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二人連縣令都當不好,諸葛亮替他們求情,最後成為蜀國兩大軍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一句名言叫「宰相必起於州郡,猛將必發於卒伍」,意思就是說宰相是從基層一步一步提拔,猛將是從小兵一點一點做起來的。

這句話並不完全正確。

例如,春秋時期的齊國名相管仲就曾三次做小官,都因為不能勝任被罷免。

管仲後來又去當兵,一上戰場就被嚇尿,回頭就跑,做了逃兵。

最後,靠著鮑叔牙的推薦,管仲才終成一代名相。

或許,管仲這樣的人天生就不適合做小事,他在成為名相之前的不光彩經歷也絲毫不能影響他後來取得的成就。

同樣的,在三國時期,蜀國就有兩位牛人,他們不屑於做小事,甚至連個縣令都做不好,但諸葛亮卻替他們一一求情。

而這兩個人,一人奠定了蜀漢的版圖,另一人繼承了諸葛亮的衣缽,成為蜀漢兩大軍師。

此二人一個叫龐統,另一個叫蔣琬。

龐統,荊州襄陽人,年少時顯得比較愚鈍,再加上相貌不佳,並不被人看好。

當時的水鏡先生司馬徽看人比較准,龐統成年後去拜訪司馬徽,兩個人從白天一直聊到夜晚,聊得很投機,司馬徽盛讚龐統是南方士人的佼佼者。

得到司馬的肯定後,龐統的名聲才逐漸傳開。

劉備得到荊州後,起先對龐統並不是很重視,只讓他當了個小小的耒陽縣令。

龐統到任後,每天都遊手好閒,就是不干正事,縣裡的事務被攪得一團糟。

劉備知道後,將他罷免,清理出自己的隊伍。

東吳的魯肅知道後,寫信給劉備,信中寫道,「龐統並不是一個只能治理小地方的人才(非百里之才也),應該把他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同時,諸葛亮也站出來替龐統說好話。

劉備便親自接見了龐統,也覺得他是個人才,非常器重他,讓他做了軍師中郎將,與諸葛亮同列。

不久,劉備入川,龐統向劉備進獻了取蜀上、中、下三策。

劉備權衡利弊,取其中策,很快就占領了蜀地。

不幸的是,龐統在進攻雒縣時被流矢射中陣亡,年僅三十六歲。

在龐統、法正都相繼逝去後,諸葛亮成為蜀國的謀主。

繼而諸葛亮病死在北伐途中,臨死前親自指定蔣琬做接班人。

這個蔣琬也不是一般人。

在劉備平定蜀地後,蔣琬被任命為廣都縣長。

相比龐統,蔣琬不僅不做事,還每天都喝得爛醉,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巧的是,某天劉備正好路過廣都,發現了大醉的蔣琬,怒火中燒,氣得要將他斬首。

賢相諸葛亮趕緊勸諫,說的和當年魯肅救龐統類似,「蔣琬,並不是一個只能治理小地方的人才(非百里之才也)。

願主公詳察!」

劉備看在諸葛亮的面子上,饒了蔣琬,但還是將他免官。

在諸葛亮的幫助下,蔣琬復出了,並且官越來越大,做到了尚書郎的位置。

諸葛亮死後,蔣琬就被任命為尚書令,不久升遷為大將軍、益州刺史、安陽亭侯,成為蜀國頭號重臣。

蔣琬上台後,一改諸葛亮連年北伐的做法,注重休養生息,蜀國實力在幾年內得到了很大的恢復。

在掌權後期,蔣琬也有意北伐。

蔣琬總結了諸葛亮歷次北伐失敗的經驗教訓,他認為諸葛亮北伐出秦川的路線太單一,道路險阻不便,便想從水路出發,沿著漢水、沔水順流而下,襲取魏國上庸、魏興等地,然後再出其不意地進攻長安。

可是還沒來得及實施,蔣琬便染病身亡。

總的來說,像龐統、蔣琬這樣的人才,遇見了諸如魯肅、諸葛亮這樣的伯樂,是非常幸運的。

正因為有了諸葛亮的知遇與提攜,他們才能從雞毛蒜皮的小事中解脫出來,獲得了更高的平台,理所當然地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中鳳雛龐統怎麼死的:鳳雛活到了幾歲

在《三國演義》中司馬徽老先生早已明言:「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眾所周知,臥龍指的就是諸葛亮。那麼,鳳雛是誰?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詳細介紹了鳳雛是誰。鳳雛就是三國謀士龐統。了解龐統簡介得...

劉備手下6大謀臣排名,到底誰比誰更厲害?

在《三國演義》的魏、蜀、吳三國中,曹操手下的謀臣是最多的,當然,白手起家的劉備手下厲害的謀士也很多,不過大夥似乎只認識諸葛亮一人,對於蜀營里的其他謀巨,似乎都不怎麼了解。其實諸葛亮再厲害也只是一...

劉備重用龐統,電梯式提拔惹的禍

劉備重用龐統,電梯式提拔惹的禍文/羅日榮劉備以從事龐統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魯肅遺備書曰:「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諸葛亮亦言之。備見統,與善譚,大器之,遂用...

諸葛亮誇讚一人,劉備就是不信,魯肅卻能成事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請勿轉載)劉備和諸葛亮是啥關係,這點在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之後就有個說法,還是劉備自己說的:「孤之有孔明,如魚之有水也。」看來對其印象非常不錯。劉備對於諸葛亮的任用也是亦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