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羅貫中——《三國演義》中不符合歷史的「錯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各位親們對三國那段歷史的了解主要來自於元末明初羅貫中所寫的小說《三國演義》,以及根據其改編的各種「三國」題材的文藝作品。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三國演義中很多的經典章節和故事,在歷史記載中根本就不是那個樣子。

下面,本鬼人就為大家解開「羅灌水」的「真面目」,說說《三國演義》中那些流傳的「錯誤」:

一,桃園三結義

根據記載,歷史上劉關張只是「恩若兄弟」,也就是感情上跟兄弟一樣,但沒有三個人在桃園結拜的事。

而且磕頭拜把子是五代兩宋的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東漢末年還沒這個習俗。

二,三英戰呂布

根據歷史記載,關東聯軍討伐董卓的時候,劉備、關羽、張飛都是依附於公孫瓚的下屬,而公孫瓚根本就沒參加聯軍。

雖然劉備曾經組織了一支小部隊響應聯軍起兵,但恐怕連前線都沒上,更不要說和呂布作戰了。

三,.空城計

蜀漢第一次北伐失敗的時候,諸葛亮在西縣(今屬甘肅天水),而司馬懿則在河南洛陽。

兩個人相隔千里,根本就不可能相遇。

歷史上司馬懿是直到蜀漢第四次北伐的時候,才成為諸葛亮的對手。

四,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

關羽離開曹操後,就直接回到劉備身邊。

而且根據現實的地理位置,關羽千里走單騎的路線基本就是路痴的榜樣。

五,刮骨療毒

關羽刮骨療毒是史書有所記載的。

但華佗死於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關羽攻打樊城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

刮骨療毒的時候,華佗早就死了十幾年了。

而這場知名手術的主治醫生是另有其人,可惜的是史書中沒有記載他的名字。

六,斬顏良,誅文丑

文丑是死於亂軍之中,誰殺的不知道。

顏良確實是關羽殺的,但不是「斬」,而是「刺」,這在《三國志》的中有明確記載(「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剌良於萬眾之中。

」)

七,青龍偃月刀

青龍偃月刀是宋朝時才出現的禮儀性兵器,基本沒在戰場上使用過。

歷史上關羽使用的應該是一種類似長矛的兵器。

八,.三氣周瑜

實際上在周瑜生前,諸葛亮的影響還不是很大,起碼還不能與周瑜相比。

周瑜在遺書中認為劉備集團中對東吳最有威脅的成員是劉備、關羽、張飛等,沒有提到諸葛亮。

所謂「三氣周瑜」是完全沒有的事。

九,臥龍弔孝

既然諸葛亮並不是周瑜的主要對手,所以也就沒有臥龍弔孝的故事。

周瑜死的時候,諸葛亮根本就沒去參加葬禮。

反而是魯肅去世的時候,諸葛亮給東吳寫信表達哀悼。

十.溫酒斬華雄

史書明確記載,華雄是孫堅殺的,跟關羽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十一,單刀會

歷史上,關羽和魯肅是在中立地帶會見,而且雙方都帶了不少隨從。

會見過程中,是魯肅把關羽說得啞口無言,最後迫使劉備方面同意將荊州三郡讓給東吳。

歷史上真正的「單刀會」,魯肅才是開主角光環的那個,而關羽則是吃了大虧的bos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帶你走進真實的三國歷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今古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三國演義》是一篇文學史上的佳作,但它畢竟是小說,其...

歷史大披露—好色的「武聖」關羽

關羽,一代武聖世人皆知,從「溫酒斬華雄」的孤傲英邁到「千里走單騎」的忠義無雙,從遍布世界大街小巷的關帝廟到香港電影里警察局供奉的香案,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把關羽神話了。關羽的尊號一封再封,從關公...

關羽的武器真的是重八十二斤的青龍偃月刀嗎?

導讀眾所周知,關羽是中華歷史上的武聖,手持青龍偃月刀,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單刀赴會……其名聲之大,可比肩歷代皇帝。然而,現實中的許多人大都是通過《三國演義》了解的關羽。那麼,歷史上真正的...

三國中!最冤的六個人!真是死不瞑目啊!

第一位:華雄《三國演義》中有一段著名的「溫酒斬華雄」,但翻看歷史咱們會發現,殺華雄的底子不是關羽,而是他從前的手下敗將——孫堅。《三國志》中寫得明明白白,孫堅確曾被董卓軍打敗,但「堅復相收兵,合...

關羽究竟被神話了多少?竟然連刀都是假的

三國演義您多多少少肯定看過,就算沒看過,你也肯定知道關羽這個人,一想到關羽就想到了他身上的各種標籤:一把青龍偃月刀、單刀赴會、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義釋曹操。不過仔細研究過史書和三國志...

在寫到關羽之死時,羅貫中一定是痛哭流涕的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一直有一個疑問在心頭,那就是:弱小的孫吳,是怎麼與曹魏、蜀漢三足鼎立的?確實,縱觀《三國演義》全書,你會覺得不管是曹魏還是蜀漢,都是猛將如雲、良謀如雨,可是孫吳,卻是一片...

三國演義誤導了我們什麼,歷史的真相是什麼呢

三國演義深受大家的喜愛,作為一本歷史類的書籍,能夠做到這個地步,也是非常難得了,但是三國演義是一本小說,這本書裡面有很多和真實歷史不一樣的地方,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們應該對此有清晰的認識,下面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