懿的一代名將,成了基本沒有亮點,純粹為了烘托主角而存在的「路人甲。

我們現在回頭來看,司馬懿強令張郃追擊蜀軍究竟是出於何種目的呢?

其實根據史料綜合分析,我們不難得出這種結論:在張郃死前與司馬懿的兩次爭論中,張郃的軍事才能無疑超過了司馬懿,面對這樣的將領,老謀深算的司馬懿不會沒有戒心。

所以,極有可能是因為司馬懿嫉賢妒能,同時也畏懼張郃對魏國的忠誠,所以來了個「借刀殺人。

張郃死後,魏軍中再也沒有能牽制司馬懿的名將,司馬懿在對蜀國的作戰中逐漸獲得了魏國軍隊的指揮權,架空了曹氏宗族,最終,司馬懿發動軍事政變,擒殺曹氏最後的支柱曹爽,將曹魏大權徹底收入囊中。

自此以後,司馬氏篡魏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最後,讓我們回溯到張郃陣亡前31年,公元200年,那一年,影響天下格局的官渡之戰爆發,張郃當時作為袁紹的部將曾向袁紹獻計,他勸袁紹繞開守備堅固的官渡要塞,繞道曹操背後襲取許昌,劫持漢獻帝,可惜袁紹沒有採納張郃的意見。

假如袁紹按照張郃的計劃用兵,中國歷史或許真的就要改寫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北伐的經過:諸葛亮五次北伐的過程

第一次北伐①子午谷之計228年春天,蜀軍準備好北伐。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計,據魏略記載:魏延建議由其率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進...

司馬懿為何要陷害張郃原因很簡單

熟讀三國我們知道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將,他們分別是:張遼 張郃 于禁 樂進和徐晃。這五個人追隨曹操南北征戰立下赫赫戰功,其中張郃是為曹魏效力時間最長的將軍,他原本是袁紹的部將,在官渡之戰投降曹操,侍...

誰才是三國第一文臣,三國十大謀臣之丞相

三國是風起雲湧,波瀾壯闊的時代,無數的星辰璀璨史冊,如果做成文臣排行榜,實在是太難符合所有人的認可,本文將從內政,戰略,軍略,意志等四個方面對三國文臣進行評價,選出其中排名前十的文臣,做出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