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投公孫瓚,依陶謙,附曹操,奔袁紹,寄劉表 人稱為孤獨劉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時期魏國政治家、軍事謀略家,魏國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司馬懿曾經對司馬師和司馬昭說:劉備一個織席販履之輩,都能當皇帝,何況你我乎?
看得出西晉王朝的奠基人司馬懿對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劉備很是瞧不起啊!其實看看劉備的前半生是太讓人心酸了!
劉備的祖父劉雄被舉為孝廉,官至東郡范令。
劉備的父親劉弘早亡,少年劉備與母親以織席販履為業,生活非常艱苦。
到後漢天下大亂之時,劉備拉起了自己的隊伍。
隊伍不好帶啊,到處是強於自己的正規軍,劉備投公孫瓚,依陶謙,附曹操,奔袁紹,寄劉表。
劉備前半生基本是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
這也難怪人們稱其是孤獨劉備!
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劉備的時來運轉恰恰是因為一個高人的一語中的。
起初劉備並未意識到是因為自己身邊缺乏戰略人才,沒有制定好戰略規劃以至一直運氣不佳,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
劉備開始是認為自己命運不好。
水鏡先生則一語中的:「不然,蓋因將軍左右不得其人耳。
」劉備疑惑道:「備雖不才,文有孫乾,糜竺,簡雍之輩,武有關,張,趙之流,竭忠輔佐,頗賴其力。
」
水鏡先生說:「關,張,趙皆萬人敵,可惜無善用人。
而孫乾,糜竺,簡雍輩皆白面書生,非經綸濟世之才也。
」這是告訴劉備關羽,張飛,趙雲都是絕佳的執行人才,但沒有真正出色的戰略人才來制定好的戰略,所以他們的作用並沒有充分發揮,劉備也就只能處處碰壁了。
劉備聽了水鏡先生的話,放下身段三顧茅廬請出了臥龍諸葛亮。
緊接著劉備又得到了鳳雛龐統和法正輔佐。
臥龍諸葛亮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中通人事,乃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
鳳雛龐統雅好人流,經學思謀,於時之高俊。
法正能著見成敗,有奇謀劃策。
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等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
正如水鏡先生其言,劉備得到諸葛亮,龐統和法正輔佐後善用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五虎上將的衝鋒陷陣,劉備最終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基業。
水鏡先生: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後面還有重要的一句!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曾經林俊傑的一首《曹操》紅遍大江南北。可以說是對當時三國的一個很好的解釋。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曹操善於用人,是出色的軍事家,後來占據北方。孫權,繼位後...
劉備討厭龐統和早年賣草鞋大有關係?
說到用人,許多人都認為為在三國群雄中劉備僅次於曹操。但是在史書上也曾經記載著一些劉備不識人,不重才的事例,比如對對輔佐劉備奪取益州的龐統,以及諸葛亮之後的蜀漢名臣蔣琬,劉備差點都錯過了。劉備趁亂...
劉備的髮小謀士 巧妙糾正禁酒令
時天旱禁酒,釀者有刑。吏於人家索得釀具,論者欲令與作酒者同罰。(簡)雍與先主(劉備)游觀,見一男女行道,謂先主曰:「彼人慾行淫,何以不縛?」先主曰:「卿何以知之?」雍對曰:「彼有其具,與欲釀者同...
劉備討厭龐統什麼原因 劉備用人標準是什麼?
說到用人,許多人都認為為在三國群雄中劉備僅次於曹操。但是在史書上也曾經記載著一些劉備不識人,不重才的事例,比如對對輔佐劉備奪取益州的龐統,以及諸葛亮之後的蜀漢名臣蔣琬,劉備差點都錯過了。
劉備才是「事件營銷」的高手
「三顧茅廬」可以說是劉備這一生禮賢下士最偉大的嘗試,也是一次頗具成效的「事件營銷」。他既成功地聘請了諸葛亮出山相助,也使自己愛才惜才的賢名遠播,因從眾心理、轟動效應等因素,荊襄名士競相加入劉備...
子龍身為五虎上將之首,為何只淪為「保鏢」呢?
東漢末年,統治者腐朽無能,外戚、宦官相繼專權,朝政腐敗。於西羌戰爭持續數十年,花費巨大,徭役兵役繁重。加之土地兼并現象嚴重,民不聊生。公元184年,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走投無路的貧苦...
諸葛亮北伐未能成功,他出山時水鏡先生說過的一句話道明原因
《三國演義》中提到,東漢末年,戰亂不斷,諸侯四起,直到魏蜀吳的出現使亂世結束,三國初定。曹操號令諸侯,手下虎將與良臣數不勝數,搶占了先機,孫權居於富庶江南,獨霸一方,劉備起步較晚,卻深得民心。
司馬徽推薦諸葛亮時用了一成語,其實還有下半句,卻不敢跟劉備說
<span class="bjh-h3">司馬徽推薦諸葛亮時用了一成語,其實還有下半句,卻不敢跟劉備說 三國初期,曹操實力當然是不用說的,擁有百萬大軍;孫權坐擁江東,江東富庶,當然兵將也是數不勝...