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討厭龐統什麼原因 劉備用人標準是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到用人,許多人都認為為在三國群雄中劉備僅次於曹操。

但是在史書上也曾經記載著一些劉備不識人,不重才的事例,比如對對輔佐劉備奪取益州的龐統,以及諸葛亮之後的蜀漢名臣蔣琬,劉備差點都錯過了。

劉備趁亂奪取荊州之後,百廢待興,此時龐統來投,龐統醜陋,劉備對龐統第一印象就不夠好,於是讓龐統擔任耒陽令,考察一番。

可沒想到龐統到任之後,什麼公務都不做,讓劉備很惱火,於是罷免了龐統。

還是由於魯肅說情,諸葛亮勸告,劉備才重新召回龐統。

在和龐統長談之後才改變了對龐統的厭惡,開始重用龐統。

多年之後,劉備奪取了益州,劉備任命名士蔣琬擔任廣都縣長。

劉備到各地巡查,來到廣都的時候,發現蔣琬「眾事不治,時又沉醉」,蔣琬也什麼事情都不做,還喝得大醉。

劉備很生氣,把蔣琬下獄,想要殺了蔣琬,幸虧諸葛亮出面說情,才罷官了事。

對龐統和蔣琬,前後相隔多年,但是劉備都犯了不能識人的錯誤。

如果只是一次,那或許還不能說明什麼,可是兩次都如此,就說明劉備在選拔人才的標準上存在一些問題了。

那劉備選拔人才的標準是什麼呢?

我們可以結合劉備親自選拔的一些人才,試著找到其中的相似點。

在劉備奪取荊州之前,劉備身邊謀士主要有三個人,糜竺、孫乾、簡雍。

這三個人中糜竺有德行,孫乾、簡雍嘴皮子比較利索,但是在運籌帷幄,出謀劃策方面就不值一提了。

當危難來臨,這三位除了在一邊陪著哭,幾乎就幫不上什麼忙。

但是三個人有個君主最欣賞的優點——忠誠,無論是順境、逆境,三人對劉備都忠心耿耿,陪伴劉備走過了十多年最艱難困苦的日子。

劉備對這三個人很看重。

當劉備取得大權之後,封賞眾臣。

許靖因是益州老名士,出於照顧讓許靖官居第一。

糜竺在劉備兵敗徐州最艱難的時候把妹妹和全部的家產都奉獻給劉備,於是官居第二,在諸葛亮之上。

孫乾和糜竺地位僅次於諸葛亮,是蜀漢文臣首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憾事之蜀國篇其三法正和劉備的蜜月期不長

繼《三國憾事之蜀國篇其一趙雲沒有被「人盡其才」》和《三國憾事之蜀國篇其三龐統「掛」得太早》之後,筆者的第三篇來了,時間間隔比較久,小夥伴們見諒哦,有不足之處,請批評指出。說到法正法孝直,你的第一...

劉備奪取四川後,諸葛亮多了哪些同僚?

無論亂世或治世,人才總是第一寶貴的。漢末三國時期,最終成就大業的曹操、劉備、孫權,他們都網羅了大批的優秀人才。這關係到勢力政權的生死存亡。在劉備東奔西走的前半輩子,轉戰大半個中國,他主要依靠個人...

蜀漢政權的失敗與其內部矛盾是否有關?

《三國志》:「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糜竺、簡雍為賓友,及董和、黃權、李嚴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吳壹、費觀等又璋之婚親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擯也,劉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